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環境績效審計綜述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觀念的轉變,環境問題越發引人關注。環境績效審計對環境整治和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作用,然而在我國,環境績效審計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如理論體系不完善,缺乏實證性研究等。本文從環境績效審計的定義、內容、方法、評價指標做回顧與評述,希望能為環境績效審計的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環保;績效審計;評價方法
一、引言
隨著人們對環境問題的越發重視,環境保護成為近年來膾炙人口的熱門話題。我國以前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導致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現象十分嚴重,這最終將制約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我國“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要加快改善生態環境,加大環境綜合整治力度,加強生態保護修復,環境保護的任務已經提上日程。而在環境保護中,作為環境保護工作的把控監督手段,環境績效審計的作用顯得尤為突出。本文將從環境績效審計的定義、內容、評價方法方面進行回顧和評述。
二、環境績效審計的定義
對于環境績效審計的定義方面,陳正興等人認為環境績效審計是對目標對象(即被審計單位)的環境經濟活動按一定標準進行檢查,對各方面的有效性、合理性進行評價,并對效果與效率做出相關的表示意見。這種觀點是從對效率和效果方面進行了強調,指出了環境績效審計的針對性目標。史曉燕等人認為,環境績效審計本質上歸屬于審計的一小部分,在研究環境績效審計定義的過程中 ,應緊緊圍繞環境審計的核心,由獨立的第三方完成證據的收集,進而對政府部門和企業所承擔的責任做出評定。王恩山則從審計控制的方面出發,圍繞審計單位與被審計單位的關系,指出環境績效審計是指由審計單位(包括國家審計機關、內部審計機構和民間審計組織)執行的,對受托環境績效責任承擔者履行其職責的情況進行審查和分析,并對照合理的標準對受托環境績效責任的履行現狀和潛力進行綜合評定,從而提出相關建議,以促進其更全面有效地履行自身的受托環境績效責任、不斷提高環境管理績效的一種特殊的審計控制。這樣的觀點是“受托責任觀”的一個具體表述,目前對此學術界也有較多認可。綜上,筆者認為,環境績效審計是運用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法,以經濟性、效率性、效果性為原則,按照一定的評價指標,對環境整治有關的項目和工程進行審查和分析,判斷項目和工程是否合法合理,并提出一系列改善性建議,使相關項目與工程的開展更加順利與完善的活動。
三、環境績效審計的內容
對于環境績效審計的內容,陳正興將環境績效審計的內容劃分為六個部分,即對環境決策行為審計、經營計劃和目標審計、被審計單位管理效率審計、內部系統控制審計、資源、資金利用效益審計等六個部分。其中,最直接能夠觀察出的是資源和資金的利用效益,這也是環境績效審計所有效率、效果的綜合體現。萬玻的觀點是,環境績效審計的內容除了經濟性 、效率性和效果性外還應該有環境性,這是對之前理論的一個重要補充。王恩山將環境績效審計的內容分為兩大類,即本質內容和具體內容,并從受托環境責任入手,從政府和企業兩個方面,將環境績效審計的具體內容細分成八項加以闡述,其中將環境法律政策和相關制度的合理性擺在了第一位,故法律與制度的健全對環境績效審計的重要性不言自明。筆者認為:環境績效審計的內容應當主要包括:對國家法律及制度環境的分析、對被審計單位具體環境政策的執行狀況和預期效果的審計、對相關環境項目及工程效益的審計,以及對整體的環境綜合管理系統的審計。進行績效審計的過程中,要保持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統一,并注意宏觀和微觀相結合,進行綜合評判。
四、環境績效審計的評價方法
環境績效審計作為一種監督和評價被審計單位環境績效狀況的手段,其重點是如何構建一整套環境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有關環境績效審計方法,目前比較流行、且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是環境費用效益分析方法。辛金國闡述了對環境成本效益分析的相關步驟:首先確定分析對象及范圍,再找出與對應項目相關的指標,將對環境的影響進行定量分析,最終用貨幣來衡量其影響。王恩山提出,環境績效審計評價方法可以包括市場價值法、機會成本法、恢復和防護費用法、替代工程法、調查評價法等五個方法。湯亞莉等人提出采用環境價值鏈分析法,通過層次法確定權重,并分析指標的灰色關聯度,用γ值的大小來表示環境績效。蔡春、蔡利、朱榮將環境績效審計的評價方法分為財務方法和非財務方法,并在財務方法中著重闡述為沃爾評分法、杜邦分析評分法、財務報表結構指標評價法、經濟附加值評估法和平衡計分卡法,還提出了績效審計評價體系應該包含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權力運行狀況、政策執行效果和制度合理性六個方面。在規范性研究偏多,實證研究偏少的狀況下,劉沙沙通過實例研究提出了模糊數學綜合評價改進模型,提出了二十四個二級評價指標,用加權平均求隸屬等級的方法較合理地解決丟失信息的問題。江媛媛將常用的環境績效分析方法闡述為主成份分析法、模糊聚類分析法、模糊綜合評價法和數據包絡分析法(DEA)。放眼國際上的做法,目前歐盟的外部審計己經開始借用企業內部實行ISO14031標準的成果,這大大提高了環境績效審計的成功率。標準中將環境績效指標分為管理績效指標和操作績效指標,分別從組織管理和作業管理的角度進行評估。在美國、英國、日本、加拿大等國費用效益分析法在被廣泛運用。但因為采用的評價標準有所差異,故存在不同的具體方法。其中通常采用的有經濟凈現值法(EN-PV)、經濟內部收益率法(EIRR)和經濟現值指數法(ENPVR)。在以上的各種方法中,筆者認為數據包絡(DEA)分析方法尤其適合作為評價環境績效審計指標,DEA分析方法的應用范圍日益擴展涉及到國計民生的方方面面。其運用數學規劃法比較決策單元的相對效率,使評價結果能夠充分量化,從而對決策單元的效率做出排序和評價。此方法不論是對環境績效審計的規范分析還是實證分析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五、環境績效審計發展的未來方向
目前來看,雖然有一些學者已經關注到環境績效審計,并對其進行研究,但很明顯已有的研究存在著一些缺陷和不足,我國學術界對關于環境績效審計理論方面的研究還有待進一步深化,而在這一部分上,法律、制度環境也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只有解決了如何構建完備的環境績效審計理論體系和制定統一、規范的環境管理標準的問題,才能來更好地指導相關審計實務的開展,促進環境績效審計發揮更大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學術界對環境績效審計的研究還多停留在規范研究的層面,實證研究較為缺乏,相關的一些代表性的文獻成果幾乎是屈指可數。這一定程度上可能是實證研究的難度偏大,以及國內在這一塊并沒有統一明確的規定所致。而進行實證研究時關鍵問題是環境績效審計的指標衡量問題,也就是定量分析問題。根據現有研究來看,DEA分析法和費用效益研究方法,應該是以后環境績效審計方法的主流方向。但DEA方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還需要在以后各學者的研究中去共同解決。望我國能盡早形成成熟的環境績效審計體系,在經濟轉型的浪潮中煥發生機。
參考文獻:
[1]陳正興。環境審計[M].北京 :中國審計出版社,2001
[2]史曉燕,班景鋼。環境績效審計文獻綜述[J].審計與理財,2015
[3]王恩山。環境績效審計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5
[4]辛金國。試論費用效益分析法在環境審計中的運用[J].審計研究。2000
[5]湯亞莉,鄧麗?;诃h境價值鏈的環境績效審計方法[A].科技進步與對策。2006
[6]蔡春,蔡利,朱榮。關于全面推進我國績效審計創新發展的十大思考[J].審計研究。2011
[7]劉沙沙。企業環境績效審計評價模型研究及應用--基于模糊數學綜合評判改進模型的案例研究[J].中國內部審計。2013
[8]江媛媛?;贒EA的企業環境績效評價方法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
[9]于波。環境績效審計研究[D].廈門大學。2008
[10]劉健。費用效益分析法在環境審計中的應用研究[D].沈陽理工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