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會計職業道德概述。
1、職業道德是人們在職業活動中必須遵循的道德標準、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質的綜合表現。它既是自身職業活動的行為的要求準則,同時也是職業對社會的道德責任和義務。會計職業道德準則是會計人員在從事會計活動中所要遵循的其職業所帶來的責任與義務。是會計人員所要遵守的行為規范。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職業在長期發展中所形成的,為社會公眾所認可和接受的一種規范制度。是從事會計工作人員的最基本的要求。
2、會計職業道德有這樣的作用: 1) 對會計法律制度的重要補充,法律是對人們最低起點的要求,是社會成員必須遵守的規范。而職業道德不同他是對人思想境界更高層次的要求,是用來解決法律無法解決的事。2) 會計職業道德對會計的行為提出了相應的要求,會計職業道德要求人們誠實守信、客觀公正等,以次來引導、規范會計人員的職業理念。從而達到規范會計行為的目的; 3)會計職業是對整個社會公眾負責的,因為社會的大多活動都需要會計人員的參與,每個人的社會活動離不開經濟活動,而經濟活動所需要的會計信息則需要會計人員提供,所以會計人員能否堅持職業道德,是實現會計目標的重要保障。4) 社會在進步,社會在發展,這就要求會計職業者能夠跟隨社會的發展與進步,有著更高深的職業素養。提高專業能力,這不僅是會計職業道德的內容,也是會計專業人士遵循的會計職業道德的具體表現。
二、會計職業道德的現狀及分析。
1、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意識、重大貪污腐敗案件,頻繁發生的手段欺騙。一些公司為了獲取更多的經濟利益,收買審計人員,出具虛假會計報表。另一方面,我國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機制存在明顯缺陷。會計教育的內容注重對會計理論知識或培養業務能力的培養,而忽視了職業道德教育的培養。同時,我國還沒有形成強大的社會評價會計道德和鼓勵支持機制。中國經濟犯罪輕刑化,不充分。較低犯罪成本獲得了更大的經濟效益。這在一定成對上滋長了犯罪行為。
2、會計信息失真的問題在我國的經濟生活中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現象。這與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的好壞有著密切關系。會計信息是會計工作的表現形式。會計工作的失真也體現的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意識淡薄。沒能做到自覺的遵守會計職業道德。遵守職業道德是用自我約束的一種良好表現。而且會計人員的特殊崗位更加要求會計人員對職業道德的服從的遵守,這也是每一個會計人員的進入會計行業必不可少的一種自我約束。
3、職業道德的提升是一條漫長而又艱辛的道路,因為這不是針對于某個人,而是就生個社會而言的,因為人們在這個社會中生存,就要遵守這個社會的規則,只有社會的大環境改變了,個人在這個社會中收大環境的影響會逐漸“隨大流”.
三、會計職業道德下滑的原因。
1、自上而下的壓力,在當前經濟社會中,一個企業的老板看中的是企業的效益,他們有些是指要結果不要過程。硬性的業績指標,而一些會計人員的直屬領導人為了能夠“完成”老板指定的業績指標,向會計人員試壓,破使會計人員違背職業道德與職業法規,弄虛作假,出具虛假會計信息。因而不少會計人員為了能保住自己的飯碗而違背職業道德。所以,遵守職業道德這不僅僅是對會計人員的要求也是對所有人的要求。
2、政府管理部門的概念和管理的錯位,以及一些地方政府為了出政績,搞形式主義,一味地發布指標的經濟增長,或國有企業缺乏任務。一些政府官員強制要求企業完成其指定的任務。不惜以造假的形式編制虛假會計報表,捏造不存在的利潤,造成該地區經濟快速發展的假象,而社會審計部門,檢察部門也迫于上面的壓力不僅對此違法行為熟視無睹,而且還為其打開方便之門。助長不良社會風氣。
3、會計人員的自身能力不足。由于會計工作的特殊性,一部分小中型企業在會計人員的選擇中任人唯親。這些人有些不符合職位的要求而走馬上任。這些會計人員由于會計制度的規定、制度甚至是不熟悉的原則,難免會犯錯誤的原因。一部分會計,由專業的安全和供應約束,有一個“規則”是遵循老板“轉”.
4、法律監督的制度以及會計規范體系還是不太完善。在工作實踐中,經常出現與法律相沖突以及矛盾的現象。在企業的經濟利益與會計行規兩者之間企業大多回選擇前者。更重要的是現在的監督制度和監督的標準不能統一,監督法律制度不健全。所以導致監督的效率低下。這就要求發揮投資者和管理者的效能,多從企業盈利角度出發。政府則要從全社會資源配置的角度宏觀決策。
四、會計道德建設。
1、凈化社會環境。一個良好的環境能影響一個人想好的方面發展。因此,要提高整個社會的職業道德素養,必須要有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 .首先要對會計從業人員進行有效的職業道德教育,為此可以采用傳統說教教育與案例分析相結合的方法。讓會計人員明辨會計職業道德素養的重要性。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職業道德的感性認識,加強對教育的影響,加強對會計法的宣傳,加強各級領導的法律觀念。其次是加強對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規范的建設,加強對行業的監管。良好的會計職業形象,不僅需要每一個會計人員的努力,更需要整個團體的努力。最后發揮輿論監督和教育的作用,加強媒體宣傳和教育工作,廣泛宣傳誠信觀念,揭露失信行為的典型性,使全社會對誠信的重要性認識。樹立“誠實、光榮、恥辱”的理念,營造一個良好的誠信和誠信的社會環境。
2、要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作為一名會計。在處理經濟業務的過程中,必須以客觀公正原則為宗旨,做到奉獻、熟悉法規,依法辦事,客觀公正,服務好,安全可靠。以“不做假賬”為底線,將《會計法》作為行為準則,自律、自負盈虧,依法進行。會計人員要有很強的責任心,在履行職責時,要做到守法、誠實,不管遇到什么情況,不失原則,不努力去爭取。
3、加大處罰力度,嚴格財政紀律。對于一些違法亂紀,指使會計人員弄虛作假,損害社會利益的,必須依法嚴懲,追究責任人員的法律責任。要做到發現一個處理一個,絕不不徇私舞弊。明了本單位的領導責任,對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在新修訂的《會計法》中,單位領導單位的會計和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的制度。針對過去會計職業道德監督的隱患,必須建立健全會計職業道德的評價和獎懲機制。
4、應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修改、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對現行法律法規的條款進行修改,明確責任與處理。并增加涉及法律的實際情況的規定。對會計信息質量的檢驗和監督。各級財政、稅務、審計機關依法加強對財務監督和審計監督,各級主管部門負責本單位會計人員的指導和監督工作。查出問題必須糾正,對舞弊行為,違反財政紀律將嚴肅處理,對相關人員予以行政處分,直至追究刑事責任。發揮審計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社會中介組織的作用,依法進行實踐、客觀公正,確保會計信息質量。
會計作為日常經濟活動中的參與者,是經濟活動活動必不可少的角色。而且由于會計工作的特殊性,會計人員在參與會計活動中不僅僅要遵從會計法律法規的約束,要更深層次的去自覺的遵守會計職業道德。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素養直接影響著經濟活動的成敗。因此,做一名有著高尚的職業道德素養是對每一名會計人員的基本要求。
【參考文獻】
[1]郭曉玲。 淺談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建設[J]. 青海師專學報,2006( S2)
[2]付桂英。 淺談會計人員職業道德[J]. 商情( 教育經濟研究) ,2008( 06)
[4]李燕。 試論財會人員職業道德建設[J]. 商情( 教育經濟研究) ,2008( 06)
[5]王偉。 對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探討[J]. 經濟技術協作信息,2007(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