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現行的成本核算方法經過十多年的不斷革新,為國民經濟核算和宏觀決策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準確完整的核算成本對于企業的生存發展至關重要。因此,對成本核算方法進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成本核算方法的演進
(一)全過程的成本核算。全過程的成本核算是管理會計思想全面融入成本核算的階段,要執行成本管理中的“三全性”,即全員、全面、全過程,使產品的生產管理組織流程中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工作站、每一個部門,甚至生產現場每一位操作工人,都能參與到成本管理環節。同時,強調成本管理的科學性和發揮全員參與改善的主動性相結合,來達到營業階層所要求基層部門追求一致性的目標,其特點是從成本預測、核算、分析等建立完整體系,突出差異分析。
(二)精細的成本核算。精細的成本核算特點是引入成本動因概念,強調通過作業成本法進行科學化成本核算,作業成本法是典型代表,它著重分析產品完成過程中的各項制造活動,然后將所耗用的資源成本分派到各項活動上,進而分配到相關產品。作業成本法的理論基礎是成本動因理論,按成本產生的原因進行成本控制、匯集和分配,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管理、分析和決策。通過作業成本管理,企業可獲得各項主要業務的成本數據,從而更好地在企業內部調配資源及從外部獲取資源。
(三)ERP 中的成本核算將是今后的發展方向?;贓RP的成本核算系統,利用先進的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為企業提供及時準確地相關產品信息,為企業的經營決策提供依據。時間-成本雙主線聯控互動的ERP管理體系克服了以時間為主線的ERP和以成本為主線的ERP所存在的弊端,解決了離散制造企業的復雜時間性管理和集約化成本控制問題。目前市場上的一些成本核算軟件主要是通過人工錄入或者從其他ERP系統接收相關成本源數據,然后實際運用特定成本計算方法及特定制造費用分配方法對企業的投入成本進行歸集和分配,進而確定出各對象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
二、我國企業成本核算方法的選擇
(一)部分中小企業可繼續使用制造成本法。對于中小型企業,它們的產品制造技術比較落后,產品成本構成中直接費用所占比重遠遠大于各項間接費用,制造成本法提供的產品成本信息基本符合產品的實際消耗。所以,對于中小企業而言制造成本法仍是首要選擇。
在實際工作中主要是運用變動成本法和制造成本法相結合的核算方式。因為變動成本法和制造成本法結合運用的基礎是成本按成本習性劃分為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這種劃分通常是在假設的結果上進行的,并非絕對精確。而且成本劃分工作的質量又直接影響到會計核算結果的質量。所以符合客觀規律的成本劃分就顯得尤為重要。根據成本特點,運用成本歷史資料并且注重成本環境因素,運用高低點法或散布圖法及回歸分析等方法是將成本合理劃分的直接通道。
企業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地開展工作。在做好各項基礎工作的條件下,當條件成熟時再逐步實施變動成本法和制造成本法,通過不斷地改進和充實來逐步完善變動成本法和制造成本法相結合的核算方式。但是要注意在企業管理較薄弱時,可采用一些易于接受的方法,當企業管理逐步深化時,再運用復雜的方法來實現企業的管理;當企業虧損產品面臨是否停產的問題時,可以針對性地開展工作,運用變動成本法提供的資料來分析問題,提出合理的建議。
(二)高新企業應引進作業成本法。作業成本法的本質就是以作業作為確定分配間接費用的基礎,引導管理人員將注意力集中在成本發生的原因及成本動因上,通過對作業成本的計算和有效控制,就可以較好地克服傳統制造成本法中間接費用責任不清的缺點,并使以往一些不可控的間接費用在作業成本核算系統中變為可控。所以,作業成本法不僅僅是一種成本計算方法,更是一種成本控制和企業管理手段。
作業成本法的實施,企業一定要各部門緊密配合,組成一個有機整體,以便解決作業成本法在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實施中最大的困難莫過于新的方法改變了傳統成本法長期以來的一些規則,這要求人員觀念也要變化。作業成本法的理論只有一種,但它與企業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就會產生數百種作業成本法。每一個企業的情況不同,遇到的問題也不同,這也需要借助專業人士來解決這些問題。
作業成本法的產生與發展適應高新技術制造環境下正確計算產品成本的要求,它為改革間接費用的分配等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作業成本法對我國當前企業中資源浪費嚴重、高能源消耗問題的解決將大有裨益。筆者認為,在目前大多數企業并不具備完全有效實施作業成本法的條件下,實務界學習了解作業成本法的理念,結合企業實際發揮作業成本法思想的優勢,比全盤照搬和盲目推廣作業成本法更切合我國實際。
三、結論與展望
無論從方法技術層面,還是從實際控制和理論層面上講,成本核算的發展永遠處在強勁的持續狀態。不論在什么發展階段成本核算與控制始終具有重要的意義,筆者認為成本核算發展將朝著智能化成本核算階段邁進。該成本核算階段將引入智能化概念,通過專家系統實現成本核算精細化方法的智能化。系統的主要部分是知識庫和推理引擎,降低產品成本、提高產品質量,是企業經營管理中的重要環節。成本核算智能化系統與財務、生產、庫存與銷售等系統密切聯系。它可以更準確、快速地進行成本費用的歸集和分配,提高成本計算的及時性和正確性。同時,通過定額成本的管理、成本模擬、成本計劃,能夠更為有效地進行成本預測、計劃、分析與考核,提高企業成本的管理水平。
主要參考文獻:
[1]高建立,賈圣武,李國紅。對我國成本核算模式的思考[J].財會月刊,2014.8.
[2]周宇平。 變動成本法和制造成本法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J].科技創導報,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