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公立醫院的成本分析與成本核算管控措施
摘要:醫院成本分析方法主要有財務指標分析法,預算執行情況分析法,投資方案的對比分析法,成本、收入、收益分析等方法。加強醫院成本核算與控制,要實施全成本核算,降低醫院運營成本,建立完善的醫院內部控制制度,建立資金和財產管理制度,完善投資決策、購買與預付款程序,完善成本核算與控制等制度。加強成本核算的信息化體系建設,發揮成本管理的作用,控制經營運行成本,優化醫院資金配置,推進醫院經營管理工作的科學發展。
關鍵詞:公立醫院;成本分析;模算控制
1 前言
公立醫院成本分析與成本核算工作是醫院財會的一項主要工作,實現公立醫院發展戰略目標規定的效益指標及成本管控目標,加強內部成本核算的控制與管理,把成本管理和控制在同類醫院的指標水平上,增強公立醫院的核心競爭能力。成本控制和管理是醫院在市場競爭中求得生存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醫院經營管理工作要以成本控制為主,開展資源節約,這是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也是降低醫療運行成本、實現醫院科學發展的重要方法。
2 公立醫院的成本分析方法
2. 1 公立醫院財務指標分析方法
為了實現公立醫院成本控制目的,醫院對支出必須進行深入分析,例如,觀察人員支出占總支出的比例變化和勞動生產率同期的比較分析,若發現本年度醫院的人員支出較上一年同期增長明顯,而勞動生產率沒有提高,就要作深層分析: 若是人員增長過快引起的,要制定合理的人員配置定額; 若是因員工工作缺乏主動性,就要采取有效的激勵措施,發揮員工的潛能,給員工提供幸福的工作空間。醫院通過定期對財務報表的分析,也可實現成本控制目的。如果發生流動資產所占比例過大,降低流動資產收益率時,就要對流動資產結構進行縱、橫分析,從醫院實際出發,繼續把貨幣資金投入成本效益較好的項目或培育新興高科技醫療項目,合理利用自有資金和借貸資金; 或運用現代物流配送方式,降低庫存物資儲備量; 或及時清理往來款項等。
2. 2 公立醫院的預算執行情況分析
方法財務人員要通過每月編制預算支出執行情況表,與年度支出預算比較,能看出全院總支出的完成程度: 若當期實際支出與預算基本相符,表成本執行情況良好; 若差異較大,就要編制明細支出項目完成情況表,細化分析,找出失控嚴重的項目,追根尋源,以采取措施進行整改; 如醫院相關部門采取有效措施,使水電費或燃氣、燃料費支出下降明顯的,要予以肯定和獎勵。
2. 3 公立醫院投資方案的對比分析方法
醫院的投資管理一般體現在購置醫療設備、基本建設及物資采購上。一些醫院的醫療設備采購由醫院領導或使用單位提出,相關職能科室人員一般不參與分析,結果在投資方案對比分析中的效益分析沒有專業性和可信度。職能科室要從“經濟性、效率性、效果性”等方面,對醫院購置或更新醫療設備帶來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作比較全面、科學評價。職能科室人員要在比較長期投資方案時,綜合研究方案的社會和經濟等因素,選擇性價比高的醫療設備和物資,為決策者做好參謀。
2. 4 公立醫院發放物資的成本分析
(1) 對醫院發放物資成本要分類進行分析。根據醫療、醫技、醫輔、行政管理科室的分類,醫療科室包括各科門診、病房等; 醫技科室包括放射、檢驗、超聲等; 醫輔科室包括病案室等; 行政管理科室包括辦公室、總務科等。
(2) 把醫院基期數據與報告期數據進行比較,在分析發放物資成本時,要考慮采購價格因素對物資成本的增減的影響,客觀真實反映物資成本。
2. 5 公立醫院的成本、收入、收益分析
醫院的成本核算,要將經濟管理和技術管理結合起來,經過對成本、收入、收益的測算分析,將醫療服務質量通過經濟效益量化,責、權、利要清晰,管理目標要明確。勞務價值與獎金分配要掛鉤,推動醫務人員勞動效率的提高,在醫療服務過程中增強責任心。公認的成本收益評估標準主要有: 計劃標準、歷史標準、行業標準和國際先進標準。
3 加強公立醫院成本核算與成本控制
3. 1 公立醫院實施全成本核算,降低醫院運營成本
進行全成本核算,可合理降低醫院的運營成本,同時提供制定合理政策的科學依據。
醫院全成本核算能規范收入、成本、內部服務數據采集方法和流程; 建立科室全成本核算的架構和經營分析評價科學指標體系; 為提高本部門的管理水平提供大量的數據和方法; 為完善科室的績效考核提供基礎數據; 規范財務管理,整合信息系統,使信息資源充分共享,為醫院成本核算服務; 奠定醫療項目核算和病種核算的基礎,為醫療定價,價格補償,按病種付費提供依據。一些醫院全成本核算工作已開始進行并取得了一定成就,要解決和堵塞不完全成本核算的一些弊端和問題。隨著醫院全成本核算工作的深入,完全成本核算一定會發揮巨大作用。
3. 2 建立完善的公立醫院的內部控制制度
(1) 建立醫院資金管理和財產管理制度。醫院對資金收支與保管業務應完善嚴格的授權批準制度,辦理資金業務的不相容崗位要進行分離,相關機構的人員要相互制約,確保醫院資金的安全。
(2) 建立醫院投資決策機制和程序,完善采購與付款程序。實行重大投資決策集體審議聯簽等責任制度,加強投資立項、評估、決策、實施等環節的控制。
(3) 完善醫院成本核算與控制制度和票據管理與收費稽核制度。做好成本費用的各項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院科室成本核算制度與單項定額成本管理制度,降低醫療成本。
(4) 建立醫院內部審計制度。醫院要重視內部審計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地對醫院的經濟活動進行審計。
3. 3 加強公立醫院成本核算的信息化體系建設
公立醫院全成本核算信息體系作為醫院評價醫療成本和管理的信息平臺,能真實準確計算醫療服務的成本,評價醫療服務的價值,使醫院管理層及時了解醫院各環節的效率與效益,控制異常的醫療費用增長,把醫院成本核算信息化上升到經濟管理的高度,促進醫院發展。
公立醫院經營管理應通過建立全成本核算信息體系,發揮成本核算管理的作用,建立醫院全成本核算信息體系可提高醫院的工作效率和效益,控制醫院經營運行成本,優化醫院各種資源配置。
公立醫院全成本信息管理體系的建設,使醫院管理者掌握醫院狀況,了解科室的成本狀況,正確評價醫療服務的價值,實現成本核算數據與財務會計數據信息的一致,從醫療成本發生進行全方位的控制,管理好醫療成本,為實現醫院經營管理目標奠定良好基礎。
4 結論
為實現成本控制目的,醫院對支出必須進行深入分析,通過定期對財務報表的分析,實現成本控制目的。財務人員要通過每月編制預算支出執行情況表,與年度支出預算比較,分析全院總支出的完成程度: 找出失控嚴重的項目,采取措施進行整改; 醫院的投資管理體現在購置醫療設備、基建及物資采購上。醫院的成本核算,經過對成本、收入、收益的測算分析,把醫療服務質量通過經濟效益量化,進行全成本核算,合理降低醫院的運營成本,提供制定合理政策的依據。建立完善的醫院的內部控制制度,要建立醫院資金管理和財產管理制度,建立投資決策機制,完善成本核算與控制制度和票據管理與收費稽核制度。建立內部審計制度。把醫院成本核算信息化上升到經濟管理的高度,進行醫院全成本信息管理體系的建設,對成本進行全方位的控制。
參考文獻:
[1] 劉賢昌。醫院全成本核算的組織與管理 [J].現代醫院,2009(9)。
[2] 蔡東林。淺述醫院全成本核算的意義 [J].中國醫學創新,2009(20)。
[3] 儲梅。醫院成本核算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J].經濟研究導刊,2009(2)。
[4] 金玲。醫院財務管理理論與實務 [M].北京: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0.
[5] 趙宜珍。醫院財務管理研究與實踐 [M].北京: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