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會計職業道德的含義及基本要求。
所謂職業道德,是指人們在職業生活中應該遵循的基本道德,是同人們的職業活動緊密聯系的符合職業特點要求的道德準則、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質的總和。因此,職業道德既是本行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的行為規范,又是行業對社會所負的道德責任和義務。
而會計職業道德,是指會計人員在其工作中正確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的行為規范和準則。它是會計人員在從事會計工作的長期實踐中形成的,體現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對會計工作的要求。會計職業道德對會計人員提出了“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廉潔自律、客觀公正、堅持準則、提高技能、參與管理、強化服務”等八項具體要求。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對于貫徹國家的政策法規、加強企業管理、凈化會計行業風氣、促進整個社會的道德風尚建設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當前我國會計職業道德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部分會計人員存在職業道德失范現象。隨著市場經濟不斷深入,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在追求物質利益的過程中,有一部分會計人員在面對個人和小集體的利益時,會向現實妥協,做出職業道德失范的行為,如一些會計人員為了滿足個人私欲而貪污挪用公款、虛假做賬;還有一些會計人員在進行會計處理時不堅持原則,受他人左右等。
2.部分單位受利益驅使,擾亂會計秩序。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很多企業會采取如虛列資產、謊報利潤、虛增費用等手段進行不正當競爭,以實現自身的經濟利益。在這些企業明知違反會計政策法規的情況下還采取這些行為,其最終結果會給企業帶來難以挽回的損失,也會影響國家經濟的有序發展。
三、導致我國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存在問題的原因。
面對我國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出現的問題,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會計人員自身的原因引起的,而另一方面是由會計環境存在問題而導致的。
1.會計人員自身的原因。
1.1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觀念淡薄,個人價值取向扭曲。隨著前經濟的發展,人們的價值觀產生了很大變化,面對多樣化的企業組織形式和就業途徑以及靈活的分配形式,人們對眼前的物質利益追求更加強烈,一些道德意識薄弱的會計人員拋開誠實守信、公平競爭等優良的傳統道德,做出違背職業道德的行為。
1.2會計人員執業紀律松弛,法制意識不強。很多會計人員之所以不堅持原則,唯領導意圖是從,究其原因,除了個人職業道德水平不夠之外,還有可能是這些會計人員根本不懂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以為自己做的事不會“出大事”,即使出了事也由領導頂著。這種職業紀律不強、法制意識淡薄是因其不注重認真學習會計相關法律法規和制度準則所造成的。
1.3會計人員缺乏愛崗敬業精神,工作勝任能力差。在會計人員的現實工作中,愛崗敬業精神和業務素質也決定了會計工作的效果。
如會計人員做事拖拉、業務知識老化、不注重職業經驗的積累和新知識的學習等,在面對出現的新業務時必然會感到無所適從,因此很容易出現錯誤的會計處理,這雖不是會計人員主觀上想做錯,但其客觀結果確是錯帳,就其原因仍是會計人員自身的勝任能力不足而造成的。因此,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八項規定中將“愛崗敬業”放在了首位,在之后還提出了“提高技能”的要求。
2.會計環境的原因。
2.1企業不良競爭中,企業領導對會計人員產生影響。會計的外界壓力主要來自企業的領導,因為會計也是企業的員工,受領導的管理,企業領導可能為了片面追求企業效益或為了欺騙稅務機關、投資者和其他會計信息使用者,也可能為了追求一己私利,而強迫會計聽其指揮,面對直接決定自己的任免、獎懲和升遷的企業領導,很多會計會迫于壓力,拋開原則。
2.2會計職業道德規范體系及監督機制不完善。有的會計之所以敢于做出違背會計職業道德的行為,這與我國當前會計法規建設滯后、監督約束機制較弱很大關系。當前除了《會計法》這個會計法律制度中層次最高的法律規范,還有《企業會計準則》也對會計人員從業行為做出了具體約束,但其中涉及職業道德的內容卻不多,而對于違反法律和準則等應承擔的責任的規定也不夠明確和具體。同時對會計人員是否遵守職業道德的監督也比較薄弱。因此,建立一套合理的法律規定和監督機制,對于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
2.3對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教育不夠。對會計人員的職業教育是會計人員職業能力和職業道德的重要保障。對會計人員的職業教育可以分為職前教育和在職繼續教育。無論是對會計專業在校學生進行的職前教育,還是對現有會計人員進行的繼續教育,其重點均放在對其專業技能的教育上,而對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則相對要少很多。如各高校會計專業十幾門專業課程中,對于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只是滲透在每門課中,由授課教師根據其自身理解引導學生;而在會計人員繼續教育中,更多的是針對新準則、新規定的培訓,而對職業道德教育的培訓課時相對較少。
四、促進我國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建議。
因為我國當前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缺失對企業的發展和經濟的進步有不良的影響,并且也會給社會整體道德風氣帶來負面影響,因此引起了廣泛關注。要想加強我國會計職業道德建設,要從提高會計人員自身職業道德素質和加強我國會計環境建設兩方面入手。
對于加強會計人員自身的職業道德素質可以從三方面入手。第一,要幫助會計人員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們的價值觀是伴隨著成長的過程形成的,因此,我們不但要幫助現有會計人員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更要重視和加強在校的準會計人員價值觀的培養;第二,要加強會計人員法律素質,培養其遵紀守法的職業意識,使其能夠在法律法規規定的范疇內執業;第三,既要加強對會計人員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的培養,還要不斷更新、拓展和提高準會計人員的業務知識和技能,從而提高其執業過程中的專業勝任能力,以提高其職業道德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減少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失范的風險。
對于加強我國會計環境建設可以從三方面入手。第一,加強對企業的領導,增強會計工作的透明度,提高企業管理人員的認識,加強對會計人員執業過程中的保障,盡量避免主管意志對會計人員行為的影響;第二,加快會計職業道德立法的進程,提高會計人員的地位和加強對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失范的監督,將會計人員違背職業道德的行為而受到的懲處落到實處,增加其違背職業道德的成本;第三,加強對會計職業道德的教育,提高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使其能夠強化法制觀念,加強自我約束的能力,并自覺提高自己的業務技能和道德水平,自覺接受社會監督。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6.
[2]王影馳,王玥?,F行準則下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3.9.
[3]楊久嬌。市場經濟條件下會計職業道德失范分析及誠信建設構想[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1.2.
[4]夏昱。我國會計職業道德現狀調查與改進路徑[J].江西社會科學,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