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國家政治、經濟、文化息息相關,并為深入推進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指明了方向。隨著政治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出現了諸多問題,并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提出的諸多理念相違背。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一宏偉目標,重建我國會計職業道德,引領會計人員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與工作行為規范,成為當前行政辦公界重要工作之一。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會計職業道德。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社會主義價值觀實質上是指人們對社會主義價值訴求的基本觀點和綜合要求。其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不僅明確體現了我國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奮斗目標,更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的整體價值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價值取向與目標;“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約束和規范公民工作、生活的價值道德要求。
(二)會計職業道德。
會計職業道德是指在會計職業活動中應遵循的、體現會計職業特征的、調整會計職業關系的職業行為準則和行為規范。財政部制定發布的會計基礎工作規范中,有關會計職業道德的規定,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所提出的職業道德要求相一致。主要包括:敬業愛崗、熟悉法規、依法辦事、客觀公正、搞好服務、保守秘密等 6個方面。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關系。
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會計價值觀的必然聯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價值體系中最核心、最基礎的內容,是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的行為導向和行為準則。會計價值觀是會計行業及整個社會工作界公共認可的價值標準和行為準則。會計價值觀是社會主義一般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
2.會計職業道德重要內容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的相一致。會計職業道德中“敬業愛崗、熟悉法規、依法辦事、客觀公正、搞好服務、保守秘密”的重要內容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內涵具有一致性,說明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會計職業道德建設關系緊密,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必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思想導向。
二、會計職業道德缺失基本現狀。
現實工作中,會計職業道德領域存在著諸多問題,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提出的要求相違背,具體歸納為以下 4個方面。
(一)利潤最大化驅動下的袒護行為。
我國會計職業道德問題的突出表現是會計造假,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是會計造假的直接驅動力。地方政府為了保護本地區的經濟效益、維護地區支柱產業,進而存在默認造假行為的現象,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提出的“公正、法治”相違背,極大的損害了地方及國家的整體利益。
(二)單位負責人職業道德較低。
單位負責人為獲得豐厚待遇,在經營不理想情況下,在會計報表上做手腳,弄虛作假。在此過程中,會計人員作為從業人員與單位負責人為從屬關系,缺乏一定的獨立性,進而在工作中有可能會接收到領導的強制指令。此現象在違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同時,對單位負責人的職業道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單位競選也應更慎重。
(三)內外監督機制失靈。
我國企業的內部監督機制失效,外部監督機制作用較小,使會計造假行為阻力減小。一般情況下,我國的較多公司,監督部門沒有起到實質性作用;公司領導人即為行為主體又為監督主體,致使監督毫無意義。
(四)會計人員自身存在不良道德現象。
其一,不懂法用法,法律意識淡薄。部分會計人員較少關注和學習與時俱進的法律法規,對行業內法規較陌生,不能做到依法辦事。
其二,部分會計人員隨著自身定力不夠,無法約束不良心理,進而導致職業不道德行為。在法律無法制約的情況下,只能依靠社會“正能量”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道德理論去引導。
其三,缺乏較高的業務素質。首先會計人員對業務不熟,從而導致會計信息失真;其次缺乏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工作應付拖沓,工作效率較低;工作馬虎粗糙,缺乏嚴謹的態度,導致工作質量較低。
作為會計人員的自身職業問題,進一步說明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敬業、誠信”要求提出的必要性。
三、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
踐行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及發揚與時俱進的價值觀,用科學價值觀引導工作人員,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下加強我國會計職業道德建設迫在眉睫。本文根據以上總結的會計職業道德建設中所存在的具體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一)倡導“公正、法治”,完善會計法規體系及監督機制。
第一,加強“法治”治理,為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提供可靠、設施有效的監督制度。各單位嚴格按照《會計法》及相關法規規定,制定實施有效的監督控制體系,對單位會計工作做出詳細的規定,分離管理者、兼監督者的職能,保證經營管理決策的順利實施。
第二,營造一個公平競爭的會計執法環境。加大對《會計法》及相關法規的貫徹力度,對違反會計職業道德行為的工作人員進行懲處,建立單位誠信電子檔案,為會計工作打造一個“公開、公正”的競爭平臺。
(二)營造良好的“愛國、敬業”的會計環境。
會計人員在社會工作中,肯定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干擾和影響,只有形成良好的社會環境才能營造優質的會計職業道德。這就要依靠這個社會營造一個“正能量的、愛國、敬業”社會環境;通過多種方式宣傳會計職業道德基本常識;大力表彰宣傳職業道德建設中的楷模典范,引導會計人員向先進人物靠攏學習。
(三)建立“敬業、誠信”的道德教育體系第一,加強學習,從思想上重視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加強會計人員職業精神學習,具體內容包括: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廉潔自律、客觀公正、堅持準則、提高技能、參與管理、強化服務。企業部門可以利用先進的交流平臺,例如微信、QQ等平臺,適時發布與會計人員職業精神相關的文章。
第二,加強會計人員業務素質的培養。會計人員業務素質直接關系到工作的效率和質量,新會計準則要求會計人員轉變思維理念,進一步提高專業技能。
第三,加強遵法守法教育。聯系生活、工作實際,加強會計人員相關法律法規、政策的學習,在重視會計人員業務素質和思想素質提高的同時,重視政治素質的培養。
四、結語。
文章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視角,從當代會計職業道德的大背景出發,闡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內容、會計職業道德的基本概念及主要內容,并在描述現存問題的基礎上,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下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幾點建議和對策。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不容忽視,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迫在眉睫。只要將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與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相統一,我國會計職業道德問題定會解決。
參考文獻。
[1]王立彥,崔謹,徐惠玲。會計師職業道德與責任[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274-276.
[2]張海林。淺論會計職業道德建設[J].商業經濟,2009.
[3]賈俊卿。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現狀及措施[J].理論科學,2009.
[4]王宣。我國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問題研究[D].長沙:湖南農業大學,2007.
[5]呂春燕。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與踐行[J].經濟研究導刊,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