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近年來,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曝光了一些會計舞弊案和與之相聯系的審計失敗案,表明了某些財會工作者沒有堅持原則,參與偽造、變造虛假會計資料或串通舞弊。主要原因是財會工作者職業道德觀念淡薄,為了一己私欲做出了無德行為,所以,增強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勢在必行。
2、我國會計職業道德現狀分析。
會計職業道德是完善社會道德體系的必要方面,強化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提升財會人員專業素養,具有一定的社會價值。不管是計劃經濟時期還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廣大財會人員都能夠忠于職守、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做出了重要貢獻。但是,我們慶幸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取得一定成果之時,不應該忽略以下問題。
2.1財會人員職業道德意識和法律意識淡薄。
“后金融危機時代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再思考”(韓敏,2011)指出,由于財會人員受到各方面的利益誘惑或是個人利益追求或是對某些壓力、現實的妥協,違背了真實、公平、公正的道德規范,他們通常偽造、變造、隱藏、損毀各種會計材料,做假賬,會計知識貧乏或陳舊以致專業能力差,所以,有些財會人員職業道德差。
還有一些財會人員不學習、不關注嚴密的法律法規,不知曉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內容;有些財會人員拜金主義嚴重,從而經不住誘惑,知法犯法,所以,有些財會人員法制觀念淡薄。在“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喬宇東,2009)中提到漢壽縣某校的財會人員以“集資”名義詐騙錢財后辦廠子,然而廠子破產,款項也不能還清,直到內部審查清查,才真相大白。
2.2會計造假手段增加,造假現象嚴峻,使得會計信息失真。
“后金融危機時代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再思考”(韓敏,2011)指出,當前財會人員的會計造假手段愈來愈多,例如收入提前確認、成本推遲確認、收益支出資本化、選擇不同的會計估計和會計政策等等,這些會計造假手段不易被人知曉,即使是被人知曉,其相應的處罰也比較輕,所以使得會計造假愈演愈烈。
2.3會計法規不健全,制度不完善。
“論會計職業道德”(王彥熹,2015)指出,我們國家現行的財會制度在組成上并不完整和系統。近年來,諸如質量成本會計、物價變動會計、人力資源會計、金融工具會計等出現的新興的會計分支在平常工作中已被財會人員熟練掌握,但相對應的具體制度或準則規范卻未出臺,使得會計人員無據可依、無章可循而做出一些不規范的會計處理。
不僅如此,在許多公司內部也沒有完善的會計核算制度,只是一味地行駛國際統一制定的會計規范,從而不能結合自身實際使企業賬實不符、成本不實。
2.4職能部門對財務工作監管減弱。
“提高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強化會計監督”(楊曉莉,2005)指出,財會人員的監管職權受現行財會人員的管理制度所制約。主要是因為會計人員歸屬公司,其利益受制于公司法人意識,財會人員在監督上不獨立,在會計核算時易根據負責人的想法做賬。
所以,對于財會人員既要在公司領導下工作,又要對負責人的各種行為進行會計監督,這種兩重責任在實際的工作中很難實現,最終使得會計的監督職能不能履行。
2.5財會人員職業道德教育缺失。
在“淺談會計職業道德的現狀及對策”(石天勝,2013)和“關于重視和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教育的思考”(王立杰,2006)中均指出,我國財會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未得到高度關注,致使一些會計人員只是認為做好目前的工作就好、不能夠主動學習、管理不能順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導致有些財會人員職業道德觀念和法制觀念薄弱。
3、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對策。
會計職業道德建設需要漫長的過程,在職業道德養成逐漸形成時,外部因素是推動作用,內部因素是決定作用。因此財會工作者加強職業道德建設對策主要包括建立會計職業道德規范體系、完善會計職業道德評價體系、加強職業道德的檢查與獎懲、優化從業環境營造良好氛圍、構建會計職業道德自律機制、健全會計職業道德他律機制、強化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機制七個方面。
3.1建立會計職業道德規范體系。
“論會計職業道德”(王彥熹,2015)指出,我們國家的會計管理工作理當把目前的《會計法》逐步完善,從不同角度和不同領域進行補充,建議會計界資深人士經過不斷地探討后提出相關建設性意見,從而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中,使會計職業道德能夠收到一定成果。同時,相關管理部門應當改進會計人員的管理體制,使會計人員能夠真正地肩負監督的職能。
3.2完善會計職業道德評價體系。
“當前會計職業道德問題與對策”(陳玲,2015)指出,如今我們國家對財會人員的職業道德沒有嚴格的規范和標準。此種情況下,會計監督就特別必要。所以,我們首先應該盡快完善財會人員的職業道德規范和準則,可借鑒其他國家制定的標準,并結合我國的實際針對性地制定標準。
其次,在制定會計職業道德規范時,應將范圍進行擴展,因為我國現行會計準則只是獨立、客觀、公正,所以是片面化的。
3.3加強職業道德的檢查與獎懲。
“試談我國會計職業道德的現狀及建議”(汪逸塵,2010)指出,我國在不斷建立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和強化職業道德教育的基礎之上,應該設立會計職業道德委員會,定時或不定時審查財會人員的職業道德規范,并且根據審查結果做出對應的表揚與懲處,建立會計職業道德的獎懲機制。
建立獎懲機制就是為了會計職業道德規范能夠被遵從。財政部門要對會計職業道德施行一定的行政監督和管理,將會計職業道德審查與各種證書檢查或評優表彰結合起來,表揚優秀會計工作者,形成一個揚善抑惡工作氛圍,進而在無形之中不斷地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修養。
學術堂推薦:
國外會計職業道德文獻綜述
會計職業道德論文格式
會計職業道德論文的參考文獻
會計職業道德論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