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基于全壽命周期的電網規劃方案成本分析
摘要:基于全壽命周期成本分析法的傳統電網經濟評價,只考慮了項目建設初期成本的投入。提出了基于全壽命周期的電網規劃方案成本分析,首先介紹了全壽命周期成本分析法的概念及計算方法,然后利用此法,對兩個供電方案進行經濟性對比分析。同時,采用敏感性分析法尋找出對全壽命周期成本最大的不確定性因素為工程造價和設備運行壽命,對今后電網規劃具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全壽命周期成本;電網規劃方案;敏感性分析
傳統的電網建設工程造價管理強調建設工程初期的建設造價,而對設施移交后的運營和維護成本考慮的很少,從長遠的觀點看,設施未來的運維和故障成本可能會大于它的建設成本。因此,建設成本最低的方案放在項目全壽命周期的角度來考察并不一定是最優的。在對電力建設工程進行優化規劃過程中,如何綜合考慮工程項目全壽命周期內的各項成本,取得各成本之間的最佳平衡是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在這種研究現狀下,應用全壽命周期成本的概念及思想理論來進行電網規劃將比傳統的規劃方法更加具有優越性。全壽命周期成本管理是從工程項目的整個壽命周期出發,綜合考慮規劃過程中的電力設備及系統的投資、運行、維護、故障直至廢棄各個階段的各項成本,通過合理的規劃設計,使方案的評價、工程的總體策劃和工程施工方案的確定更加科學合理。
1全壽命周期成本分析法
在電網規劃過程中應用全壽命周期成本理念,可以在確保電網安全可靠供電的前提下,以更加合理的成本獲得更高的經濟收益,實現企業資產全壽命周期整體收益成本的最大化。
電網的全壽命周期成本指的是在電網經濟壽命周期內所發生的總費用,主要包括:電網初始投資CI;電網運行成本CO;電網故障損失成本CF以及設備的退役處置成本CD.電網全壽命周期成本CLCC的數學模型為:
每個供電方案都必須滿足同樣的電力需求,因此它們的收益是相等的。比較不同供電方案的經濟性,只需計算各個方案的費用,并以費用最少作為方案選優的標準?;谝陨峡紤],方案比選可采用年費用法,根據年費用大小判定其經濟性。
計算年費用時,費用分解結構模型不必覆蓋壽命周期內的所有細節成本。根據有無對比原則,改造前后相同或是非常相近的成本予以忽略,占CLCC計算較小且難以精確量化的成本因素也予以忽略。因此,可不考慮退役處置費用,并將運行費用簡化為線損費用和線路維護檢修費用。簡化后的全壽命周期成本模型為:
(1)中壓初始投資CI
中壓線路的初始投資一般可估算為:
(2)年運行費用CO
年運行費用包括線路損耗費用、線路檢修維護費用,計算公式如下:
(3)年停電損失CF
計算停電損失可以考慮兩種情況,一是僅分析公司成本,即只計及直接損失;二是在公司成本的基礎上,進一步考慮社會效益,即同時計及停電的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直接損失是指停電給供電公司造成的經濟損失。直接損失采用購售電價差×停電時間進行估算,計算公式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