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水環境污染控制績效審計問題探析
【第一章】水污染治理政府審計體制構建緒論
【第二章】政府環境績效審計理論基礎與文獻綜述
【第三章】我國水污染防治績效審計評價現狀考察
【第四章】我國水污染防治績效審計評價的改進措施
【第五章】水污染處理績效審計評價標準及指標體系構建
【結論/參考文獻】水環境保護政府績效審計研究結論與參考文獻
6 結論
6.1 研究結果
柴靜穹頂之下的視頻重新引起了社會大眾對環境問題的關注,不禁要質疑為什么每年政府都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環境治理,而環境問題卻屢屢出現。水利改革、“水十條”的頒布以及新環保法的實施,表明政府開始從經濟、法律上進行水污染防治,這也從需求方面促使審計機關重視對水污染防治的環境審計,特別是環境績效審計。
本文從水污染防治的角度研究政府環境績效審計評價問題,發現水污染防治績效審計評價存在績效評價不足、缺乏科學規范的評價標準、評價指標不全面、審計方法和技術薄弱、缺少后續跟蹤審計報告等問題。結合三河三湖績效審計和其他地方政府水污染防治績效審計過程中積累的、值得推廣的實踐經驗對上述問題提出改進意見。主要包括:樹立正確的審計觀念;跟蹤審計與績效審計相結合;跨部門和跨流域資源整合的聯合審計;注重審前調查和審前培訓;優化審計人員結構、合理配置人員和整合審計資源;審計方法和技術的大膽創新;完善生態補償機制和完善水污染防治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重點闡述了水污染防治績效審計評價標準以及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通過借鑒王麗等(2013)設計的水環境績效審計評價指標,和對幾種評價方法的優缺點進行比較,認為模糊綜合評價法能很好地適用水污染防治績效審計評價,并融合專家評價法和層次分析法的優點對評價模型進行優化。
6.2 政策建議
本部分主要從宏觀政策方面提出些建議來保證微觀層面、具體操作方面的實施,從根本上促進水環境績效審計的發展。
6.2.1 開展企業內部環境績效審計鋪助政府環境績效審計
與國外水環境績效審計的主體是從企業內部發展到政府這種自下而上的發展模式相反,我國的水環境績效審計是先從政府開始再逐步轉到企業的。目前,我國的水環境績效審計的主體仍然是政府。但水污染的主要來源是企業的污水排放物,這當然與水污染影響廣、資金投入大、效益慢等特點有關,使得企業無法承擔重任。但是要想徹底地解決水污染問題,就要從水污染源頭著手。隨著 2015 年 1 月 1 日開始實施的新的《環境保護法》,環保部門采取了按日計罰、查封扣押、限產停產、行政拘留等“組合拳”的方式加大了環保的執法力度,企業可能存在因環保問題造成的重大行政處罰影響企業的生產經營和良好的社會形象,以至于企業喪失了市場競爭力,最終導致企業無法生存和發展。為了規避這種風險,使得企業能夠可持續發展,企業內部審計部門有必要開展環境績效審計。
環境績效審計的主體可以分為政府審計機構、民間審計組織和企業內部審計部門。由于信息的不對稱性,企業內部審計部門掌握水環境績效的信息是最全面的,能夠不斷的漸進持續的關注到被審計單位無論是經濟效益還是社會效益等各個方面的環境影響因素。這也是內部審計部門相比于其他審計方式在水環境績效審計的一優勢,能夠不斷持續的提出客觀的、有效的審計建議。企業內部環境績效審計是微觀層面的審計,政府環境績效審計是宏觀層面的審計,微觀層面的審計可以看做是構成宏觀層面審計的一個個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細胞”.宏觀層面的審計需要微觀層面的具體數據作為支撐,開展微觀層面審計能夠更好地鋪助宏觀層面審計的開展,宏觀方面的審計發展到最后更多的是對微觀層面的審計進行引導和監督。
6.2.2 完善環境會計和環境審計的法律法規
我國環境會計和環境審計起步時間晚,在相關法律法規中并沒有明確的支撐依據,加之環境會計信息的特殊性,政府和企業可能為了自己的局部利益而掩蓋隱瞞公眾有權得知的環境信息,從而使得審計實踐受到阻礙。
我國目前尚未建立環境會計準則和應用指南,政府和企業沒有依據進行全面、完整、系統地披露環境會計信息,同時當前政府和企業自主披露的積極性不高,造成無法為環境績效審計提供數據支撐。加拿大在《環境會計、環境成本與環境負債》中討論了有關環境的會計確認、計量等問題,使得在環境績效審計中能夠對評價對象進行量化處理,促進了本國環境績效審計的發展。但是我國并沒有系統化的環境會計準則或框架指南,比較分散的存在或有事項、固定資產處置費用等不同的準則中。我國應盡快出臺類似加拿大的系統化的、專門化的環境會計準則或框架指南完善環境信息披露。
我國在審計署成立之初就規定了對國家的財政、財務收支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進行審計。1994年頒布的《審計法》對效益審計的規定相當籠統,不具有操作性。2006年新修訂的《審計法》中增加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效益審計被提上日程。雖然在審計署在最近幾次的審計工作規劃中都提及要開展績效審計,并明確提出到 2012 年,所有審計項目都要開展績效審計以及建立評價指標體系,但截止到現在都沒有實現所承諾的目標,主要是沒有上升到法律法規層次,不具有強制性。
6.2.3 增強我國審計機關的獨立性
審計機關的獨立性是審計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我國審計機關的獨立性還沒有達到超然的地步,審計機關隸屬于國務院,直接對國務院總理負責,盡管這樣還是無法保持超然的獨立性,畢竟在同一個行政管理體系,或多或少存在千絲萬縷的利益關聯,使得審計在某些時候只是虛假擺設。另外,在行政地位平行的各政府部門缺乏明確的合作審計意圖下,會造成管理沖突和職能越權。通過跟蹤審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腐倡廉,但是監督成本高且監督層次較低。只有從根本上改革審計管理體制才能解決審計獨立性問題。
美國立法模式使國家審計獨立于行政部門行使審計監督權、法國司法型模式使國家審計獨立于行政與立法部門行使審計監督權、德國和日本獨立型模式使國家審計獨立于立法、司法和行政部門行使審計監督權,其中美國立法模式的獨立性是最強的。我國可以借鑒美國的立法型審計模式,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領導和監督審計署,審計署只對全國人大負責,向全國人大報告工作,審計署對地方各級審計機關實行直線管理。審計署經費實行單獨的財政預算,確保審計機關在經濟上的獨立性。
6.3 局限和展望
6.3.1 局限
(1)由于水污染防治政府環境績效審計涉及到審計機構的內部資料和數據,一般人無法獲取,本人也只有通過查詢在審計機構官網公布的相關審計結果公告、查閱參與水污染防治環境績效審計的工作人員發表的期刊獲取一些資料和數據,大部分都是間接資料和描述性資料。主要通過文獻和案例進行歸納總結,對嘗試構建的水污染防治政府環境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沒有進行實證驗證,在研究方法上存在局限性,有待在實踐過程中檢驗。
(2)水污染防治政府環境績效審計涉及各個方面的專業知識,本人對績效審計、水污染治理、環境科學等方面的知識掌握程度有限,沒有進行深入具體的研究分析,對審計實踐具體情況認識不夠,缺乏實踐經驗,故本文提出的建議和看法不免存在粗淺、不足或是錯誤之處。
6.3.2 展望
政府環境績效審計是近幾年政府績效審計的重點和熱點。環境績效評價標準和指標體系的確定和構建更是重中之重。由于環境績效審計的特殊性,各地經濟發展水平不一,使得評價標準不能做到全國統一,只能考慮建立分行業、分地區、分領域的政府環境績效審計標準。本文也只是從整體方面建立水污染防治環境績效審計評價標準和評價指標體系,以后可以通過對東中西部不同經濟發展程度地區的省份進行實證研究,對評價標準和評價指標體系進行完善和改進,不斷提升政府環境績效審計標準的層次。
參考文獻
[1] Johan Thoresen.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 a tool for industrial improvement [J].Journal ofCleaner Production,1999,7(5):365-370.
[2] B Von Bahr,O J Hanssen,MVold,etc. Experiences of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evaluat ion in the cementindustry. Data quality of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icators as a limit ing factor for Benchmarking andRating[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3,11(7):13-725.
[3] Daniel Tyteca. On the Measurement of the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of Firms-A Literature Review and aProductive Efficiency Perspective[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1996, 46(3):281-308.
[4] Daryl Ritz, Janet Ranganathan. Global Development on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icator.[J].Corporate Environmental Strategy,1998,5(3):47-52.
[5] Felicity N, Edwards. Environmental Audit ing : The Challenge of the 1990s[J].The University of CalgaryPress,1992:47-48.
[6] INCOSAI. Working Group on Environmental Audit ing. Environmental Audit ing and the Role of theAccountancy Profession: A Lit erature Review, 2004.
[7] 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 io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ISO-14001, 1995.
[8] 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 ion.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Evaluat ion.ISO/DIS14031 , 1998.
[9] 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 ion.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Evaluat ion.ISO14030, 1998.
[10] INTOSA I. Cairo Declaration of 15th Congress of INTOSAI[R].1995.
[11] INTOSAI. Guidance on conducting audit activit ies with an environmental perspective[S] , 2001:22-39.
[12] Mort Dittenhofer.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J].Managerial Audit ing Journal,1995(10):43-51.
[13]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課題組。流域水污染防治投資績效評估研究[J].經濟研究參考2011,08:45-56.
[14]曹建新,詹長杰。我國環境績效審計評價體系的構建[J].商業會計,2009,16:12-13.
[15]陳婷婷,戴漾泓,何琪。環境審計在湘江流域衡陽段水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及路徑研究[J].會計師,2013,12:57-58.
[16]陳香。企業環境績效審計體系的構建[D].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4.
[17]陳鈺泓。環境績效審計問題研究[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2006.
[18]程欣。水利工程項目績效審計淺探[J].財會通訊,2015,01:96-98.
[19]馮品。我國環境績效審計研究現狀綜述與展望[J].財會通訊,2012,36:31-33.
[20]付黎莉。我國政府環境審計問題及對策探析[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2013.
[21]耿建新,牛紅軍。關于制定我國政府環境審計準則的建議和設想[J].審計研究,2007,04:8-14.
[22]廣東省審計廳,廣西壯族自治區審計廳。最大限度挖掘問題線索--珠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審計調查經驗與做法[J].中國審計,2010,13:18-20.
[23]韓競一,呂永龍,賀桂珍,王曉龍,劉達朱,王本強。中國環境審計實務問卷調查及初步分析[J].審計研究,2005,04:46-48+25.
[24]韓志剛。加拿大環境審計特點與借鑒之處[J].現代審計與經濟,2014,01:41-42.
[25]賀桂珍,呂永龍,王曉龍,劉達朱,王本強。荷蘭的政府環境審計及其對中國的啟示[J].審計研究,2006,01:30-34+29.
[26]黑龍江省審計廳,吉林省審計廳。上下聯動創新環境合作審計模式--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審計調查經驗與做法[J].中國審計,2010,13:16-18.
[27]黃溶冰,趙謙。環境審計在太湖水污染治理中的實現機制與路徑創新[J].中國軟科學,2010,03:66-73+151.
[28]黃緒全。水環境審計探討[J].中國內部審計,2011,03,91:89-91.
[29]姬霖,吳安平。我國政府環境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初探[J].中國礦業,2012,12:44-47.
[30]江蘇省審計廳課題組。農村環境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及其應用研究[J].審計月刊,2013,11:9-12.
[31]姜楠。我國政府環境績效審計相關問題探究[D].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4.
[32]李鳳雛,王永海,趙劉中??冃徲嬙谕苿油晟茋抑卫碇械淖饔梅治鯷J].審計研究,2012,03:14-18.
[33]李紅紅。我國政府環境管理績效審計標準與依據探究[D].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9.
[34]李潔,孟志華。環境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及應用研究--來自甘肅省環境質量數據的分析[J].蘭州商學院學報,2012,3:48-53.
[35]李璐,張龍平。關于我國開展水環境審計的理論與實踐探討[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12,06:72-77+144.
[36]李苗苗。借鑒美國經驗完善我國政府環境審計[J].財會月刊,2014,22:98-101.
[37]李齊輝。國家治理視角的制度審計探討[J].審計研究,2013,05:29-34+105.
[38]李聞一,鐘里卉。水污染防治公共項目績效評價[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3,09:52-56.
[39]李雪,王春萍。我國環境績效審計方法研究評述[J].會計之友,2006,03:70-71.
[40]李素利。政府績效審計發展的影響因素研究[J].審計研究,2013,02:27-33.
[41]劉達朱,王本強,陳基湘。政府環境審計的現狀、發展趨勢和技術方法[J].審計研究,2002,06:17-23.
[42]劉慧博。試析水污染防治審計的框架[J].審計月刊,2009,5:23-24.
[43]劉家蘭,王恩山。淺談環境績效審計的內容[J].會計之友,2005,09:62-63.
[44]劉莎。水環境政府績效審計問題研究[D].蘭州:蘭州商學院,2010.
[45]劉笑霞,李明輝。蘇州嵌入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的區域環境審計實踐及其評價[J].審計研究,2014,06:10-15.
[46]劉英來。公共投資項目效益審計研討會綜述[J].審計研究,2006,04:3-10.
[47]劉秋明。國際政府績效審計研究:一個文獻綜述[J].審計研究,2007,01:15-19+85.
[48]毛洪濤,張正勇。我國政府環境審計準則制定初探[J].會計之友(下旬刊),2009,04:31-33.
[49]孟志華。中國環境績效審計研究述評[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2011,01:125-129.
[50]牛鴻斌,崔勝輝,趙景柱。政府環境責任審計本質與特征的探討[J].審計研究,2011,02:29-32.
[51]潘煜雙,李云。中國環境審計研究述評--基于國內1997-2008年研究的分析[J].財會通訊,2010,33:65-68.
[52]戚振東,吳清華。政府績效審計:國際演進及啟示[J].會計研究,2008,02:76-84.
[53]祁敦芳。政府績效審計[M].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9.
[54]任艷紅,俞潔,吳斌,杜良文,楊麗萍?;趯哟畏治龇ǎˋHP)的環境績效審計評價體系構建研究--以麗水市為例[J].環境科學與管理,2013,05:5-10.
[55]“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績效審計調查綜述[J].中國審計,2010,07:11-13.
[56]“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績效審計調查結果[J].中國審計,2010,07:14-16.
[57]審計署2003至2007年審計工作發展規劃[J].中國審計,2003,15:2-4.
[58]審計署關于印發審計署“十二五”審計工作發展規劃的通知[J].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2012,06:54-64.
[59]審計署外資運用審計司?!叭尤彼廴痉乐慰冃徲嬚{查綜述[J].中國審計,2010,07:11-13.
[60]石廷杰,馬香超。政府績效審計環境治理評價體系研究[J].財會通訊,2012,15:84-86.
[61]孫波,李志明,劉迎祥。加強政府環境績效審計的思考[J].經濟研究導刊,2011,36:79-80.
[62]孫晗,唐洋?;赑SR框架構建水環境績效審計評價體系[J].財會月刊,2014,14:94-96.
[63]孫麗芳。政府環境績效審計評價體系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09.
[64]湯孟飛。環境績效審計應用方法研究[J].財會研究,2011,07:75-77.
[65]王兵,李明輝,曹慧明。政府審計的實踐與思考--關于蘇錫常地區的調查分析[J].審計與經濟研究,2009,03:42-47.
[66]王春萍。環境費用效益分析法在環境績效審計中的應用[J].財會通訊,2007,2:88-92.
[67]王淡濃。加強政府資源環境審計促進轉變經濟發展方式[J].審計研究,2011,05:18-23.
[68]王芳,周紅。國外政府績效審計研究述評[J].財會月刊,2009,03153-55.
[69]王麗,王燕云,吳曉紅,劉紅芬。區域性水環境績效審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及其運用研究[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3,11:137-139+144.
[70]王麗,吳曉紅,王燕云。政府水環境績效審計相關問題探討[J].財會通訊,2013,07:68-69.
[71]王琳,張清清。因子分析模型在政府環境績效審計中的運用[J].會計之友,2012,08:83-85.
[72]王如燕,丁日佳。北京市“三廢”治理的環境績效審計評價指標及模型[J].中國管理信息化,2008,20:67-69.
[73]王如燕。政府環境績效審計標準及審計評價[M].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9.
[74]王如燕。政府環境績效審計標準研究[J].財會月刊,2006,21:54-55.
[75]王會金。國外政府績效審計評析與我國績效審計戰略[J].會計研究,2010,05:75-82.
[76]溫美琴,胡貴安?;谡冃гu估視角的政府績效審計研究[J].審計研究,2007,06:27-30
[77]廈門市審計學會課題組。福建九龍江流域環境審計研究[J].審計研究,2013,02:48-49.
[78]許松濤,陳霞。環境績效審計研究綜述與展望[J].安徽農業科學,2010,35:20309-20311+20314.
[79]許松濤。環境績效審計實施制約因素與對策研究--以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為例[J].會計之友,2011,13:106-108.
[80]楊麗。政府環境績效審計問題探析[D].南昌:江西財經大學,2010.
[81]楊智慧。環境績效審計定義探討[J].財會通訊,2009,10:56-60.
[82]于波。環境績效審計研究[D].廈門:廈門大學,2008.
[83]張金輝。國家審計促進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路徑探析[J].審計研究,2014,03:33-37.
[84]張清玉。政府投資項目跟蹤審計與績效審計一體化探討[J].會計之友,2012,05:20-21.
[85]趙愛玲,李洪杰。政府環境績效審計評價實證研究[J].開發研究,2014,02:149-152.
[86]趙彩虹。環境績效審計參與水資源治理的相關探討--以寧波市開展水資源審計為例[J].財會月刊2012,12:22-25.
[87]中國審計學會調研組。關于環境審計課題的調研報告[J].審計研究,2009,02:3-4+56.
[88]周曦?;诮洕熑蔚沫h境審計路徑選擇--淺析經濟責任審計中的環境保護責任審計[J].審計研究,2011,05:24-27+44
[89]周亞榮。我國政府績效審計理論研究與實踐現狀[J].審計與經濟研究,2008,02:15-21.
[90]朱頤和。我國政府投資項目績效審計研究[J].財會通訊,2012,30:42-44.
后 記
光陰荏苒,仿佛昨日還沉浸在踏入暨南大學讀研究生的喜悅當中?;叵肫疬@三年,點點滴滴不斷涌現。剛入校的喜悅到即將離校的感傷,中間經歷了太多的事情。想起了在圖書館、教學大樓、成教樓和管院 771 辦公室看書、考證和論文寫作的無數苦逼的日子,看看現在所獲得的是如此的值得。而今論文付梓之際,不禁百感交集,是對自己粗淺的論文研究的忐忑不安,更多的是對所有幫助過我的老師、同學、朋友、家人的感恩之情。
首先,我要感謝我的導師劉國常教授。入學不久,劉老師就對我們三年的研究生生活提出了要求和規劃,讓我們心中有明確的方向。同時,劉老師在實習、發表論文、找工作和畢業論文等關鍵事情上會重點強調,讓我們提前做好準備。本論文從選題到構思和整個寫作,劉老師對我悉心指導,每次老師的指點,都為我在論文的研究方向、思考方式和具體問題的解決方面提供思路。在此,對劉老師的悉心指導,表示深深的謝意!
非常感謝暨南大學管理學院會計系的老師們,有幸聆聽老師們精彩的授課,他們深厚的專業造詣、獨到的見解,使我擴寬了專業視野。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謝!
同時,也要感謝這三年來一起生活和學習的劉新亮、李明、鄒波、鄭偉和王剛這幾位舍友,豐富了我的業余生活,感謝他們在專業知識和論文寫作的討論上給予的幫助。感謝同門李姍姍和杜鵑對我的督促和鼓勵。感謝我的粉絲,李姍姍和趙耿對我生活和感情上的開導。還要感謝徐希和王晶晶帶來的歡樂時光。
最后,我要感謝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叔叔、姑姑對我從小到大的照顧和疼愛。
感謝三個弟弟對哥哥的期待和以哥哥為榜樣,哥哥會更加努力。另外還要特別感謝曦叔叔和鋒阿姨,對我生活、學習、工作上的指導和教育,以及康康弟弟的陪伴,讓我在廣州的這幾年有了另外一個家。
本文的完成,意味著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就此結束,“忠信篤敬”的校訓也將永遠陪伴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