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隱蔽工程審計方式與方法
摘要: 隱蔽工程因檢查、復核較為困難,施工單位往往容易在實施隱蔽工程過程中偷工減料、以次充好和虛報工程量,以達到利潤最大化目的,從而導致項目存在質量缺陷或投資損失,因而隱蔽工程是工程管理的重點,也是工程審計關注的重點,本文著重介紹一下隱蔽工程審計方式與方法。
關鍵詞:隱蔽工程;審計;方式;方法
隱蔽工程,是指完工后掩蓋遮蔽的工程。如地基工程、鋼筋工程、各種預埋管線工程。隱蔽工程因檢查、復核較為困難,施工單位往往容易在實施隱蔽工程過程中偷工減料、以次充好和虛報工程量,以達到利潤最大化目的,從而導致項目存在質量缺陷或投資損失,隱蔽工程又是整項工程的基礎,與項目安全、質量息息相關,隱蔽工程一旦出問題,后續處理費財、費時、費力,必將影響項目的安全運營,給項目單位帶來不可預估的損失,因此,隱蔽工程不僅是工程項目管理的重點,更是工程項目審計關注的重點方向。
1隱蔽工程審計的特點
1. 1審計查驗困難
眾所周知,隱蔽性是隱蔽工程最為顯著的特點,往往由于后續工序將其遮蓋,審計查驗需對其覆蓋工程進行破壞或借助專業機構和專業人員鑒定,查驗完后還要復原,需要發生一定的費用,且不能因審計影響項目的正常運營,因此,審計只能通過查閱工程資料、財務憑證及參建單位的相關資料來發現問題線索,通過抽樣審計,選擇適量、恰當、經濟的查驗樣本來予以驗證。
1. 2專業素質要求高
根據我國項目管理現狀,各類工程項目計量標準存在差異,專業的工程管理人員對本行業隱蔽工程管理標準、管理短板了如指掌,易在管理過程中弄虛作假,這就要求審計人員具備審計各類工程項目造價的能力,由于審計起步相對較晚及審計人員多來自財會專業,工程管理知識相對欠缺,存在外行審計內行困惑。
1. 3審計滯后性
由于審計只是工程項目建設的一個監督環節,不能實時對工程建設進行監督,大都在工程完工后進行,需根據工程資料還原建設實際,從海量的資料中根據審計經驗發現問題線索,從而加大了隱蔽工程審計的難度。
基于上述特點,隱蔽工程是管理者與被管理者利益訴求交織點,直接對工程項目質量、安全、投資產生重要影響,往往成了最易滋生腐敗的溫床,因而隱蔽工程是審計工作的難點,也是審計工作的重點。
2開展隱蔽工程審計的幾種方式
2. 1內部審計、外部審計和國家審計相結合方式
內部審計的優點是對本單位、本行業的基本管理情況比較理解,熟悉項目管理中的薄弱環節,易針對性開展審計工作,同時節約審計成本,但獨立性、客觀性、專業性較差,易受到各種內部因素和自身專業水平的影響,導致審計評價存在缺陷或瑕疵; 外部審計的優點是具有較強的專業水平,能較好的把握尺度,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客觀性,但對項目管理單位不熟悉,全面開展審計加大了審計成本; 國家審計的優點是具有較強的獨立性、客觀性、專業性,審計成果具有法律效力,但審計工作的開展需根據國家需要進行,不受項目管理單位管控,不能做到對項目的實時審計,因此,在隱蔽工程審計中,項目管理單位可以根據項目建設的物點、屬性、規模大小,結合本單位審計狀況,在考慮成本效益原則的基本上,選擇內部審計、外部審計或內外部審計相結合方式開展審計工作,在國家重大投資項目或特殊項目上適時申請國家審計。
2. 2事前審計、事中審計和事后審計相結合方式
隱蔽工程因其具有建成后難以查驗的特點,因而加大了事后審計的難度,審計部門可以根據項目的特點點,開展事前審計,在項目建設前期深入了解設計意圖、施工合同、施工方案、熟悉隱蔽工程施工圖及施工合同約定隱蔽工程結算方式,分析項目管控中潛在的風險,制定詳細的審計方案; 項目開工后,隨即啟動事中審計,按照既定的審計方案,對施工現場進行定期和不定期抽查,一旦發現差異或管控漏洞,即時與管理部門或相關負責人溝通處置,確保隱蔽工程建設過程可控在控; 項目完工后,督促管理部門開展隱蔽工程結算,審計部門根據結算情況即時開展事后審計,避免時間跨度過長而導致相關資料缺失、遺漏而增加審計難度,確保隱蔽工程造價合理真實。
2. 3重點審計與全面審計相結合方式
隱蔽工程審計可根據項目特點、性質,選擇關鍵環節、關鍵工程量或關鍵物資開展重點審計,以提高審計效率,找到審計的突破口,當重點審計發現疑點或潛在舞弊行為后,即可對隱蔽工程開展全面審計,擴大審計的覆蓋面,從而提高審計的效益。
3加強隱蔽工程審計的幾種方法
3. 1分析復核法
審計人員進入審計現場后,首先應對即將開展審計的隱蔽工程設計情況、施工情況、監理情況、合同約定情況、造價管控情況進行全面了解,分析設計圖紙是否存在甩項設計、預估設計,隱蔽工程竣工資料是否與監理日志吻合,合同約定是否存在開口部分,中標價是否存在不平衡報價等情況,從中找出存在前述現象的工程量加以復核。如某110 k V輸電線路工程,設計單位未對每基桿塔邊坡支護進行設計,而是估算整條線路的邊坡支護工程量,并以此工程量編制工程預算和進行工程招標,施工單位投標報價中邊坡支護單價明顯高于同期行業定額單價,項目竣工結算中增加邊坡支護結算工程量約一倍,經審計分析,此工程量因沒有準確的施工圖,只有邊坡支護斷面圖,斷面尺寸根據現場實際予以調整,工程實施隨意性大,不便于隨機抽查,根據施工現場簽定的隱蔽工程資料予以結算,且施工單位進行不平衡報價存在調價動機,潛在舞弊風險。因而審計著重對此項工程量進行逐基復核,復核結果為該工程量不但沒有增加,還在原合同工程量基礎上減少約三分之一,該項工程為企業挽回損失約兩百萬元,相關責任人也受到了相應處罰。
3. 2現場查驗法
現場查驗收法主要針對恢復相對容易,對安全生產影響不大,工程量相對較大,易產生審計成效的隱蔽工程,該方法最客觀直接,易于參建各方達成共識?,F場查驗前,審計人員應先對工程建設基本情況進行全面了解,熟悉工程施工圖、竣工圖、隱蔽工程記錄、監理日志、建設現場影像等資料,并對項目管理人員、監理人員進行訪談,了解項目管理的薄弱環節,基本確定隱蔽工程承在問題后再進行查驗,以避免因查驗無問題增加恢復費用。如在對某大型場地平整工程審計中,通過對建設單位管理人員的訪談得知,項目管理人員在參與項目管理前為變電管理人員,不熟悉土建工程基本工序,監理人員長期不在施工現場,監理日志殘缺不全,項目隱蔽工程記錄中基礎毛石墊層遠超過設計厚度,經查地勘資料,隱蔽工程記錄持力層深度遠超地勘報告推薦深度,即基本可以判斷毛石墊層存在工程量不實情況,于是審計對現場進行開挖查驗,查驗結果為基坑實際開挖深度少了0. 5米,毛石墊層厚度多計0. 5米,項目竣工結算時對施工單位費用作了相應扣減,減少了企業損失。
3. 3重要材料用量抽查法
重要材料用量抽查法主要通過對隱蔽工程中的主要材料、關鍵性材料用量進行抽查來復核重要工程量真實性,進而核實隱蔽工程建設過程中是否存在編制虛假隱蔽工程記錄、偷工減料、高估冒算等情況。如某500 k V變電站建設審計中,審計人員發現結算混凝土用量比設計預算混凝土用量增加較多,隱蔽工程記錄顯示為基礎工程普遍超深,與地勘資料不相吻合,審計人員選擇對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進行抽查,通過統計材料進場報驗單和監理日志記錄水泥用量,按設計混凝土配合比計算,混凝土用量與設計預算基本吻合,從而發現該工程存在編制虛假工程資料套取項目資金情況。
參考文獻:
[1] 陳華。淺析幾種對隱蔽工程行之有效的審計方法[M].審計署網,2015(7)。
[2] 林昕。隱蔽工程審計技巧多[M].百度文庫,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