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過程跟蹤審計在園林景觀工程的運用探析
摘要:分析了我國園林景觀在施工當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全過程跟蹤審計在園林景觀工程中具體運用方式,以及在運用中應當注意的環節。
關鍵詞:全過程跟蹤審計;園林景觀工程;監督
1園林景觀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不足
1.1片面追求政績
地方政府在投資園林工程時,會受到錯誤政績觀的影響,一心想擴大園林的面積,忽略與經濟發展水平是否適應的問題。很多項目在開始施工之前并沒有經過科學的論證,施工合理性尚不明確就投入大量資金,造成決策性失誤,導致項目的效益偏低,同時項目與當地各方面發展也不協調。
1.2投資缺乏監管
在項目招投標的市場中,相關的監督機制還未建立,或者尚不完善,導致在招投標過程中存在著“暗箱操作”的行為。同時相關人員因為缺乏法律意識,一些合同的制定也不符合法律規范,容易引發糾紛。同時部分官員仍然存在“官本位”的思想,容易推行個人主義,導致一些監督機制也形同虛設,對于決策、投資都缺乏監督的力度,導致項目失敗。
1.3施工存在違章
在施工過程中,項目總監沒有在現場履行職責,或者監理當中有很多外聘人員,自身素質偏低,導致對項目的監督管理缺乏力度,很多質量問題未得到及時發現。
2跟蹤審計在園林景觀工程中的應用
2.1跟蹤機構的組建
組建相應的跟蹤審計機構,這是開始建設項目之前的準備工作。審計部門應當排除本部門的人員全程跟蹤到項目施工當中,入駐在施工現場,全方位監督整個施工過程。同時人員的安排要做到專人專崗,不可存在臨時性的員工。在開展整個審計工作之前,負責該項目的審計人員,要與項目的設計者、管理者、建設方、施工人員做好前期的溝通工作,更加深入地了解該項目。
2.2規范工程管理流程
(1)招投標環節。審計人員要全面審查工程量清單,并且要全面參與到標底答疑的環節中。目前我國通行的工程量清單中,主要由甲方來負責該工程中“量”的風險。審計人員在對該超標文件、以及相關圖紙進行審查的過程中,要檢查該清單是否具有完整性,避免后期結算環節中,因為工程量調整,而影響工程的整體造價。(2)訂立合同的環節。對合同的審查主要是分析是否符合法律的要求,審查的重點包括合同的主體是合乎法律規范;內容有無法律禁止性的規定;形式上是否符合合同的基本要求,同時體現了該工程的特點;文字表達是否清晰明了,是否存在模糊性;合同的各項條款是否清晰明確,格式條款是否進行解釋等。(3)施工環節。強化對施工環節的審計工作,能夠進一步地降低投資,使得資金得到合理運用。該環節審計的重點包括了:設備材料的購買、施工進程、施工質量、工程驗收等。
2.3加大事后監督力度
在完成事后審計之后,需要將審計的工作稿件、招投標文件、合同書、現場記錄性文件、審計結果文件等各項資料整理齊全,并做好歸檔工作,同時為這些資料建立數據庫,有助于日后的查詢。
3跟蹤審計中應注意的問題
3.1審計要具備獨立性
在審計工作開展過程中,要避免走向兩個誤區:第一是越俎代庖。要理清審計機構與項目的管理部門、財務部門之間的關系,分析各部門的不同職責,做好各部門之間相互協調與配合,保證審計工作能夠更加獨立、客觀、公正地進行,盡可能降低審計中容易產生的一些風險;第二,僅僅將跟蹤審計視為事后審計,而對于事前的招投標環節、建設環節相剝離,導致審計工作不夠全面,不能監督項目的整個流程運行情況,同時所提出的各項意見也不貼合工程實際情況。
3.2提升審計人員素質
我國目前絕大多數審計機構工作人員將工作重心放在對各項資料審核上,即事后的審查。因此工作人員很少能夠親身到施工現場進行考察,不了解各種材料的造價、工藝技巧等,這些都可能導致審計的不準確。要想提高整體的跟蹤審計質量,必須要提高工作人員的個人素質,培養他們的責任心,使其更有職業道德感;同時,要改進目前的審計方法,完善審計工作的相關制度,鼓勵工作人員多去現場了解整個工程的情況,提高自己的審計專業知識,確保審計的質量。
3.3審計方案切實可行
建設工程通常較為復雜,同時也具有獨特性。因此在制定審計方案時,要根據具體項目制定,不可照搬以前的審計方案。根據項目的施工特征、施工流程等,制定具體審計方案,確保方案的可行性。
4結語
傳統的審計工作完全等同于事后審計,但是在對園林景觀工程開展全過程審計時,一定要把握事前、事中、事后三個環節,要做到全方位、全過程的審計。在審計的過程中,要找準審計的重點環節,提高對整個工程的監管力度,確保工程的施工符合規范,各項投資都能用到實處,整個工程不會出現大量浪費現象。
參考文獻:
1柴嚴。中國審計學會跟蹤審計理論與實務研討會綜述[J]審計研究,2009(25)
2劉罡。建設項目跟蹤審計的定位與協調[J].中國審計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