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高?;窘ㄔO工程跟蹤審計探討
摘要:施工過程審計是跟蹤審計的重點環節,是對建設項目施工過程各項管理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進行的審查和評價。施工中發生的設計變更、材料定價、索賠和現場簽證等事項對建設項目管理和工程造價控制有重要影響,是跟蹤審計的關鍵控制節點。文章以案例形式,從以上四個方面論述施工過程管理容易出現的問題和審計的重點內容。
關鍵詞:施工過程;審計;案例;控制點
基本建設工程為高校的教學和科研活動提供了基本設施和必要條件。隨著高校辦學規模的擴大和教學條件的改善,基本建設投資逐年增加,尤其是近年來各高校普遍開展的新校區建設,基建投資額數以億計,如何促使學校管好用好這些資金,已成為高校審計部門一項重要工作任務。按照教育部《關于加強和規范建設工程項目全過程審計的意見》(教財[2007]29號)文件要求“各高校要對大中型建設工程應實施全過程審計;也可根據重要性和成本效益原則,結合內部實際情況,對大中型建設工程項目部分階段或環節進行全過程審計?!笔┕るA段是形成建設工程產品的主要階段,也是資金投入量最大的階段,施工過程審計是全過程審計的重要一環,目前很多高校都開展了施工過程審計,以下將以某校新校區建設為例,列舉施工過程審計中,有關設計變更、材料定價、索賠和現場簽證的典型案件,探討施工過程審計重點和難點問題。
一、背景
某高校為擴大辦學規模和改善辦學條件,于2012年開始新校區項目建設,新校區占地94萬平米,一期工程建筑面積29萬平米, 有10棟單體建筑,包括教學樓、圖書館、學生宿舍、生活服務中心、道路和綜合管網等工程。工程于2012年底打樁,2013年4月主體施工,2014年9月竣工交付使用。學校內部審計部門對整個建設項目從施工前開始,對招標文件、清單控制價、合同、施工過程,直至竣工結算,進行全過程審計監督。
二、設計變更
(一)設計變更存在的問題和審計重點
基本建設工程建設周期長,施工過程復雜,受環境和客觀因素影響大,導致施工現場實際情況與原設計相比會發生一些變化,工程變更時有發生。在設計變更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有:變更程序不合理不規范,變更理由不充分,很多變更沒有經過充分論證,變更隨意性較大。尤其是一些施工單位,在投標時為低價中標,采用不平衡報價法,故意壓低某些項目單價,中標后在施工過程中,再以種種理由提出變更,利用變更調整單價或加大工程量,導致建設成本增加,給學校造成損失。
設計變更必須按規定的程序進行審批,要對變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進行嚴格論證,并對變更引起的工程量和造價增減變動進行分析,要在源頭上防止惡意變更和不必要變更的發生。對于施工不當,設計失誤造成的變更費用,要由相關單位承擔責任。
(二)案例
基本情況:新校區教學樓建筑面積30000平米,為鋼筋混凝土剪力墻框架結構,外墻窗戶面積6129平米,原設計是采用帶型窗。建設過程中,施工單位提出把帶型窗變更為玻璃幕墻,變更理由是帶型窗抗風載能力低,不能通過驗收。由于外墻窗工程量較大,屬于重大變更,對此學校召開了有相關部門參加的專門會議,研究此項變更問題。
審計發現:首先經審計部門查閱相關資料調研,窗和幕墻在結構、工藝、性能上有明顯區別,幕墻在結構上具有承載功能,同時具有美觀和采光通風等建筑功能。但是當一項建筑的立面沒有特殊要求、也不適合設計成片的、連續的、大通透的情況時,玻璃幕墻設計是沒有必要的。作為公共教學樓,窗戶的作用主要是采光和通風,帶型窗設計已經能夠滿足其基本功能。因此審計部門對變更的必要性提出質疑。其次帶型窗和玻璃幕墻報價相差懸殊,施工單位帶型窗原投標價688元/平米,玻璃幕墻報價1234元/平米,如果變更為玻璃幕墻,將增加建設成本3346434萬元。審計部門有理由質疑,施工單位在投標時采用不平衡報價,帶型窗報價明顯低于市場價,并想通過變更的形式,重新組價,把偏低的價格找回來。審計建議:帶型窗原設計單位是上海同濟大學設計院,是業內水平信譽很高的專業設計院,帶型窗的設計經過充分論證考慮的。而變更為玻璃幕墻是施工單位單方面委托設計院,在此過程中,建設單位并沒有再委托專業設計院研究論證。如果沒有基建部門重新委托的專業設計院的意見,建議還是采用帶型窗設計,同時進一步深化原設計,增加窗間支撐,以提高抗風載能力。
三、材料定價
(一)材料定價存在的問題和審計重點
建筑材料在工程造價上所占比例很大,一般占到工程造價的70%以上,直接影響工程造價和建設成本控制,而且材料品種繁多,規格型號繁雜,尤其是目前建材市場不規范的條件下,材料定價是審計過程中的難點問題。目前,很多高校的新校區建設工期緊張,為滿足9月份新生入校的要求,實際建設周期一般只有一年時間。施工單位往往利用這一點,對設計變更引起的價款變更和原清單暫估價材料,提出先定價后施工,不定價不施工的不合理要求。由于很多材料比較特殊,屬于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有的材料僅在局部地區使用,詢價的時候甚至找不到相關案例。而施工單位前期已經考察了市場,與供應商談好價錢,所以在工期緊張和信息不對稱的雙重壓力下,審計部門采用網上或電話詢價等常規方式已不能滿足要求,必須進行深入調查研究。建議采取如下措施:第一,對于壟斷行業,一般采取直銷方式,業務員直接對特定工程報價,別的業務員不能再報價,審計人員無法詢到相關價格,只能采取佐證方式,即用品牌檔次不低于擬用材料的材料價格來做比較,確定擬用材料的價格區間。第二,采用集體定價方式,成立專門的“定價工作小組”,由審計部門主持,學?;ü芾硐嚓P部門參加,對一些金額較大、比較重要的材料,以會議形式研究材料定價問題。這種方式使得各部門通力合作,能夠有效降低審計風險,提高定價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