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概述。
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素養主要體現在道德品質方面,關鍵在于一個德的培養上,主要突出培養會計人員的責任心和思想品質。職業道德不僅僅表現在開展會計活動上,還存在于處理會計關系上,并且在進行的職業規劃及職業觀念和原則的規范上都有體現。一方面會計行業自身在職業活動中就應該積極的遵守一定的行為規范,同時會計人員還要體現會計行業對社會的道德責任和義務。會計人員職業道德還應該具備職業之道和職業之德,職業品質往往體現在會計人員應當具備的態度、作風、良知、職業觀念和職業責任與職業感等,不僅僅要體現崇高的職業道德,還要具備優良的職業品質。
1997 年我國實施頒布的中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基本準則中,明確了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相關內容,例如在工作崗位中要愛崗并且敬業,堅持誠實信用原則,不僅要廉潔自律,還要在實際工作中秉承客觀公正的態度,不僅要堅持準則、提高技能,還要在企業的實踐工作中不斷參與管理、強化會計核算與監督的職能,不斷的保持和提高專業的勝任能力,遵守獨立的審計準則。新時期,中國注冊會計行業協會還會進一步規范注冊會計師行業職業道德,提高職業道德水平,維護職業公眾形象,積極吸取職業道德研究的最新成果,在內容上逐步地豐富和完善職業道德準則,更加細化行業職業道德的規定,使之在操作上更加可行、更加具體、更加嚴密。
二、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問題及原因分析。
1.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存在的問題。
首先,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規范不完善:當前我國僅有注冊會計師的職業道德基本準則職業道德守則的規范,而有關的一般會計人員卻沒有獨立的成文職業道德規范,只是簡單地體現在一些會計法規中。如何去衡量會計人員是否具有較強的職業道德,這些都沒有明確的、獨立的參考和界定依據。所以,我國在實踐中要不斷地規范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很多財經方面的具體問題還沒有明確的規范性的約束文件、條例,也就是有無法可依的情況存在;很多的財經紀律沒有很好地遵守,也就是存在有法不依的情況。
其次,專業的會計人員缺乏職業道德觀念,觀念上意識淡?。菏袌鼋洕目焖侔l展,導致會計人員的敬業精神不足,自身的認同感較低,自身的約束能力及紀律性不強。特別是在個人利益上掌控財務大權,追求個人利益至上,盲目追求私利,盲目的追求物質的利益,享受個人主義和享樂主義,沒有真正的法制觀念。在道德上不僅需要高尚的道德情操,還需要具備專業的業務水平,但是大多數會計人員學習動力不足,主動學習的欲望不夠,相關業務技能水平低。
最后,會計行為產生道德偏差:會計造假現象普遍存在,我國現階段會計信息失真問題嚴重。近年來,為了防止會計人員提供虛假的會計信息,準確的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國家財政部開始積極開展會計信息質量調查,定期進行開展會計信息質量監督檢查報告,雖然起到了一定的監督和預警的作用,但是出現的問題仍然較多,部分會計信息仍然存在可參考的數據質量不高。還不僅僅企業存在會計人員造假現象,國家行政機關、事業單位會計人員也存在造假現象,甚至注冊會計師行業更有不認真履行獨立審計的職責。注冊會計師應該是高級會計人才,應當秉承著客觀、公正的工作作風,但是一些注冊會計師在執業過程中,違背了獨立、客觀、公正的職業道德準則,往往出具不合規的審計報告,客觀上縱容了會計造假的行為,沒有真正的按照行業的要求進行審計程序,出現了一系列的財務造假丑聞。
2.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問題產生的原因。
首先,受到社會很多經濟發展帶來的不良道德風氣,很多人只是簡單地受拜金主義的影響,在嚴重的享樂主義思想的沖擊下,對會計行業的道德誠信給予其極大的挑戰,會計人員往往會被動地選擇具體的操作,面對高額的誘惑,很多會計人員只能是沉默,基于這樣的大環境下的會計人員,準守職業道德是條很艱難的道路。
其次,會計法制不健全,造假成本低。單純的依靠會計人員的自覺性顯然是不容樂觀的,而且會存在執行力較差的局面。相關法律的制約能夠抵制會計的違法行為,而且法律并沒有真正的涉及相關條款,培養道德的修養缺乏有力的支撐和保障。并且在處罰力度上違規的成本遠遠低于所帶來的收益,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會計行業造假的氣焰。還有會計人員往往處于被動的狀況,就決定了其從屬的地位,經常會造成被動的失信后果。會計人員往往無法獨立地維護自身的職業道德,獻媚于權力或為權力所脅迫身不由己無法獨立地維護職業道德和財經紀律,甚至以身試法。
最后,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宣傳、教育落后,缺乏行業內道德正能量的宣傳,使得在會計專業的學生教育問題上,只是注重會計專業知識的傳播,缺乏職業道德的價值觀培養,例如進行的繼續教育往往只是形式化,重視不夠。對會計人員非道德行為缺乏有力的監管,主要是社會公眾監督重視不夠,單位內部控制不健全。對堅守業道德的認知不夠全面,意識上不能夠主動的提高職業道德水準,往往會計人員會受到現實生活中利益的驅動,頻頻出現一系列的財務丑聞,職業道德素質較差的現象不容小覷。
三、提高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素養的對策。
1.營造有利于提升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的環境。
首先,積極營造有利的會計道德環境氛圍,強化職業道德社會的道德建設。職業道德需要社會的大力支持,它不僅僅是社會道德體系中的一部分,更是直接關系到會計人員自己的生活領域,良好的社會風氣有利于促進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預防,甚至避免違法的會計行為,需要社會道德和職業道德同步的發展,特別是在新時期的狀態下,要堅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倡導和諧的社會理念,加強誠信道德教育,促進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建設,創造有利的和諧條件和發展空間。
其次,提升領導崗位人員的道德修養建設,特別是企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財務道德建設。在積極的強調遵守職業道德的準則中,更應該積極的提高單位領導的道德素養,規范單位領導的會計行為,正確的認識和運用好自己的權利,運用自己的權利維護好企事業單位和人民的利益。例如積極的推行財務公開制度,樹立單位領導誠信用人觀,堅持誠信的用人原則??梢圆扇嬋藛T與單位領導之間簽訂書面保證的方法,防止單位領導人對財務人員濫用職權,同時雙方能夠進行會計行為的約束,給雙方帶來保證,在雙方真正面臨問題時,甚至起到沖突時,真正起到約束的作用。
2.會計職業道德建設需要大力的宣傳和教育。
首先,輿論宣傳是必備的武器,積極發揮榜樣效應。榜樣是一種向上的精神,是一面旗幟,能夠改變很多人的習慣和做人原則,能夠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例如單位的領導人員要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在不同的領域培養出道德典范進行表彰,以身說法,通過先進的人物進行大力的宣傳,才能形成相互感染的力量,從而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還要借助新聞、網絡、期刊等多渠道方式進行宣傳。
其次,在實踐教學中注重對職業道德的培養,強化會計專業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積極引導會計人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法制教育能夠積極的引導會計工作者知法、懂法和守法。并且在教學的環節采用案例的教學方式,通過案例的分析,加強對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分析,通過教學的客觀案例,培養積極解決問題,運用財務知識的能力,在生動形象的教學氛圍中積極培養學生的道德觀念。
3.健全和完善會計法規體系。
首先,將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核心內容融入《會計法》,將通過一系列的法規條文將其固定下來,確定好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的法律地位,體現出會計人員的期望,鞏固好國家的經濟利益,堅決打擊會計造假的行為,彰顯法律的嚴肅性和權威性。細化會計法中有關民事和刑事的責任,對嚴重違法違紀的行為,直接追究相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只有加快我國會計法律制度的進程,才能建立和完善法律和會計制度,處罰力度上對會計不文明現象要加大力度,構建和諧的會計道德環境。
4.建立行之有效的監督管理機制。
加強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內部控制制度建設能夠實現經營的目標,保護好資產的安全,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可靠,通過一系列的方法和手段,才能建立有效的約束機制,幫助會計人員自覺的準守。例如內部管理上合理規劃、設置工作崗位,建立會計崗位定期輪換制度,推行會計委派制度,設立獨立于會計機構的內部審計機構。
建立與內控制度相匹配的外部監督組織,注冊會計師雖然是外部監督的核心,但是其也存在一定的違約風險,只有加強自律性,積極引導會計人員自律。逐步形成一個相互控制的監督體系,才能在審計時,嚴格把關,進行自我的約束,保證執行監督的職能能夠順利完成。還可以建立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檔案追蹤制度,將年檢作為關口,對會計人員的行為進行信息的公開,加強對會計人員的監督。建立會計檔案,特別是在檔案的記錄過程中,特別關注職業道德的記錄,對嚴重違反的現象和行為,甚至相關人員的失信和處罰進行有效的披露。
綜上所述,全面提高新時期的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不僅是一項較為廣泛的系統工程,還是一項長期而任重道遠的建設工作。它既是對整個社會的一種道德要求,又會涉及到輿論的宣傳,會計人員學習的方方面面。因此,全面提高會計人員自身的職業道德建設及技能,才能不斷的推動會計行業道德水準的提升,職業道德建設不僅能夠提高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還會保證會計信息的準確性,全面提升會計領域的職業道德建設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溫定英。再談加強財務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的問題[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3(02)。
[2]馬媛媛。淺議會計人員職業道德[J].時代金融,2013(03)。
[3]左晨芳。小議如何提高會計從業人員職業道德水平[J].中國外資,2013(05)。
[4]姜洪霞,姜海霞。企業會汁人員職業道德問題淺析[J].會汁師,2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