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幼兒教師職業道德低下問題探究
【第一章】幼兒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分析緒論
【第二章】幼兒教師職業道德的內涵、特點與意義
【第三章】當前幼兒教師職業道德的現狀及影響因素
【4.1 4.2】幼兒教師職業道德教育社會環境營造
【4.3 4.4】不斷提升幼兒教師內在的自我要求
【結論/參考文獻】加強幼兒教師職業道德教育研究結論與參考文獻
第三節 積極建立幼兒教師職業道德的建設機制。
積極建立幼兒教師職業道德的建設機制是非常必要的,只有擁有了公平的問責制度才能有效的規范幼兒教師的職業行為,只有建立了合理的評價機制,才能激勵幼兒教師的職業情感,也只有完善了幼兒教育機構的獎懲機制,才能進一步提升幼兒教師的工作熱情。
一、建立公平的問責制度,規范幼兒教師的職業行為。
"對教師問責既包括對教師做好分內應做之事即盡責的肯定,也包括對教師沒有做好分內應做之事后果的否定和追究,即對失職或瀆職追究責任。"[31]
幼兒園建立科學、公平的問責制度,可以有效地約束和規范幼兒教師的日常工作行為,對于幼兒教師的職業道德表現進行必要的監督和鞭策,從而實現幼兒教師的職業道德的整體提升。首先,幼兒園要結合幼兒教師日常工作中的實際職業表現,檢查幼兒教師的職業行為是否符合相應的職業標準。必須要建立幼兒教師入職后的工作檔案記錄,對于幼兒教師的獎懲情況作出詳細的登記。對于幼兒教師工作中的疏漏、失誤以及對于幼兒做出體罰、心罰和冷暴力等錯誤行為,幼兒園必須要予以嚴厲的懲處,包括警告、批評和辭退等。其次,幼兒園要以幼兒教師的綜合能力為基本前提,重視責任的可負性原則。幼兒教師接受過良好的師范教育,是一個完整的具有理性思維能力的社會自然人,對于自身職業行為所產生的后果要有一個清醒的預測和認知,從而盡可能低避免不良后果的產生,如果幼兒教師出現了職業道德失范問題卻一再推卸責任和逃避問題,那么必須要通過問責制度的相應規定來進行嚴格的處理。
二、建立合理的評價機制,激勵幼兒教師的職業情感。
幼兒教師的評價機制能夠反映一個幼兒教育機構在評價教師行為和工作績效方面的管理方法與基本辦學觀念。評價機制的方式與方法則從側面體現了幼兒園的整體價值取向。對于幼兒教師的評價應該分為兩個方面,主要包括發展性評價與獎懲性評價。發展性評價主要側重于幫助教師優化幼兒教育的日常工作實踐,從而促進幼兒教師工作績效的提升,而獎懲性評價則更為注重幼兒教師的工作成果,是對于幼兒教師工作能力的直接性考察。幼兒園的評價機制是否合理直接關系到幼兒教師職業發展的動機與狀態,通常來說,側重于幼兒教師發展評價的幼兒教育機構,往往其專業發展動機越健康。因此,要想提高幼兒教師的職業道德水平,促進幼兒教師專業發展動機的轉變,就必須要促進幼兒園幼兒教師評價機制的優化與升級。不僅要長期不懈地堅持發展性幼兒教師評價,同時還要高度重視采取綜合性的多維評價方法,改變以往重視形式化結果的評價方式,向著對于幼兒教師工作全過程的系統性評價方向轉變,從而有效地激勵幼兒教師的職業情感。
我國幼兒教育機構多年來通常采取獎懲性評價的方式,對于幼兒教師的發展與進步空間的關注和考慮較少,過于看重幼兒教師學期末的工作任務完成情況,對于幼兒教師的評價始終參考短期目標,這種評價方式是十分不科學的。由于評價方式的片面性,嚴重地挫傷了幼兒教師的工作熱情,使幼兒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低迷甚至使喪失,這對于幼兒教師職業道德水平的提高來說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只有建立起一套科學完善的評價機制,才可以有效的鼓勵幼兒教師不斷地進行自我鼓勵和提升,使幼兒教師能夠樹立遠大的職業理想,并通過自己的努力奮斗而獲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第一,幼兒園的評價標準必須要做到科學合理,要能夠系統地對于幼兒教師的工作態度和行為作出客觀的評價。評價內容要包括幼兒教師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重點體現為幼兒教師工作的科學性。
第二,要注重評價過程的科學性,要能夠公平公正地發掘每一位幼兒教師的優點。每一個幼兒教師都有著自身的特征和長處,因此幼兒園對于幼兒教師的整體評價要更偏向于合理的發展性評價,不可以只看評價結果和忽略評價過程。幼兒園的管理者要在評價的過程中,重點觀察每一位幼兒教師的工作表現、優點和特色,要及時地發現幼兒教師的長處,并將幼兒教師的日常工作表現納入到最終評價結果之中。從而讓幼兒教師體會到自身工作被認可的喜悅,享受幼兒教育工作的樂趣,進一步增強職業認同感。最后,要尊重幼兒教師的評價結果,在評價結果的基礎上分析幼兒教師的職后職業道德培養方向,有針對性地幫助幼兒教師進行后續學習,對于幼兒教師未能完成的工作和心理問題,管理者要予以鼓勵和鞭策,更要為幼兒教師的進一步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從而促進幼兒教師快速地成長,不斷地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水平。
三、完善幼兒教育機構的獎懲機制,提升幼兒教師的工作熱情。
幼兒園對于幼兒教師的獎勵主要包括精神獎勵和物質獎勵兩個方面,合理的獎勵能夠對于幼兒教師的工作表現起到一定的激勵作用,可以有效地提升幼兒教師工作熱情,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幼兒教師的經濟壓力,從而促進幼兒教師用更好的心理狀態投入到工作之中,這樣一來幼兒教師的工作實效性會得到大大地提升,創造的工作價值則會更高,幼兒教師自身也能夠獲得職業滿足感和自豪感。幼兒教育機構的工資主要分為兩個部分,分別是基本工資和活動工資?;顒庸べY主要是由幼兒教師的績效工資、工作量工資以及科研獎勵等構成,堅持的是"能者多勞,多勞多得"的原則。因此,幼兒園要將幼兒教師的工作表現與崗位工資直接掛鉤,這樣一來可以使幼兒教師之間拉開工資上的動態差距,做到獎勤懲懶,有效地調動幼兒教師的工作熱情,強化幼兒教師的職業道德意識。同時,幼兒園的管理者要和關注幼兒教師精神層面的狀態,盡可能地滿足幼兒教師的心理需求。幼兒園的負責人要與幼兒教師時長保持良好的親密溝通,及時地把握和了解幼兒教師的思想動態,對于幼兒教師的職業道德問題要予以及時的心理干預。此外,對于幼兒教師在工作中的突出表現和敬業態度,幼兒園要第一時間予以必要的精神和物質鼓勵。幼兒園的負責人要經常運用鼓勵性的語言、表情和動作給予幼兒教師以精神力量,特別是在集體會議和活動中,要對于表現優異的幼兒教師要重點表揚,從而滿足幼兒教師的職業成就感,促進幼兒教師職業道德水平的提高。
第四節 不斷提升幼兒教師內在的自我要求。
幼兒教師的行為自律是促進其本身職業道德能力提升的關鍵,幼兒教師只有不斷地提升內在的自我要求才能夠更好的做好職業自律,才能使自身的職業道德能力得到提升。
一、加強幼兒教師的職業認同感與自豪感教育。
幼兒教師的工作看似簡單,實際上卻十分復雜和繁瑣。幼兒教師也并不是像人們所想象的僅僅是帶著孩子玩耍,而是在與幼兒一同游戲和互動的過程中啟發幼兒的智力,培養幼兒的行為習慣與價值觀念,可以說幼兒教師承擔著保教結合的重要任務。"幼兒教師指引著他們前進的方向,滿足幼兒的求知欲望。幼兒教師的工作內容復雜繁瑣,工作任務極重。這就需要幼兒教師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付出極大的耐心、愛心和責任心。"[23]
在高強度的工作狀態下,幼兒教師只有對本職工作有一個深刻的了解,才能夠對于自身提出更高的職業道德要求。一位從教 35 年的老教師說過這樣一句話:"今天怎樣做老師?我認為第一要素是內心要有'做個好老師'的愿望。"[24]
因此,加強幼兒教師的職業認同感和自豪感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幼兒教師只有擁有了職業認同感和自豪感,才能扎實工作,潛心研究,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幼兒教育工作上,才能有效地抵消和排解工作中出現的不滿情緒,認識到自身對于我國基礎教育事業和社會發展的重要貢獻與意義,理解自身的工作對幼兒健康成長的重要性。學校要在幼兒教師職業道德教育的過程中,重點加強職業認同感和自豪感教育,促使"幼兒教師不僅要熱愛幼兒,更要熱愛幼兒教育事業。幼兒教師要把自己對這一職業的選擇看做是對整個幼兒教育事業的抉擇,要把自己的工作看作是為社會服務的具體方式。"[25]
使幼兒教師在職業道德方面進行嚴格的自我要求,了解自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于幼兒的道德能力形成產生重要的影響,從而使幼兒教師產生職業使命感與責任感,主動承擔相應的工作責任。學校在開展幼兒教師職業道德教育的過程中,要注重幼兒教師激職業感和價值感的激發,這是促使幼兒教師形成職業認同感和自豪感的先決條件。幼兒教師形成了一定的職業認同感與自豪感之后,會擁有更為穩定的工作狀態,職業道德水平也會相應得到提升。
二、通過入職后教育,提高幼兒教師的理論素養和實踐能力。
幼兒教師的受教育水平與其自身的職業道德水平有著密切的聯系,幼兒教師接受何種程度的專業教育決定著幼兒教師的工作能力與職業道德水平。有大量的幼兒教師曾經表示愿意投入一定的精力與時間參與職后學習,更擁有為自己專業能力和職業道德水平提升而"充電"的良好愿望,然而由于龐大的工作壓力和繁重的工作任務,時常會使幼兒教師在學習方面深感力不從心。盡管一些幼兒教師已經意識到自身專業理論和職業道德知識的匱乏,但是由于缺少學習的渠道、資金以及時間等必要條件,而一再的推遲了參與后續教育的計劃。因此,為了有效地提升幼兒教師的職業道德意識,必須要通過職后教育的方式,積極地提高幼兒教師的理論素養和實踐能力,從而促進幼兒教師職業道德水平的提高。
(一)教育機構要合理安排職后教育計劃,鼓勵幼兒教師參與職后教育。
社會的快速發展對于幼兒教師的專業素養和職業道德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兒教師需要在全新的教育背景下快速地轉變觀念,積極地投入到后續教育培訓中來,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從近些年來幼兒教師的職后教育情況來看,"職后高等教育己經成為我國幼兒教師獲得高等學歷的主要途徑,我國約有七成的具有高等學歷的幼兒教師通過職后教育獲得。"[26]
幼兒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參與繼續教育,包括自考、函授、遠程培訓、夜校以及在校進修等等,同時幼兒教師所在單位也要積極地為幼兒教師的后續培訓創造條件,要定期組織幼兒教師參與職業道德教育與專業能力培訓,使幼兒教師能夠在單位組織的多種教育活動中獲得提高。教育機構要合理安排教育計劃,形式上可以是專題培訓班、研究生課程班、助教進修班以及園本培訓等等。使幼兒教師在入職之后仍然能夠接受源源不斷的知識的補給,使幼兒教師通過理論的學習與實踐的鍛煉,進一步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與職業道德意識。
(二)幼兒教師要對于職后學習保有熱情。
職后教育是有效調節和緩解幼兒教師工作壓力的重要途徑。因此幼兒教師要想不斷地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水平和專業素養,就必須要始終對于職后學習保有必要的熱情,求知的欲望能夠促使幼兒教師珍惜職后教育的機會,爭分奪秒地充實自我。一顆永遠學習的心才能夠造就一位優秀的幼兒教師。無論是新入職的年輕教師還是具有多年教育經驗的前輩,都是一本鮮活的教科書,都能夠成為自身學習的對象。幼兒教師的學習精神和態度是其本身職業道德水平的重要體現,特別是對于新入職的年輕幼兒教師來說,加強職后學習對于其未來成為怎樣一位幼兒教師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教育機構要針對這部分幼兒教師開展針對性的職業道德教育,要加強對于青年幼兒教師的精神撫慰,使他們更快地進行角色轉換,提高幼兒教師對于單位的歸屬感,并在此基礎上獲得職業信賴感,發自內心的形成職業認同,從而促進幼兒教師職業道德水平的提高。
(三)建立"連、帶、幫"的教育模式。
李克強同志曾在看望大連二十高中的師生時提到:"希望廣大教師增強責任感,努力提高師德修養和教學水平,真正做到為人師表、授業解惑。"[27]
由此可見,教師的師德會對于學生起到重要的表率作用,因此,要積極地建立"連、帶、幫"的職后教育模式,使幼兒教師能夠在工作之后繼續接受職業道德的訓練與指導,使幼兒教師將自身所掌握的理論知識有效地應用于教學當中,運用"連、帶、幫"的制度,進一步加強幼兒教師一對一地職業道德培訓,根據日常工作中幼兒教師出現的職業道德行為,予以及時的疏導和教育,要鼓勵新教師積極地向前輩教師學習,使單位上下全體幼兒教師都能夠互幫互助。"連、帶、幫"中的"連"指的是幼兒園的管理層要與幼兒教師保持良好的聯系和溝通,"帶"則主要指的是那些具有多年教育經驗的老教師對于新入職的幼兒教師教師手把手的傳授經驗心得,"幫"則指的是全體教職員工之間的親密團結、相互幫助。這種運用新老搭配的方式開展的職后教育,能夠為幼兒教師職業道德水平的提升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更能夠為幼兒教師和諧人際關系的建立打下基礎,從而進一步促進幼兒教師的職業認同。
(四)為幼兒教師的"再實習"創造條件。
關于幼兒教師的職后教育,幼兒園可以實施崗位輪換制度,一方面能夠確保幼兒教師職后教育的基本時間,另一方面還可以實現園內師資的優化配置。幼兒園的管理者要為幼兒教師預留"再實習"的時間與空間。使幼兒教師分批次、分時間段進行脫產進修,為幼兒教師系統的學習新的專業知識創造良好的條件。同時還可以安排教師之間互相調換崗位,使幼兒教師在學習之余還能夠了解其他工作崗位的特征與功能,并進一步了解我國基礎教育的組織架構,運用"再實習"的機會對于自身的職業道德行為作出深刻的反思。幼兒園要積極地推行崗位輪換制度的實施,為幼兒教師的后續學習與鍛煉預留空間,從而為幼兒教師職業道德教育的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調整工作心態,鼓勵幼兒教師樹立職業信心。
復雜、繁瑣和重復是幼兒教師日常工作的主要特點。幼兒教師每天的教育對象是身心發展尚未成熟的幼兒,再加之要應對家長以及社會等多方面的問題,因此工作壓力較大。"壓力是個體在生存的環境中,當環境的需求、約束、機會超過個人的資源和能力時產生的令人感到緊張、擔憂、焦慮的因素。同一種壓力對不同經歷、不同性格、不同能力水平的教師所造成的感受和影響也是不同的。面對壓力大小的不同、壓力來源的不同,教師們表現出積極和消極的不同態度。"[28]
幼兒教師在工作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或者不受到他人理解時極為容易出現嚴重的工作壓力,特別是在當前激烈的人才競爭環境下,幼兒教師必須要擁有良好的工作心態,才能使職業道德更加穩定化。因此,幼兒園要加強對于幼兒教師的心理疏導,促使幼兒教師積極地調整工作心態,只有如此才能鼓勵幼兒教師樹立強大的職業信心,有效地抑制消極情緒的蔓延。
情緒能夠左右人的行為和思想,幼兒教師的不良情緒也會對于其本身的工作狀態和對于幼兒的關愛程度產生負面的影響。幼兒教師一旦失去了積極的工作狀態,必然會干擾自身職業道德的提升,更不利于幼兒的健康茁壯成長。幼兒教師在日常工作與生活中會接觸到家庭環境、工作環境以及社會環境等,在遭遇家庭矛盾、工作困境時會產生一定的心理障礙,如果幼兒教師出現心情焦慮、低落的情況,卻缺少及時自我調節的能力,那么就會直接地影響到正常的工作狀態和對幼兒的情感投入。"在示范園和優質園中,分別有 18.8%和 15.9%的教師感到工作壓力大得幾乎難以承受,示范園中以骨干教師為主,優質園中以普通教師居多。21.9%和 42.3%的教師認為自己勉強可以承受,可見壓力也大到了這部分教師的承受極限。這部分教師在壓力之下深感焦慮不安、憂慮無助,有的啟動防御系統以逃避的方式來進行自我保護。"[29]
由此可見,幼兒教師的工作心態與職業信心對于幼兒教師職業道德的形成和發展來說至關重要。對于幼兒教育來說,"教師親切的問候語或者帶著接納性微笑的拍手顯然比機械的敲鈴給人心理帶來的感覺更加愉悅。教師要注重在與幼兒交往中眼光的情緒交流。教師的微笑能讓孩子感受到一種安全感,感受到被喜歡、被愛的感覺,以更好的精神狀態投入到課堂中。"[30]
而要想讓幼兒教師始終保持微笑,擁有一個健康的工作和心理狀態,時刻將注意力投入在幼兒身上,就必須要加強幼兒教師的心靈鼓勵,幫助他們樹立職業信心,加強對于幼兒教師的關懷,促使幼兒教師將消極情緒轉變為向上的斗志,不斷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水平,對工作產生新的熱情,勇敢地克服工作中的各種難關。這是不僅是幼兒教師工作責任感的體現,更是良好職業道德的外在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