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會計職業道德現狀分析
(一)會計職業道德問題的現實危害
擾亂市場經濟秩序。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沒有信用,市場經濟就無法維系。近年來,造假賬、虛列資產權益等現象較為嚴重,并且出現了貪污、漏稅等嚴重問題,這都對經濟社會健康發展造成了無法估量的損失。
影響國家宏觀經濟決策。會計的目的就是真實公允地反映經濟經營狀況,而國家宏觀調控依賴于報表等會計成果,認為其反映的經營與資產列報是合理的,并做出宏觀的經濟決策。但是,在會計人員違背職業道德的條件下,會計結論的可信度受到威脅,更何談宏觀調控的有效性呢。
(二)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存在的問題
1. 會計職業道德觀念淡薄在現實中,一些會計人員在國家、社會公眾利益與單位利益發生沖突時,不能夠堅持準則,甚至作弊。據調查顯示,對當前普遍發生的會計信息失真的現象,會計人員主動出謀劃策的占 20.2%,配合單位造假的占 36.8%,被迫操作的占 25.9%,因業務水平低而出錯的占 17.1%.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淪喪,嚴重危害了社會經濟正常的秩序,給國家經濟帶來了巨大的損失,此類行為為法律所不容,應該受到社會的強烈譴責。
2. 追求私利,監守自盜一些會計人員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膨脹,喪失了基本的法制觀念,會計職業道德淪喪,故意偽造、變造、隱匿、毀損會計資料,利用職務之便貪污、挪用公款,以身試法,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給國家和集體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3. 違背準則,弄虛作假一些注冊會計師在執行獨立審計業務時,沒有嚴格執行獨立、客觀、公正的職業道德準則,出具了不恰當的審計報告,客觀上認同了會計做假行為,充當了被審計單位會計信息失真的保護傘。有的注冊會計師明知委托人的會計報表有重大錯報和故意造假的行為,卻不予指明,并加以虛假的陳述,出具虛假的審計報告。
二、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必要性
(一)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需要
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核心任務有三條:一是建立法制嚴明、公平競爭的市場體系;二是建立強有力的宏觀調控體系;三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這三條都離不開會計工作、會計信息和會計管理。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水準偏低是一個重要的因素,要使會計更好地為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服務,就必須抓緊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提高會計工作的“含金量”.
(二)提高會計工作質量和會計隊伍整體素質的需要
會計工作是經濟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及職業道德水平的高低,起著重大的作用。在現實生活中,法律、法規很難完全保證和滿足部分利益和要求,況且法規往往滯后于現實。因此,要提高會計工作質量,提高會計隊伍的整體素質,道德因素是至關重要的,會計人員必須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風尚,作一個德才兼備的理財者和管理者。
三、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途徑
(一)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強化法制監管
要結合我國實際情況,修改、完善相關法律和規章,對現有法律法規中一些責任和處罰不明確的條款加以修改,并增加在現實中出現而法律法規中沒有涉及的相關規定。在相關法律法規里面增加民事賠償制度的規定,對因有關人員造假而產生的損失,按照責任大小進行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并不排除刑事責任等當事人應當承擔的其他責任,以此達到保護會計信息使用者利益和懲罰違法違規者的目的,遏制失信行為。
(二)深入開展會計職業道德教育
個人道德修養,一方面依靠自我教育,另一方面還要依靠社會教育來強化。一是要加強從業人員的法制教育。要定期組織會計人員和相關領導人學習相關法律法規和制度,引導每個會計行為者自覺履行《會計法》的各項義務,積極承擔自己應盡的社會責任,把權力和義務結合起來。二是要引導會計從業人員自省自律。切實增強從業人員自省、自律、自重意識是培育、提高道德素質的重要環節。
(三)建立會計崗位輪換制度,推行會計委派制
財政部制定的《會計基礎工作規范》中規定:會計人員的工作崗位應當有計劃地進行輪換。實行有計劃的會計輪崗制度,有利于加強會計工作的內部監督,在會計機構內部形成換崗交接清查的內部檢查和牽制機制,防止貪污腐化行為的出現;有利于調動會計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通過接觸不同內容和形式的業務崗位,激發會計人員創造和提出業務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思想。
我國會計職業道德的現狀與原因不容忽視,要使我國市場經濟健康、有序的發展,凈化會計信息市場,提高會計職業道德勢在必行。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己成為做好會計工作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但我們堅信,只要各方努力,持之以恒,會計誠信的春天一定會到來,道德之花一定會綻放??偠灾?,當今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缺失是不容忽視的,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任重道遠。
參考文獻:
[1]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編寫組 . 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 [M].北京 :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