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外財務欺詐案的頻頻發生,會計行業的公信力在不斷遭受減信的危機,給如今的資本市場也帶來了不小的影響。而會計的職業道德教育被忽視則成為了出現如今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加強會計專業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勢在必行,對于維護我國市場經濟體制和社會的和諧、以及重新塑造會計行業的職業道德形象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內容
在我國的會計職業道德的教學中,會計道德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引導會計專業的學生樹立其將來作為一名會計人員應有的職業道德信念,讓其在工作中嚴格按照會計的職業道規范去辦事,同時,增加自身職業道德修養,提高法律意識,并深刻認識到如果違反了會計職業道德會受到怎樣的處罰,以及需要為此而承擔的法律責任。具體在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中,主要由兩部分的內容組成。
1.會計職業道德觀念教育。高校作為培養未來會計人員的主要場所,對會計專業的學生進行會計職業道德方面的知識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讓全體會計專業的學生對會計職業道德的內涵有一個深刻的了解,與此同時,更要讓會計專業的學生認識到會計的職業道德對社會的經濟以及會計信息的質量產生的影響,一旦出現會計職業道德的缺失導致的結果是非常嚴重的,不僅會計本人會受到來至良心和道德的譴責,更重要的是要承擔起法律責任。所以,高校對會計專業的學生進行專業知識和技能培養的同時,一定要讓他們認識到會計職業道德的重要性。
2.會計職業道德規范教育。會計職業道德規范教育指的是高校對會計專業的學生進行的以會計的職業道德規范行為為內容進行的教育。其中的內容主要除了包括所有行業都要求的愛崗敬業、遵紀守法之外,還要求會計人員做到客觀公正、廉潔自律,此外,在專業技能上要不斷提升、強化服務等,總之,其目的就是為了實現會計專業的學生畢業之后的能自覺按照會計的規范工作。
二、在教學中滲透會計職業道德的途徑
1.在入學教育中滲透。對于每一個新生來講,剛進入高校的時候,都對新的生活充滿期待和好奇的,同時,對于自己將來畢業之后應該成為什么樣的人才也渴望得到了解。因此,高校就應結合新生這一階段的特點,在新生的第一節課上,對其將來在職業生涯中應具備的能力和品質進行介紹,對學生在人生觀和價值觀方面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教育,讓他們明確要想把事做好,首先要學會做人,良好的道德修養對會計人員來講至關重要。在我國,對會計這個職業,要想獲得自身的良好的職業發展,必須掌握國家的法律法規,并在遵守法律法規的情況下,能做到正確處理好國家、集體與個人的利益關系。同時,會計作為一門專業的技能,學生也一定要熱愛這個行業,掌握本專業的知識和技能,除了要有過硬的專業技能之外,還必須在工作中做到愛崗敬業,為企業的發展做好服務工作,增強其會計的職業榮譽感和作為社會成員的使命感。
2.在施教主體的意識中滲透。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高校的教師則更是如此,除了要對學生進行知識的教育之外,思想的引導和啟迪更為重要。如果一名教師只是注重其中的一面,那培養出來的人才一定是“一條腿長,而另一條腿短”,無法實現良好的人才社會化的轉化。在我國,我們的教育培養出來的人才必須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這是教師的義務。所以,對于會計專業的教師而言,除了要向學生傳授會計專業的知識和技能之外,還要對其進行職業道德的教育,讓職業道德在自身的工作中得到體現,讓學生在老師的身上看到一名會計人員應具有的道德素養,從而用來指導自身的行為。
3.在專業知識解讀中滲透。眾所周知,專業知識是學生未來從事相關專業工作的基礎,因此,學生對專業課的學習都非常重視。如果專業課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滲透職業道德的教育,那就比進行單純的職業道德教育的效果要強得多。比如,會計專業課的老師在講到“會計人員以自己所負責的貨幣資金或者現金進行管理時,必須做到日清月結”時,就可以結合具體的案例進行分析,老師可以選擇一些因公款集資或者挪用公款等造成犯罪的案例,讓學生明確,發生職業犯罪的后果,以及面對金錢的誘惑,會計人員應如何做到公私公明,維護好集體財產。從而向學生強調在會計職業中德的重要性,以及會計人員必須處理好公與私、集體與個人的關系,要做到堅持原則,守住底線。
4.在法律法規的闡述中滲透。如今,幾乎所有的高校都會對學生進行法律知識的教育,這其中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思想道德修養與法津基礎知識,另一方面是經濟法。前一部分的內容雖然說偏重于對學生法理知識的傳授,但是對于會計專業的教師來講,如果結合會計的職業道德進行對接,那將會起到一箭雙雕的效果。而對于經濟法部分的教學,對于會計專業的學生,老師應重點就“會計法”的知識進行講解,讓學生明白,會計工作本身的政策性是很強的,一定要在國家政策和法律規范的要求下進行,嚴格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否則后果嚴重。通過這樣的教育滲透,學生一定會對會計的職業道德與法律之間的關系有一個明確的了解,并會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從而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這樣,就可以在以后的工作中做到嚴格要求自我,從而避免因自身的職業犯罪帶來嚴重的后果,影響自身的職業發展。
5.在技術技能的訓練中滲透。會計專業是一個技能性很強的專業,在高校的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會計技能的培養是學生最看重也是最喜歡的環節,目前,在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中,會計專業的技能教育中有關點鈔、會計核算等,因此,高校的老師在對學生進行動手實操能力培養的同時,也可以滲透職業道德的教育。比如,點鈔對學生的技能特點是既要快又要準,那這個時候,老師就可以很好地滲“刻苦鉆研”的職業道德,讓學生對本專業的學習,不僅在理論知識上、更要在技能和品質上過硬。再如,在對學生進行會計核算的訓練時,重點訓練學生對原始憑證的取得,這個時候,老師不僅要讓學生對于獲取憑證的途徑熟悉,而且一定要保證其是合法的情況下取得,從而將合法的職業道德素養重點向學生傳授,從而讓學生明確職業道德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要明確當利與法發生矛盾時,一定要堅持法優先的原則。
三、結語
總之,時代的發展呼吁會計人員加強自身的職業道德建設,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是關系到我國市場經濟健康穩定發展的重要因素,同時,也是關系到我國社會的和諧。因此,高校作為會計專業人員培養的主要場所,不僅要在入學的教學中滲透會計的職業道德教育,更要在教師的主體意識中、專業課的教學和技能培養中加強會計專業人才的職業道德建設,此外,作為高校教育重要部分的法律知識教育也必須與會專業的職業道德教育結合起來,總之,為培養未來具有高尚職業道德的會計專業人才而努力!
參考文獻:
[1]吳水澎,劉啟亮。會計制度公共領域與會計職業道德[J].會計研究,2005(11)。
[2]陳祺,戴蓬軍,馬正凱。會計專業學生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情況的調查研究[J].財會通訊,2005 (9)。
[3]梁偉樣。探索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新路子[J].教育與職業,2005(16)。
[4]張喜海。我國會計職業道德教育而臨的問題及對策[J].成都行政學院學報,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