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2014年12月財政部印發了旨在規范石油石化企業產品核算,保證石油石化企業產品信息真實、完整,促進石油石化行業可持續發展的《企業產品成本核算制度--石油石化行業》(以下簡稱《制度》)通知,于2015年1月1日起在大中型石油石化企業范圍內施行(其他石油石化企業參照執行)。該成本核算制度是對2014年1月1日開始施行的《企業產品成本核算制度(試行)》的重大突破,也是我國首個行業產品成本核算制度。實際上,《企業產品成本核算制度(試行)》雖然對我國包括制造業、農業、批發零售業、建筑業、房地產業、采礦業、交通運輸業、信息傳輸業、軟件及信息技術服務業、文化業以及其他行業在內的產品成本核算對象,成本核算項目和范圍,成本歸集、分配和結轉等方面進行了原則性的粗線條規定,但是對于一些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或特殊行業,它缺乏成本核算和管理層面上的具體操作指南,在實際操作中可行性較差。另一方面,國際油價一再下跌,全球石油石化行業巨頭紛紛感受到市場形勢的嚴峻性,我國石油石化行業更是進入比創業還難的階段。首先,我國經濟增長速度由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行業發展動力也隨之放緩;其次,經濟結構中以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軟件服務、金融業等為主的第三產業比重不斷提升,使得以重化工為代表的第二產業比重逐步降低,直接帶來石油石化產品需求的增長放緩,國內成品油消費增速已經連續4年下降,柴油消費更是在2014年開始出現負增長。種種跡象表明石油石化行業單靠規模擴張、投資拉動的發展已經走不通,必須依靠產品技術含量、質量、性價比和成本競爭優勢的提高,才能為行業發展成功助推。因此,財政部率先選擇石油石化行業來推動行業產品成本核算制度建設,對石油石化企業成本核算工作高度重視。
二、《制度》出臺的必然性
在國際油價不斷下跌的形勢下,成本核算的準確性關乎石油石化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精確化、精細化的產品成本核算影響著石油石化企業產品的定價、產品生產的選擇,進而影響到企業的資源配置,最終決定了企業發展戰略能否順利實現?!吨贫取返某雠_不僅能滿足企業產品成本核算精細化的需求,而且能更加真實地反映我國石油石化企業的運營狀況。
首先,由于國內石油儲備相對匱乏,自1992年以來我國石油多依賴于進口,石油石化行業的產品成本和盈利等與世界市場緊密聯系,其成本核算的標準化、制度化程度較高。石油石化行業的成本投入規模很大,一個油田的建立,往往涉及幾億、幾十億甚至上百億的投入,這對產品價格、當期費用和利潤等核算的影響巨大。此外,油氣開發過程中,油氣開發支出資本化后形成的資產也不是通常意義上的固定資產。因為油氣資產的價值不僅取決于油氣井和地面設施本身,更在于探明的油氣儲量的規模和物理性能,也就是通常意義上說的“地下決定地面”.在勘探階段投入了巨額資本后,假若沒產出任何油氣,那么所有的投入將變為沉沒成本,對石油石化企業當期成果影響巨大,這是一般制造類企業所不具有的特點,《制度》的出臺很大程度上是受石油石化行業自身固有特點的刺激?,F行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著眼于企業整體的運行效率,而成本核算關注的是企業產品成本的核算,是全部費用中向特定產品分配的那部分,兩者的側重點不同。因此,現行會計準則和制度不能完全取代企業成本核算的規范,所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企業會計準則》、《企業產品成本核算制度(試行)》等有關規定,制定并落實《企業產品成本核算制度--石油石化行業》勢在必行。
其次,石油石化企業產品成本具有復雜性,制定相應的成本核算制度有利于企業產品成本的核算、定價與生產決策。石油石化企業成本核算工作的復雜性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核算標準具有差異性。一個油廠建立之后,哪些費用計入當期資本化攤銷,哪些費用化,折舊的標準怎么設立,都與一般企業區別很大。第二,石油石化企業生產的產品較多,要將成本準確地歸集、分配和結轉到具體產品上,必須有相應的方法進行規范。第三,在石油石化企業發展過程中,除了主營業務外,還涉及到基礎設施建設、服務、金融等多行業的發展,形成了巨大的產業體系,明確的產品成本核算方法有助于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實現企業戰略發展目標,改變“大而不強”、“快而不優”的局面。
《制度》規定了石油石化行業的產品生產流程、產品核算對象、產品成本核算項目和范圍以及產品成本的歸集、分配和結轉等,并針對石油石化行業的生產流程將成本核算工作具體化,提出了具有實操性的規范,特別是作業成本法的引入在很大程度上規范了油氣產品和煉化產品成本的歸集、分配和結轉流程?!镀髽I產品成本核算制度--石油石化行業》的貫徹實施不僅能滿足石油石化企業對產品成本核算精細化的需求,如實反映企業的運營狀況;石油石化行業成本核算所具備的復雜性,使該成本核算制度對其他行業的成本核算工作將有示范和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