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伴隨著高校的迅速發展,自主辦學的增加,高等教育開始更多的和市場經濟產生關聯; 同時隨著高校教育模式的多元化管理,學校開始更加注重學生的社交和管理水平,因此許多學校開始開展業余活動、晚會等,讓學生自己組織和舉辦社交活動,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這些課外經濟活動數量不斷增加,也讓高校的財政體系日趨復雜,從客觀上提高了高校內部審工作的重要性,增強了學校對于內部審計的重視。
1.高校內部審計模式現狀分析
高校內部審計其實就是對高校經濟管理的監督,是為了保障高校經濟、避免出現經濟違法違規現象而設立的監督管理部門。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和合并院校的出現,高校經濟發展更加多樣化,但是內部審計模式卻依然止步不前,已經無法適應高校的發展速度,因此出現了審計效率不高、審計部門如同虛設,無法起到監督管理的現象。
2.影響內部審計結果的因素
影響高校內部審計結果的因素有許多,主要包括有: 審計機構設置不合理、審計工作人員不獨立性、審計部門內部力量薄弱等; 這些因素從一定程度上阻礙和制約了內部審計的發展,削弱了內部審計的監督管理功能,使內部審計無法更好的服務于學校。
2. 1審計機構設置不合理
目前我國高校內部審計部門一般都是與財務部門設立在一起,合署辦公,他們偏重于對財務的管理,忽視了審計監督的作用,并且這種模式也形成了“自己審計自己”的現象,減弱了審計的客觀性和公正性;其次,部分高校也有將審計部門與紀委監察部門設立在一起的,他們注重對財政的監督工作,但是由于兩個部門在一起辦公,容易造成職責的混淆,職能定位不明確等現象,影響審計的監管效率。故合理設立審計部門,保證審計部門的獨立性是開展高校審計工作的前提。
2. 2審計工作人員缺乏獨立性
審計人員工作的獨立性,主要是指審計工作人員與被審計工作單位是否存在利害關系,是否相對或絕對的獨立。對于現今高校的內部審計來說,審計人員隸屬于被審計單位,他們直接受被審計單位領導,故他們的審計會受到相應的限制,也會受到主觀情感的影響。作為一個監督檢查的部門,難免會有工作人員會報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對于在審計中發現的問題選擇忽視,這就會直接影響到審計結果的公正性。
同時參與審計的工作人員與被審計的部門也都存在相互制約關系,無法相對獨立。例如人事部制約著審計人員的職務晉升、調整; 財政部制約著審計人員的工薪、獎金等; 這些因素都會直接影響到審計的結果。所以,審計工作人員的相對獨立是開展審計工作的基礎。
2. 3審計內部力量薄弱
現如今,內部審計部門作為高校管理體系中的重要部門之一,卻還沒有得到相關院系的重視。對于審計人員的配備不足,是影響內部審計結果的關鍵。內部審計是一項工作量巨大且十分細致的工作,審計涉及領域比較寬廣,不僅需要對整個學校的財務收支等狀況進行仔細核實和檢查,還要對高校內部建設和物品用資的采購做審計,這就需要具備充足的審計工作人員。但是目前許多高校對校內職務都以精簡為主,所以在審計人員數量上存在嚴重不足; 在審計人員的選擇上高校多以內部選為主,從各個職能部門抽調出來,這些人員并非專業的審計人員,缺乏專業監督審計知識,工作效率較低; 同時他們曾經隸屬于別的部門,會造成對原部門的監督和管理,容易產生主觀感情,影響監督結果的公正性。
在參與審計的過程中,審計的程序和質量控制沒有嚴格的制度管理,審計人員無法按照規范進行審計,必然會造成操作不當或不夠完善,直接影響到審計結果。
3.提高內部審計效率建議
內部審計作為高效管理體系中的重要部門,如何提高內部審計的效率,使其在高校管理中充分展現自己的作用,促進高校經濟的發展完善,是現在多以高校面臨的巨大問題。
3. 1建立獨立審計機構,借助外部審計力量
高校審計工作如果想要發揮其監督管理的主要作用,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就必須使其獨立開來。借助外部審計力量,選擇委派外部審計機構對高校內部進行審計,使審計工作人員更加獨立,與被審計部門不在存在直接或間接的利益關系,可以從實質上提高審計機構的獨立性和公正性,從而發揮更好的對內部進行監督檢查,完善高校的經營管理。
3. 2定期公示審計結果
審計工作的開展,其最終目的是規范被審計單位和工作人員的行為,完善高校的經營管理; 定期的審計結果公示,可以讓被審計單位和部門發現自身的不足并進行改善; 同時定期公示審計結果,也會提醒部門工作人員,使他們明白自己是被審計的個體,從而規范自身的行為,起到提醒和警示的作用。
3. 3提高審計工作人員辦事效率
高校內部審計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涉及的工作內容寬廣、政策性強,這就需要參與審計的工作人員更加專業; 在選用審計工作人員時,需要他們對法律法規、部門管理和計算機知識等具備相應的基礎;進入到部門之后,要結合實際工作,定期進行規章制度、專業知識的培訓; 積極鼓勵和安排審計人員進修學習,不斷提高審計人員自身素質和專業水平。
3. 4完善審計規章制度
有效開展內部審計工作,提高審計工作人員的效率,就必須建立完整的規章制度,將審計工作細致化、規范化。審計規章制度需要遵守國家內部審計的規范準則,結合高校自身的實際情況建立,確保審計工作質量不斷提高,增加工作效率。
3. 5建立內部審計激勵制度
建立內部審計激勵制度,合理的物質和精神獎勵,是對審計人員工作的認可和肯定。有激勵才會出成績,這是很多企業在發展中最常用的措施,成效也最為明顯; 將激勵制度與高校審計工作結合,是內部審計的創新之舉,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審計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提高審計工作的效率。
4.結語
高等學校內部審計工作,是完善學校內部管理體系的關鍵,是規范學校各項行為的準則; 它并不只是對學校內部工作人員的監督檢查,同時也是對高校的監督,使國家可以更好的監管各個高校的發展,避免學校出現違法違規的現象,促進高校教育體系的進步?,F如今高校內部審計工作還處在發展階段,還需要不斷地創新和完善,這就需要政府和學校增加對內部審計的重視,增強對審計工作的管理,從而進一步提高內部審計的效率和質量,體現內部審計存在的價值,更好的服務于高校的改革和發展。
參考文獻:
[1] 柏傳軍。淺議高校內部審計模式的創新 [J].皖西學院學報,2007,04:126 - 128.
[2] 葛濤?;诂F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的高校內部審計風險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3.
[3] 張皓潔。關于創新高校內部審計工作模式的思考 [J].現代經濟信息,2011,16:145.
[4] 孟麗青。我國高校內部審計工作創新的思考 [J].經營管理者,2010,12:268.
[5] 邢紅央。高校內部審計運行機制構建---基于創新社會管理背景的思考 [J].財會通訊,2013,31:81 -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