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是傳統的計算機專業之一,發展已有15年的時間,其理論體系、實踐體系非常成熟。所以很多高職院校都已開設,據2013年7月《安徽省高職高專教育專業情況分析報告》[1]
介紹,安徽省有73所高職院校,其開設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有52所。該專業的在校生在安徽省所有專業中排名第五,然而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普及,使得市場對計算機網絡技術人才需求出現逐年下降趨勢,且該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一般是對計算機網絡的管理和使用,使得現在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學生就業面較狹窄。因而近幾年出現就業壓力大,對口率偏低等情況。也使得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被安徽省教育廳列為需從嚴控制的專業。所以對傳統高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進行改革迫在眉睫,只有對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進行改革,才能為該專業提供更好的發展空間。
物聯網技術是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后世界信息產業發展的第三次浪潮[2-3].物聯網是在計算機互聯網的基礎上,利用智能感知、識別等技術發展起來的信息新產業。物聯網技術廣泛適用于智能交通、環境監測、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業監測、老人護理、食品溯源、敵情偵查等多個領域。在政府的大力號召下,我國的物聯網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和發展。物聯網產業正逐步成為各地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領域。因此,物聯網方面的人才需求量巨大,它為電子信息類專業人才提供了大量新的就業崗位[4].
正因為物聯網技術是計算機互聯網基礎上發展而來,所以對各高職院校培養出來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因此若將新一代物聯網技術植入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技能培養范圍內,所培養的學生完全可以從事一些物聯網應用工作,例如物聯網設備的維護、物聯網項目實施與管理、物聯網項目售后服務與維保等。這樣既能以彌補中國物聯網人才的短缺,又能彌補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學生就業面狹窄的問題。所以有必要將物聯網所涉及的領域與現在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特點相結合,對傳統高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進行改革。
二、高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改革措施
(一)調整計算機網絡專業人才培養目標[5]
目前,傳統高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面向網絡系統集成、網絡工程監理、IT產品銷售與服務的企業,以及一般企事業單位信息技術部門,在生產、管理及服務第一線從事網絡建設、管理、應用開發與技術服務工作的應用型高技能人才。因而該專業的畢業生具有計算機網絡設備配置、計算機網絡系統集成、計算機網絡安全管理和維護的基本能力,能夠從事計算機網絡布線、網絡設備安裝、調試、配置和計算機網絡安全運行管理工作,同時也可從事網頁設計與開發、網絡設備的銷售及售后服務等工作。但是不了解物聯網技術相關知識,沒有RFID、傳感器、電子“芯片”的生產、安裝、調試等工作的能力,若該專業學生畢業后從事物聯網技術相關工作崗位,需要通過繼續學習和再培訓才能適應新崗位的要求。因此我們有必有對傳統高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進行修改,適當調整專業方向,優化課程設置,增加物聯網技術相關內容,使得該專業的學生在畢業后能夠勝任物聯網技術的相關工作。
(二)增加物聯網相關技術理論課程和實訓課程
目前傳統高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開設的專業理論課程和實訓課程都和計算機網絡相關,都沒有涉及到物聯網的相關技術。所以在制定新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理論課程和實訓課程計劃時,要結合物聯網技術的特點,高職學生的學習能力,選擇性地增加物聯網相關技術課程。例如射頻識別技術、傳感器網絡基礎和無線網絡技術等課程。這樣有利于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學生掌握物聯網相關技術,能夠使高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為物聯網相關產業服務。
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是高職教育的特點和要求,因此為了滿足這一要求,就必須要加強實驗課程,同樣高職學生要想成為物聯網企業所需的人才,就必須加強物聯網技術相關實驗的操作。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可以在原先基本網絡實驗的基礎上,增加新的物聯網技術的實驗課程,而物聯網技術是個綜合性的技術,因而涉及的實驗內容眾多,考慮到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學生的能力和所掌握的知識,可以加入一些接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相關實驗內容,例如無線傳感器相關應用實驗。
(三)物聯網實驗實訓室的建設和校企合作實訓基地建設
為了提高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學生在物聯網技術方面的應用能力,加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學生在物聯網技術方面的技能培養,必須建設基于計算機網絡為基礎的物聯網專業實訓室[6].但是物聯網技術剛剛興起,很多技術還不是很成熟,因此建設一個全面的單獨的物聯網實驗室還是不切實際,因此我們可以在現有計算機網絡實驗室的基礎上,增加一些物聯網相關設備或工作臺,來滿足該專業學生在畢業后可能從事的物聯網工作,例如可以通過購買上海企想公司研發的物聯網實驗工具箱來進行物聯網技術相關實驗,這些實驗可以包括ZigBee無線傳感網實驗、藍牙無線傳感網實驗、WiFi無線傳感網實驗和RFID實驗等等。
在物聯網課程建設、物聯網實驗室建設的同時,積極與學校周邊不同的物聯網企業進行聯系,利用企業資源建設校外實訓基地。校外實訓基地的建成可以彌補學校沒有相應領域實驗室的問題,也為該專業的實訓學生提供了實訓工作場所。在校外實訓基地中物聯網企業可以針對企業具體的工作崗位為實訓學生提供各種實訓項目。依托物聯網企業創建校外實訓基地,不但能夠讓實訓學生熟悉企業的運行情況,掌握物聯網最新實用技術,而且為學生畢業后從事物聯網相關工作奠定良好的實踐基礎,同時也為物聯網企業提供了人才保障。
(四)物聯網技術師資隊伍的建設
由于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老師主要從事計算機網絡相關課程的教學工作,對于物聯網這個新生事物也不很了解。因此,加強物聯網技術師資隊伍的建設、提高教師個人物聯網技術業務水平非常重要。具體措施可以包括,定期對專業老師進行物聯網專業知識的培訓,并討論探索新課程理念下的物聯網技術教學工作,派遣專業教師到物聯網企業進行頂崗實習,從而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使其成為真正的“雙師型”教師。最后還可以聘請物聯網企業的技術人員來校承擔物聯網技術相關課程的教學工作,縮短學校和企業的距離,真正做到“走出去,引進來”.
三、結束語
當前隨著物聯網技術的普及和發展,市場對傳統高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對傳統高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進行改革迫在眉睫,只有將物聯網技術融入傳統高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教學過程中,才能為該專業提供更好的發展空間。也只有這樣,才能使得高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畢業生就業面更廣,專業更對口,提高了其競爭力。帶來了機遇和挑戰,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學,將會為彌補我們傳統公共英語教學的不足,極大地提高公共英語教學效果。作為公共英語教師,我們應把現代信息化教學合理應用到公共英語教學中,發揮信息化教學的優勢,揚長補短,更好的為教學服務。
參考文獻:
[1]張平.信息化教學在高職院校英語專業實踐性教學中的應用[J].群文天地,2011(22):131-132.
[2]李亞林.高職英語教師信息化教學團隊建設路徑分析[J].襄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13):83-86.
[3]羅子林.現代信息化教學模式的特點與發展趨勢[J].景德鎮高專學報,2001(16):34-36.
[4]范文靜.高職英語信息化教學模式的構建[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2(07):16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