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金融論文 > > 審計機關及職能與權力監督理論
審計機關及職能與權力監督理論
>2024-06-08 09:00:00

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審計過程中權力的監控探究
【引言】審計權力監管控制研究引言
【1.1 1.2】審計機關及職能與權力監督理論
【1.3】審計權力監督方法
【第二章】當前審計權力運行監控機制運行現狀
【第三章】審計權力監控機制中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第四章】新時期完善審計權力運行監控機制的途徑
【結論/參考文獻】河北省審計權力監督體系完善結論與參考文獻


一、 審計權力運行監控機制的理論依據

審計權力運行監控機制,是加強對審計權力行使過程中監督、管理和防控的有效手段,是加強懲防體系和反腐倡廉建設的創新性舉措,是關口前移、加強對權力制約和監督的有效措施,必須探索建立制度完備、公開公正、運轉協調、職責明確的機制,來更加有效地規范審計權力。審計權力行使的主體是各級審計機關,監控機制運轉的核心是審計權力有效監督。因此要全面了解審計權力運行監控機制,就需要對審計機關職能、權力監督理論以及審計權力監督的方法等問題有所認識。

(一) 審計機關及職能

審計機關是國家行政機關重要的職能部門,審計工作是國家治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對維護國家經濟安全秩序、保障人民利益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v觀古今中外,審計機關在監督政府財政收支和公共財產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1. 國外審計機關及職能

國外的政府審計起源很早,奴隸制社會就出現了其萌芽。古羅馬時代曾專門設立了“監察官”職位,對人口普查、財產登記、賦稅征收、會計賬目等進行審查。古埃及時代也設立了“監督官”,對財政收支報告等進行檢查并對財政官吏進行考核。古希臘時代配有專門的“審計官”,對地方官的會計賬目進行審計[13].在封建社會中,政府審計機構得到了進一步發展,監督國家的財政收支平衡。如,德國在 18 世紀初設置了總會計院和總監督官來進行審計,奧地利則設置了會計署,英國在 12 世紀時就在財政部下設有“收支監督局”,對王室的財務進行審查,法國在 14 世紀初就設有審計廳,之后拿破侖一世又創建了審計法院,除了監督收支平衡之外,還要監督部分官員的經濟責任。隨著時代的發展,審計模式也在不斷地進行演變,當前國外主要存在立法、司法和獨立等模式。

實行立法模式審計的主要代表國家有英國和美國。英國的審計機構叫做國家審計署,隸屬于議會下院,不受政府管理,只向議會負責并報告工作,其職能是對公共開支及績效進行審計監督,其范圍不僅僅包括各級政府部門,還涉及使用公共資金的團體等其他部門,此外還對國有資產經營管理和重點領域的國家政策執行情況進行重點監督。

美國國家的審計機構叫審計總署①,隸屬于國會,對國會負責并報告審計工作,其職能是對聯邦政府各部門及下屬單位的預算和財務收支進行審計并評估績效,此外還開展舞弊審計和調查、信息安全系統審計和對政府的內部控制進行指導。各州的審計機構配置情況各不相同,大部分實行的是只對州議會負責的審計長制度。

實行司法模式的主要代表國家是法國。法國的最高審計機構叫做審計法院,同時也是一個準司法機構,獨立于政府的立法和行政分支,不對議會負責,依法獨立監督政府,并向議會提交審計結果和審計建議,其職能是對政府、國有企業和國有資產經營管理以及社會保障機構等賬目預算進行審計監督,并評價政府制定的相關公共政策,提供建議。

實行獨立模式審計的主要代表國家是德國。德國的審計機構叫做聯邦審計院,既不屬于立法機構,也不屬于司法機構和行政機構,只對法律負責,具體職能是對政府的財務收支開展檢查,對財務管理的績效性與合法性開展檢查,參與預算的編制過程和審議過程并對執行情況進行審計。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當前國外的審計主要職能就是來監督審核政府財務收支、評估政府的績效、審核國產資產的經營管理,但也有向外拓展的趨勢,如最近幾年的美國審計署工作重點則放在了國家安全、債務挑戰和經濟復蘇等方面。

2. 我國古代審計機關及職能

我國早在夏商朝時期,就出現了審計雛形,在《史記夏本紀》中有記載“會稽”一詞,實為會計,但是也具備了一些審計的作用。在西周時期,在“天官冢宰”系統設置了“宰夫”一職,具體實施監察和審計之職,其職能是對官員的政績進行考核,還對財物保管部門的收支情況進行審核[14].春秋戰國出現了上計制度,主要是對官員進行考核、政績審計和財政財務的審計。

秦漢時期,專門設立了御史大夫職位,負責監察職能。御史監察的工作范圍很大,不僅包含著監察還有審計和司法職能。其中審計主要職能是進行財經法紀的審計,并出現了相應的法規,如秦朝時的《睡虎地秦簡》中的“效律”和漢代的《上計律》。

魏晉時期的比部,獨立于財務部門,將審計功能納入其中,具體職能是進行財務審計。隋唐時期,又將比部納入刑部之下,使其帶有了司法性質,進一步提高了審計的權威性。其主要職能是:財政收支和公庫系統的審計監督。唐代時期,算是我國古代審計發展的成熟時期,審計機構的責任清晰,審計人員不斷充實,審計監督作用得到了較好的發揮。

北宋時期,設置了“鹽鐵、度之、戶部”三司,三司下又各自設置勾院,具體負責審計之職。南宋時期,出現了“審計司”、“審計院”,這是我國最早正式出現“審計”名稱的時期,在戶部下還設有磨勘司負責審計職能,審計院主要負責中央政府和部隊,而磨勘司側重于地方政府。

元代設置了御史臺主要負責中央政府的審計,在地方設置行御史臺負責地方政府審計,還在左司、六部分別設置相關機構進行審計。而明朝則設置了都察院御史對各個地區的政治經濟進行監察,兼有對倉庫錢糧進行審計之職,還設置了六科對六部進行直接監察審計。而清代則專門設置都察院對中央和地方各省進行監察審計。

3. 我國當代審計機關及職能

我國當代審計有了長足發展,中國共產黨于 1925 年設立了的審計局,主要職能是負責審查核實賬目。但到土地革命時期,將審計職能設置在財政和監察部門之下,實施具體財務監督,直到 1982 年頒布新《憲法》,規定設置審計部門和相應的職責權限,1983年國務院成立了審計署,審計署直接對總理負責,各省市縣相應成立了審計廳、局,各級審計機關直接對本級行政長官負責。1988 年國務院頒布《審計條例》,1994 年全國人大通過并頒布了《審計法》,并于 2006 年加以修訂,審計不斷得到規范,其具體職能也經歷了演變,早期我國政府審計的主要職能就是對國家政府、金融機構和企事業的財政財務收支進行監督;后來又增加了經濟責任評價的職能,審計范圍擴展到以政府官員和國有企業管理人員為對象的經濟責任審計。

(二) 權力監督理論

審計權力運行監督機制從實質上是對權力的監督,我們可以借鑒歷史中眾多的權力監督理論,來完善監督機制。在政治學中的權力是指改變個人或團體行為的能力,筆者認為權力監督則是指對這些權力的行使進行察看并加以管理。

1. 國外權力監督主要理論

國外的權力監督思想源遠流長主要有兩種權力監督理論,一種就是分權制衡理論。

早在古希臘時期,亞里士多德就在《政治學》中就提出了政體的三要素,將政體分為議事機能、行政機能和審判機能。而對于權力則不能過分集中于任何一個階級,而應該為每個階級平衡的共同掌握。在古羅馬時期,波利比阿主要強調了執政官、元老院、保民官三種權力制衡的原則,而西塞羅則在權力制衡的基礎上強調了法律的作用,他們都傳承和改進了亞氏權力監督思想。雖然以上三人的理論只是以階級為主體的分權理論,但仍然為后來的分權學說奠定了一定的基礎。17 世紀,英國哲學家約翰·洛克在《政府論》中將政府權力分為立法權、行政權和聯盟權,同時強調立法權則是地位最高的,占主導地位的,另外兩權則屬于從屬地位還應屬同一個機構,實質上是兩權分立[15].法國的孟德斯鳩在《論法的精神》中提出了“以權力制約權力”理論[16],提出了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三權分立并給予不同的機構,這三種權力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制約。而美國的托馬斯·杰斐遜認為分權制衡原則不僅要在中央機構實行,如將立法權賦予國會、行政權賦予總統、司法權賦予聯邦法院,三個機構相互獨立,還要在地方機構也實行分權,形成橫向與縱向相互交叉的分權制衡,形成較為完善的分權體系。

另一種權力監督理論是人民主權理論,即以權利制約權力。法國思想家莫耐在《反暴君論》中說,反對封建暴政,支持人民主權,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國王是人民的仆人,是人民創造了政府,而不是政府創造了人民。 而英國的洛克則強調每個人都擁有自然法,是最為基本的權利,是不可剝奪的,而政府只是人民委托的代理人,人民有權解散和重新建設政府。而盧梭則認為國家的主權屬于人民,人民的主權是不可侵犯的,人民可以監督政府和罷免官吏。雖然這兩種理論自身還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但在人民對監督政府權力這一具體方面給了我們很多的啟示。

2. 我國古代權力監督主要理論

我國封建君主專制長達二千余年,而在此期間權力監督理論也多種多樣,其中有人民監督權力理論,但大多數還是以皇權為首位的分權理論。人民監督權力理論,如西周的周公旦曾說過“人無于水監, 當于民監”,意思就是說統治者不要只在水中照影子,而是應當在民眾中去照自己的影子,去監督自己。他還提出“以德配天”、“明德慎罰”、“敬天保民”等從政理念,這種論述算是我國最早的人民監督權力的理論。而管子也提出了民眾監督統治者的思想,在《桓公問》中提出設立“嘖室之議”的納諫機構來專門聽取人們的批評并處理大家的反對意見,甚至人們還可以直接批評統治者的過錯。

但是,在整個封建社會中占主流的權力監督理論,是以皇權為核心的分權理論。其中較有特點的是秦朝的“三公”制,是在統治者掌管的前提下,將監察、行政、軍事權相分離,并相互制約,專門設立了御史大夫、丞相和太尉,分別行使三種權力之實。

而隋唐將監察機構獨立出來,強化監察權,出現了“御史臺”,可彈劾大小百官,并直接向皇帝負責。宋朝出現了“臺省互監”的制度,皇帝給尚書省增加了監督御史的權力,從而使御史臺和尚書省兩個部門可以相互監督,實為監察權和行政權相互監督。元朝時,出現了“三權并立”,分別由御史臺負責監督權、中書省負責行政權和框密院負責軍事權三權并立,但三種權力都受制于封建統治者之下。明朝將御史臺改為都察院,并設六科給事中,負責對六部官員進行監督,清朝又將六科給事中納入都察院,來具體行使監督權。

我國的整個封建設社會,在皇帝的統領下,將行政權力分為不同部門來相互約束,并實行臺諫制度來對各個行政機構來進行監督。這種制度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君權,對權力的監督起了一定的作用,對我們當前實行權力運行監控機制也有著值得借鑒的意義。

3. 我國當代權力監督主要理論

我國當代權力監督理論主要是由馬克思、列寧的權力監督思想發展而來,主要代表有毛澤東、鄧小平等權力監督思想。馬克思權力監督思想強調人民監督國家權力,認為無產階級的代議制是權力監督的根本,人民不僅要普遍參與立法,還能夠隨時撤換自己的代表和官員,而恩格斯則認為普選制和低薪制是實施權力監督的有效手段。馬克思、恩格斯還提出了黨內權力監督思想,確立了民主選舉制度,要求各級領導機構必須由民主選舉產生,選舉人若認為公職人員不滿意,可隨時撤換。創設了黨的監察委員會這一黨內監督機構,來強化對黨員和組織進行監督,同時也接受黨的代表大會和全體黨員的監督。

列寧的權力監督思想也是人民群眾監督思想為主,他認為一切權力都屬于人民,人民擁有選舉等廣泛的民主權力,所以應該讓大多數人民參加對權力管理和監督。由于當時蘇聯,工人階級是國家領導階級,因此列寧主張讓工作階級對整個國家機構進行監督。

專門建立工農檢查院,由數量眾多的工人和農民擔任中央監委,來進一步監督權力。列寧還認為應實行黨政分開,執行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結合的原則,才能有效制約權力,此外還強調要用法制和媒體來監督權力。

毛澤東的權力監督思想繼承和發揚了馬克思列寧的權力監督思想,就是人民群眾監督權力論。毛澤東認為人民是主人,黨是公仆。這種論斷在與黃炎培討論關于“周期律”的問題時,得到充分體現,對于黃炎培所說的“周期律”,即歷史上的每個朝代起初都是好的,但后來都是因為腐敗而滅亡,歷朝歷代總是要經歷這樣的周期,他希望找到跳出這個周期的新路,當時毛澤東欣然指出我們共產黨已經找到這條新路,就是要發揚民主,發揚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讓人民監督黨和政府,這樣我們黨和政府才能充滿活力,發展下去。他還強調民主集中制,以防止權力集中,更好地監督權力。毛澤東注重通過理想信念來進一步監督權力,用整頓黨風來堅定為人民服務的信念。

鄧小平的權力監督理論則在毛澤東有關思想上又有了新的發展,主要有黨內監督、群眾監督、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的監督制度,還有適度分權理論、法律和制度監督。黨內監督主要是指黨委內部的互相監督和黨的紀檢監察機構的監督。鄧小平還強調實行群眾監督制度,認為領導干部在行使權力時必須置身在廣大群眾和黨員的監督之下。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的監督則是要充分發揮政協的職能,提高民主監督的質量和效果。鄧小平還認為權力不應過分集中,提出了適度分權。他強調要發揮集體領導作用,實行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制,以達到權力制衡。要實行黨政分開以理順黨政關系,要推行簡政放權。鄧小平還指出要用法律和制度來監督權力,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能凌駕于法律之上,在十二大黨章中規定了黨必須依法活動,同年也在憲法中明確了黨不得逾越憲法和法律。

江澤民同志也非常注重權力監督,在十六大中報告中提出要“加強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建立結構合理、配置科學、程序嚴密、制約有效的權力運行機制,從決策和執行等環節加強對權力的監督,保證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真正用來為人民謀利益[17].”胡錦濤同志對權力監督制度體系建設也非常重視,在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決定中強調:“以加強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干部監督為重點,建立健全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推進權力運行程序化和公開透明[18].”習近平同志在十八屆中央紀委第二次全會上強調:“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19].”

又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上指出“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是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的根本之策。必須構建決策科學、執行堅決、監督有力的權力運行體系,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廉潔政治,努力實現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20].”習近平同志的權力監督思想為我們黨和政府的權力監督體系發展確立了目標,指明了方向。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青青青爽不卡一区二区_操婷婷色六月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_中文无码一级大片_A级毛片100部免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