企業發展離不開自身管理水平的提升,內部管理的重要性在現代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的作用表現得越加明顯。隨著現代企業的發展不斷加速,傳統會計被動式的工作模式已經無法適應企業的當前需要和未來發展,因此會計工作必須進行符合市場需求、消費者需求以及企業發展需求的積極改革與提升。管理會計正是在這種激烈要求變化發展的背景下逐漸產生,顧名思義是企業管理與會計工作的結合,但是這種結合不是單純的 1+1,良好的管理會計工作運作也將會取得大于 2 的成績。
一、企業管理會計概念闡釋
管理會計是現代企業提升內部管理工作質量的必然結果,管理會計能夠提升會計工作在企業經營決策中的參與性,能夠將會計工作從被動變為主動,能夠通過會計工作的優勢與長處幫助企業有效分析投資經營決策的可行性、科學性及合理性,最大限度降低企業生產經營風險,幫助企業穩步發展。
二、管理會計現狀分析
我國的管理會計工作雖然推行了一些年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相較于西方發達國家來說,仍然存在諸多問題。首先就是未能從思想意識上真正認識管理會計,未能有效發揮管理會計的實際作用。其次,管理會計人員隊伍素質也有待提升。此外,在信息高度發展的今天,許多企業不僅管理會計工作未能實現網絡化、信息化和數字化,其他工作部門也仍然多是人工操作,至多是用電腦代替紙筆的信息化建設初級階段,這種情況下不僅管理會計無法發揮自身作用,企業的其他管理工作也受到了極大的制約與影響。
三、提升管理會計工作質量的思考
企業管理會計工作推行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直接影響了企業管理會計工作的有效開展,同時也極大的影響了企業生產經營水平的全面提升。因此必須針對這些問題尋找解決方法,有的放矢的研究應對策略,幫助管理會計發揮出更大的實際作用。
(一)樹立正確意識
管理會計是企業管理與會計工作的結合,西方發達國家經過許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已經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管理體系與運作體系。但是管理會計在中國處于剛起步的初步探索階段,存在著諸多的問題。最為突出的一點就是未能樹立科學的管理會計工作意識。雖然管理會計這個名詞已經不陌生,但是管理會計到底是什么,怎樣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發揮自己的積極作用,怎樣將管理會計真正推行于企業之中則仍然是我們需要加大研究、學習力度的事情。企業領導者、經營者首先就要重視管理會計這個新興的知識領域及其工作內容,要學習管理會計相關知識,要從意識上將管理會計與傳統會計進行有效區分,只有這樣才能夠以正確的意識指導正確的行動,也才能給予管理會計以正確的地位,從而幫助其發揮更大的管理作用。對于管理會計工作人員來說,這個思想上的轉變也同樣重要,要明確自己不僅僅是單純的會計人員,同時也是企業各項經營決策的管理者與參與者,要發揮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真正了解管理會計的重要和具體工作方式。
(二)加強人員素質建設
人員素質建設是管理會計工作有效推行的重要基礎,因為無論如何科學合理的制度,最終都要落實到具體的管理人員頭上,因此作為管理會計人才隊伍而言,提升素質至關重要。當前我國企業的管理會計人員數量在逐年提升,但是真正達到素質標準的人才卻少之又少,其中不乏濫竽充數之輩和為了改革而改革的不負責任的企業管理者和經營者,使管理會計無法發揮管理職能。加強人員素質,首先就要全面清查管理會計隊伍中的不合格人員,加強持證上崗的嚴格把關,根據企業發展經營實際嚴格執行崗前培訓,同時還要不斷加大引進兼具財務管理知識、會計管理知識、企業管理知識、資源管理知識、企業金融知識等相關知識的優秀復合型人才。其次,根據企業自身的特點加強相關領域知識的考核,讓管理會計能夠真正憑借對企業所在行業的了解及財務管理、企業管理知識實現對企業經營決策的有效參與。再次,針對管理會計工作的具體內容與工作特點制定行之有效的績效考核體系與激勵約束機制,激發管理會計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與主動性,真正實現管理會計的職能。最后,為了能夠不斷提升企業管理會計人員隊伍素質,還應該定期開展再培訓、再教育活動,不斷學習西方發達國家管理會計先進經驗,不斷將別人的優秀經驗與本國本行業本企業的發展實際相結合,走出一條屬于中國屬于企業自己的管理會計成長之路。
(三)加強信息化建設
信息化建設是當前企業提升內部管理工作質量,提升企業管理工作水平的重要手段,企業的一切經營運作想要切實推進都離不開對信息、數據的有效掌握與及時應用。而管理會計作為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參與者,更需要不斷加強對企業各項信息的有效掌握。企業應該加強網絡建設,加強符合自身發展特點的財務管理軟件定制與應用,加強財務管理部門、管理會計與企業其他部門之間的信息交流與互動,從而提升部門之間信息交流互動的效率與質量,避免會計信息失真和信息孤島現象發生,從而為管理會計工作的有序開展提供更為科學、及時、可靠的數據來源,幫助管理會計更好的了解企業生產經營實際,從而提升管理會計工作的總體質量。
(四)加強內部監管
內部監管是確保管理會計工作質量穩步提升的重要保障。內部監管工作的有效開展不僅能夠提升管理會計自身工作,同時也能夠督促其他部門更好的配合管理會計的日常工作與管理。內部監管最重要的是建立屬于自己的內部審計專門機構,在機構人員選派方面,一方面要讓企業自己的財務管理、會計人員參與其中,這樣能夠讓內部審計具體工作更符合企業的自身實際,但是單純選擇內部人擔任內部審計工作往往會容易受到企業內部其他利益團體的思想侵擾,不能夠真正實現內部審計工作的公正、公平和公開,而且內部人畢竟身處企業當中,對市場客觀需要了解不深,因此還應該加強與外部專門審計機構的聯系與合作,聘用專門的內部審計專業人才參與其中,從而幫助企業站在市場的角度、行業的角度乃至國家的角度調整內部審計及管理會計具體工作內容及方向,幫助企業走在管理會計發展的前沿,從而提升企業管理會計工作的層次與水平。
參考文獻:
[1]孟巖.經驗研究在我國管理會計中的借鑒意義[J].會計研究,2011.4.
[2]楊繼亮.管理會計的具體應用[J].會計研究,2010.5.
[3]郝振平.管理會計的中國之路[J].會計之友,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