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建筑企業項目的經濟效益審計問題探析
【緒論】經濟效益審計在工程項目中的應用緒論
【第一章】工程項目經濟效益審計理論概述
【第二章】JY建筑集團工程項目的基本情況和審計現狀
【第三章】工程項目經濟效益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第四章】工程項目經濟效益審計改進的對策
【參考文獻】建筑項目經濟效益審計技術探究參考文獻
1 工程項目經濟效益審計理論概述
1.1 工程項目經濟效益審計的含義
經濟效益是所有企業進行經濟活動最終追求的根本目標,一個企業之所以能夠存在并且能夠持續發展下去,實現經濟效益是它唯一的發展途徑。經濟效益主要考查的就是成本投入、成果產出之間比例關系,好的經濟效益就是力求以最少的成本投入去獲得最大的經濟成果。
建筑工程項目經濟效益審計,主要是指在國家現行會計制度、稅收法規、市場價格體系等外部因素制約下,審計人員運用審計方法,按照審計程序,依據審計標準,對建筑工程項目從投標、中標、組織項目的施工建設到最后工程項目的交付使用全過程的業務活動和管理活動進行審查。在對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進行審查時,主要審查工程項目的預算財務效益和結算財務效益,工程項目編制的財務報表,計算經濟效益評級指標,運用財務數據與指標對工程項目的盈利能力、債務清償能力等進行分析論證,從而審查建筑企業工程項目的整個財務狀況,對涉及工程項目經濟效益的所有領域進行效益分析。
對建筑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進行審計,可以發現建筑企業是施工過程中影響經濟效益的問題,從而可以幫助建筑施工企業對癥下藥,有針對性的去解決問題,從而提高整個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最終促進建筑企業更快更好地發展。
1.2 工程項目經濟效益審計的評價指標
對建筑企業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進行評價,不僅是檢驗工程項目管理者經濟責任履行情況的重要依據,更是建筑企業提高工程項目經濟效益的主要途徑。經濟效益評價指標作為審計人員依據的重要參考依據,其制定與完善都應該值得重點關注。由于我國目前對建筑行業還沒有形成統一的經濟效益評價指標體系,所以本文在參照財政部制定的《企業效益評價指標體系》的基礎上,總結出適用于建筑工程項目效益評價的主要指標?!?】
工程項目經濟效益好的標準就是質量好、工期短、投資省、造價低。建筑工程項目由于自身行業的特點,在對其進行經濟效益審計時,能夠反映其績效情況的指標主要是資本收益率、成本費用利潤率、設備利用率等評價指標。
1.3 建筑工程項目經濟效益審計的程序與主要方法
1.3.1 建筑工程項目經濟效益審計的程序
審計的程序通常包括制定審計項目的計劃、做好審計準備、實施審計活動、審計終結等四個階段,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審計實施過程。在審計實施過程中,審計人員要仔細審查被審計單位的會計憑證、財務報告,審查被審計單位的現金、有價證券、實物等,最后形成審計材料,編制好審計工作底稿。
對于建筑工程項目來說,由于工程項目具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所以要針對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開展經濟效益審計,制定審計計劃,實施審計程序。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審計主要從項目施工過程來進行劃分:
(1)前期審計 建筑工程項目的施工前期主要經濟活動有編制投標文件,對工程項目進行競標,與建設單位簽訂施工合同,施工單位將工程分包給具體的承包單位等。審計人員在這一過程要做的就是對招投標程序、工程合同簽訂的完整性與合法性、資本收益率等進行經濟效益的審計。
(2)中期審計 在建筑工程項目的施工過程中,主要的經濟活動有項目開工建設使用材料、機械、雇傭勞動力等,審計人員在這一時期的審計工作會是相當繁重,要重點審查工程項目的材料成本、人工成本、機械成本,對于整個施工過程都要全面、細致的審查。
(3)終期審計 在建筑工程項目的施工末期,主要的經濟活動就是工程項目的竣工驗收和工程結算。審計人員要做的就是對竣工驗收中的主要事項進行經濟效益評價,對于工程項目的結算要尤其重視,審計一定要準確、到位,從而有針對性地找到影響經濟效益的主要問題,最后給出具體改進的建議。
1.3.2 建筑工程項目經濟效益審計的主要方法
(1)審查復核法。通過對 JY 建筑工程項目所提供的數據資料以及審計人員通過各種方式收集到的各種資料,運用審計專業技術知識和審計經驗,將審計資料與建筑工程項目所作的會計記錄進行比較,核查其真實性、完整性、合法性以及一致性。在數據評判的基礎上,依據審計標準進行合理的推斷、驗證以及計算。最后,通過審計人員理性分析與專業比較從而得出具有根據性的審計結論。
(2)對比分析法。根據建筑工程項目各方面的審計標準,將工程項目的預算數額與實際數額從定量的方面進行數據的分析,比較前后數據的異同。在對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審計中采用對比分析法,貫穿于整個工程項目經濟效益審計的全過程。對比分析法中最常用的比率法,可以通過百分比、絕對比、相對比等重要比率。在實際的經濟效益審計中,審計人員要根據具體情況選擇一種或幾種比率方法進行審計的比較與論證。只有這樣,審計人員才能夠保證審計結果的客觀真實性。此外,審計人員在選用對比分析法時一定要正確把握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和運行規律,從而選擇最具有實用性的、最可行的對比方式。常用的方法主要有:縱向對比、橫向對比、計劃與實際對比、整體與部分對比。
(3)觀察法。審計工作人員要對被審計單位即建筑工程項目進行實地察看。觀察是審計人員利用其視覺功能檢查工程項目中的施工行為和實物資產。通過真實觀察到的資料作為最可靠的審計證據,從而來驗證工程項目的審計事項,這是在對建筑工程項目進行經濟效益審計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進行實地觀察是工程項目審計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因為審計人員要去查看工程項目完工量,就需要在施工工地的現場勘查、測量、計算,然后再與給定的工程結算書進行數據比較,從而可以發現工程項目有無虛報虛列工程量的問題。
(4)計算法。審計人員要對工程項目中的各項數據進行驗證計算。驗證計算的目的在于檢驗工程項目的各個環節的計算結果的正確性,評價工程項目提供的預算、決算資料的正確性與合理性。當計算結果與工程項目提供的數據不一樣時,審計人員要再一次驗證計算過程。此外,審計人員還要及時與工程項目的有關部門和人員進行溝通,從而可以隨時隨地的保持審計信息的完整性。
(5)追蹤法。審計人員要按照資金的流程進行審計,通過對工程建設項目的資金流轉的各個環節的全程追蹤,檢測在資金流轉過程中是否存在故意漏報、掩蓋這樣的問題,從而可以確保工程項目的建設資金可以被合理、有效、合法的使用。
在對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審計中,進行流轉資金的追蹤審計具有非常明顯的審計效果,這樣可以使得涉及經濟效益每一環節都可以被審計工作人員審計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