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文學論文 > > 大衛·哈維的辯證烏托邦思想論述
大衛·哈維的辯證烏托邦思想論述
>2022-10-15 09:00:00


一、傳統烏托邦與空間困境

自從托馬斯·莫爾提出烏托邦概念開始,其美好圖景從未在人類生活世界中再現過,相反,一場又一場的人道浩劫與歷史悲劇一再涌現,“烏托邦沖動把現代人卷入對未來的冒險之中”。后來出現的“反烏托邦”\\(Dystopia\\)熱潮以及“烏托邦之死”,更是為烏托邦概念增添了幾分曖昧之維。有意味的是,“烏托邦”這個詞匯在形式上是一個屬于空間范疇的概念,如卡爾·曼海姆所說:“可以把空間的愿望稱作烏托邦?!?/p>

從莫爾的《烏托邦》到康帕內拉的《太陽城》,再到培根的《新大西洋島》,這些經典的“烏托邦”案例無不具備明確的空間形態。正是在此意義上,大衛·哈維\\(David Harvey\\)才會在探討空間問題時適時關注到“烏托邦”議題,使之成為反觀當代空間困境的一面“鏡子”。

揭開那些迷亂的外部表征,哈維總結道,“烏托邦”困境主要源自這樣一組悖論:即“想象”與“獨裁”的沖突,“想象力的自由運用與獨裁主義之間的辯證法”,亦是“人類事務中的一個基本困境”?!盀跬邪睢痹谙胂罅艘粋€理想城邦的同時,也把自己給孤立化了,歷史上所有的經典烏托邦空間無一例外地都是封閉性的,因此它忽略了過程與變革的辯證法。如哈維所言:“烏托邦是一個人工制造的孤島,它是一個孤立的、有條理地組織的且主要是封閉空間的系統,這個孤島的內部空間的秩序安排嚴格調節著一個穩定的、不變的社會過程?!?/p>

正是烏托邦的這種特質,使得它一再陷入歷史的各種漩渦之中,??戮驮赋鋈氨O獄的修建在空間結構上深受“烏托邦”草圖的啟發,也有人將烏托邦思想視為納粹暴行得以實現的幫兇。換句話說,在自由想象和獨裁主義之間,烏托邦始終未能找到一個理想的平衡點。更為致命的是,“烏托邦”還指向了時間意識的缺失。在諸多烏托邦空間中,為了維護穩定的和諧狀態,必須排斥“時間”的流動性,以被一個“空間樣板”所控制,大同天下,無須再“變”。就像《烏托邦》所描述的:“島上有五十四座城市,無不巨大壯麗,有共同的語言、傳統、風俗和法律。每個城市的布局也相仿,甚至在地勢許可的情況下,其外觀無甚差別?!?/p>

在這種整齊劃一的“空間”里,歷史時間被無形消解,更確切地說,這種“消解”指代的是對未來時間的遺忘。柏格森早就指出“時間”的想象能為“空間”帶來“廣度”的“綿延感”:“我們把時間投入空間,用有關廣度的字眼來表示綿延;因而陸續出現變成一根連續不斷線條或鏈環的樣子,其各部分彼此接觸而不互相滲透?!?/p>

列斐伏爾也才會提出“空間生產”理論,以此來為空間賦予更為動態的品質,哈維認為這正是列斐伏爾“堅決反對傳統的空間形式烏托邦”的緣由所在。

時間意識的缺失導致烏托邦空間自身的“辯證法”被壓抑,這也是招致烏托邦后來一再被人誤解和誤用的重要原因?!拔覀兙奂谝黄鹇裨嵋粋€神話,一個失敗的神話”,如果要為約翰·卡洛爾的這句話添加合適的注腳,“烏托邦”必然首當其沖。而之所以說它“失敗”而不是“消失”,是因為烏托邦在它的空間再現上,發生了意想不到的嬗變。借用哈維的觀點來說,烏托邦的嬗變最典型地體現在它身上千變萬化的“前綴”上,譬如“退步烏托邦”、“雅皮烏托邦”以及“私人烏托邦”等。在《希望的空間》中,哈維指出,諸如巴爾的摩那些等級化建筑和表演化建筑就是這類變形了的烏托邦,它們之所以與烏托邦發生關聯,在于這樣一組對應關系:一方面,它們具備烏托邦的外部特質,比如形式美麗、表面和諧,且帶有一定的封閉性;另一方面,它們又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烏托邦”,因為它們內化了身份歧視、社會沖突和商品拜物等有違烏托邦構想的元素。因此,劉易斯·馬林甚至直接將“烏托邦”視為某種“空間游戲”\\(spatial play\\)的表征。

二、退步烏托邦的空間倫理

為了更形象地說明這個問題,哈維重點分析了一個具體的空間形式:迪斯尼樂園,這也是馬林筆下“空間游戲”的一種。我們知道,迪斯尼之所以讓人流連忘返,在于它作為一種空間所顯現出來的快樂、和諧與無沖突氛圍,這與外面的真實世界是截然不同的。但哈維認為,迪斯尼空間也存在著這樣的問題:“迪斯尼樂園把世界各地的其他地方適當地凈化和神話化后,聚集在了這個包含多重空間秩序的純粹幻覺的地方,藉此消除真實旅行的麻煩。辯證法被壓抑,穩定性與和諧通過強大的監視和控制而得以確保。內部空間的秩序安排,再加上權力的等級形式,使沖突或越軌不可能成為社會規范。迪斯尼樂園提供了空間游戲世界的一個虛幻之旅?!?/p>

客觀地看,以“迪斯尼樂園”來說明“退步烏托邦”的問題,盡管形象,但缺乏足夠的說服力。哈維和馬林在使用這個案例時,顯然忽略了這樣一個前提:“迪斯尼樂園”和那類“去人性化”的空間并不是同一個意義上的概念。假如按照哈維和馬林這套批判邏輯的話,那么美術館、紀念堂和博物館等空間,無疑也可歸屬于“退步烏托邦”的陣營,同樣都必須予以批判。因此,必須對哈維的觀點進行補正。與其說擔心的是具體的“迪斯尼樂園”,倒不如說擔心的是“退步烏托邦”的倫理趨向,即“無痛倫理”。什么是“無痛倫理”?概括說來,它意味著不擔當,意味著安于現狀,意味著對真實和歷史的逃避。用一個語詞來形容,那就是“平庸”。唯有參照這種理解,哈維對“迪斯尼”的擔心才能得以成立。

這便引出了背后的困擾所在:假若人類耽于烏托邦的美麗藍圖之境,排斥任何的痛苦與擔當,不思創新與改變,那么它最終將難免淪為某種去人性化的空間。但與此同時,也可以肯定的是,將現實空間的殘缺歸結為“烏托邦”的失敗,這不僅邏輯不通,而且也是對“烏托邦”一詞的不公。曼海姆就曾嚴肅地指出,我們不能把每一種與直接環境不一致的和超越它的思想狀況都看作是烏托邦,更不能將所有挑戰既有社會規則的嘗試都視為烏托邦,必須要將所謂的“意識形態”\\(偽烏托邦\\)和“烏托邦”區分開來,因為這兩個概念有著諸多相似之處,它們不易區分,時常被人混淆。在曼海姆看來,兩者雖然都具有超越性,但“烏托邦”是一種在當時“原則上不能實現的思想”;相反,“意識形態”總是在尋求即時實現的方式。在此基礎上,曼海姆指出了兩者最為重要的區別:“那些后來證明只是歪曲地說明過去或潛在的社會秩序的思想,就是意識形態,而那些在后來的社會秩序中得以恰當實現的思想則是相對的烏托邦?!?/p>

顯然,“歪曲”與“恰當”兩個語詞已經形象地傳達出了曼海姆的倫理立場。從這個意義上看,將納粹等極權主義等同為烏托邦之產物的說法,無疑是荒謬的。拉塞爾·雅各比便對此深信不疑:“納粹對種族純粹性、戰爭和國家的全神貫注與經典的烏托邦主題毫無共同之處?!?/p>

哲學家艾倫·布魯姆更是直接說:“烏托邦思想是我們必須要玩的一把火,因為它是我們認識自己的唯一途徑?!币驗椤耙粋€沒有烏托邦的社會是一個消極的社會,并不是一個真正的人類社會”。凡此種種,無不向我們顯示了烏托邦的經典價值所在。

一方面是“退步烏托邦”的墮落,一方面是“烏托邦”的不可或缺,面對這種兩難之境,我們該何去何從?對此,哈維一針見血地指出,烏托邦雖然是以空間形式再現的,但真正的烏托邦卻是永遠都不可能實現的,“理想國烏托邦的神話,讓人憧憬,卻絕不可能實現”。就像“烏托邦”一詞的原初本義一樣:由“u”\\(無\\)和“topos”\\(場所\\)組合而成,意為“無場所”或者“沒有的地方”,也就是“烏有之鄉”,因此珀蒂菲斯才會認為:“所有的烏托邦都是一個沒有結果的夢”。而前文提到的“退步烏托邦”卻都是明確存在的空間,雖然與烏托邦有曖昧之緣,但其依然不能算作真正的“烏托邦”。

唯有從此種語境出發,我們才能更好地理解哈維的“辯證烏托邦”理想\\(Dialectical utopian-ism\\)。顯然,這里的“辯證”二字就已經向我們暗示了其與眾不同的特性。那么,這種特性又究竟體現在哪些地方呢?對此,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來進行分析:

首先,它為傳統“烏托邦”賦予了一個新的“辯證法”,以避免被各種來歷不明的空間所利用。在哈維看來,“退步烏托邦”困境的背后,彰顯了人類世界中一個極不合理的認識論,即“非此即彼”\\(either-or\\):要么讓“空間”處于徹底的神秘狀態之中,成為“時間”的陪襯;要么將“空間”變成“去人性化”的存在,無視“時間”的流動。哈維希望人們能夠從這種清高的“非此即彼”中擺脫出來,從而走向開放型的“既又”\\(both-and\\),它是一種溫和但孕育了更多希望的辯證法。在這種包容性辯證法指引下,那些等級化的建筑空間和破壞化的自然世界才能引起人們的重視,修復才得以可能。

其次,哈維的“辯證烏托邦”理想非常注重“過程”的哲學,我們當然也可以將這個“過程”視為“時間”的替身。而這種對于“過程”的重視,源于哈維從懷特海的文本中所得到的重要啟示。在《過程與實在》一書中,懷特海提出了著名的“過程二分法”:“過程有兩種類型:宏觀過程和微觀過程。宏觀過程是從已獲得的現實性向獲得之中的現實性的轉化;而微觀過程是各種條件的變化,這些條件純粹是實在的,已進入確定的現實性之中。前一過程造成了從‘現實的’到‘純粹實在的’轉化;后一過程造成了從實在的到現實的增長。前一過程是直接生效的,后一過程是目的論的。未來是純粹實在的,沒有成為現實;而過去是由諸現實性所組成的一個聯結?!?/p>

從懷特海這里來看,前文分析到的烏托邦之空間困境,很大程度上在于其只注重“宏觀過程”而忽視了“微觀過程”,“辯證烏托邦”的意義正在于對這兩種“過程”的兼顧。換句話說,在強調烏托邦的“空間”形式之外,還應同時注入“過程與時間”的想象,“時—空”結合方能為“烏托邦”賦予更為人性化的品質。用懷特海的話來說,“時間”可以為空間帶來“綿延”感,增強空間的“彈性”。這也正是“烏托邦”的真正意義所在:穿行在時間之流中,守護著希望與夢想,讓人類永遠感受到“在路上”的鄉愁式浪漫。

因此,哈維的“辯證烏托邦”其實也是對其思想導師列斐伏爾的某種修正。后者因為過于強調“空間”的生產政治學,以至于忽略了“時間”的存在價值,“他\\(列斐伏爾\\)拒絕面對這個根本問題:實現一個空間就是實施一種屬于獨裁主義的封閉行為”。與此不同的是,哈維在對“空間”進行了大量討論之后,仍然不忘“時間”的重要性,出于這樣一種事實:任何時候,“空間”與“時間”不能相脫離,一旦兩者陷入孤立的境地,便會出現各種意想不到的問題。就像神學家保羅·蒂利希所說的:“時空相互依賴,我們只有通過空間才能度量時間,也只有在時間中才能度量空間?!薄疤一ㄔ础彪m好,但若是千年不變,永遠封閉隔絕,終究也會讓人感覺無趣。

三、從“烏托邦”到“異托邦”

在《希望的空間》中,哈維認為??碌摹爱愅邪睢盶\(heterotopias\\)是回應空間烏托邦困境的一次重要嘗試。這個概念首次于1967年提出,??略诎屠枰患医ㄖ芯繒e辦的聚會上,發表了題為《異質空間》\\(Of Other Space\\)的演講,但直到1984年??氯ナ乐?這篇演講才以單篇論文的形式發表。何為“異托邦”?作為一個術語,“heterotopia”最早應用于醫學,解釋為人體器官的 “異位”;而從詞源上看,“heterotopias”則源自古希臘語,“hetero”意為“其他的”、“不同的”,“topia”意為“地點”或“空間”,因此可將該詞直接譯作“差異地點”或“另類空間”。由此,“異托邦”指代的首先便是那些現實存在的地理空間,但與作為主流社會想象樣板的烏托邦空間不同,“異托邦”空間是異質的、非主流的。蘇賈將??碌摹爱愅邪睢毙稳轂椤罢嬲牡胤健?“??聦⑦@些‘真正的地方’與烏托邦‘基本非真實的空間’進行對比,將社會表述為不是‘一種完美的形式’,就是某種‘倒置的形式’?!?/p>

換句話說,“烏托邦”因為沉湎于它的虛構理念,進而忽略了現實空間所存在的諸多問題,而這些問題在人類生活世界里又是真切存在的。如有學者所言:“經典烏托邦總是考慮社會改造的大規模變革、‘一攬子計劃’,而不是分行業和專業的細論?!?/p>

所以哈維才指出,傳統烏托邦會先天性地排除那些于己不利的元素:“莫爾的目標就是社會和諧與穩定。為了這個目標,他排除了具有潛在破壞性的社會力量?!?/p>

從這個意義上說,盡管烏托邦面向的是一個開放性的未來世界,但這個概念本身卻具有一定的“僵化性”。

與此不同,“異托邦”具有較大的開放性,它所關注的空間甚至包括那些骯臟、庸俗以及陰暗的空間,比如??滤治鲞^的瘋人院、墳墓、愚人船、監獄等。因為??孪嘈?這些空間并不是孤立于社會之外的,相反,是人類世界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與我們每個人的命運息息相關。為了說明這個問題,??律踔疗さ嘏e出了“妓院”這個空間案例,在他看來,“城市里的男人在妓院中碰面,他們因為經歷了同一個女人而彼此相連,相同的疾病和傳染病在他們身上流轉”?!拔覀兩钤谝幌盗嘘P系集結的內部之中,這些關系確定了一些相互間不能削減且完全不可重疊的位置”,在這些“異質空間”中,不僅可以看到歷史文明的其他面向,也能透過這些空間反觀自己的“所在”和“所為”。對此,哈維表示認同:“??率刮覀兇_信,存在著大量的空間,在其中,‘他性’、變易性和替代方案可以不被當作純粹虛構事物來研究,而是通過對已經存在的社會過程的聯系來研究?!?/p>

因此,??虏艜岬健扮R子”的隱喻;“異托邦”就像一面鏡子,在鏡子中,“我看到自己在那兒,但那兒卻沒有我,在一個展現于外表之下的虛擬空間中,我在我并不在的那兒,一種陰影給我帶來自己的可見性”。茲以日裔英籍小說家石黑一雄的《別讓我走》中的這段文字為例:

金斯費爾德沒有太多的平整地面。廣場是一個顯而易見的聚會地點,建筑物后面的那幾塊地更像是荒地。最大的一塊捐獻者們叫它為“野地”,那是一塊長方形的地方,長滿了雜草和野薊,用鐵絲網圍著?!斁璜I者焦躁不安、需要走動一下平靜下來的時候,那里仍然是他們會去的地方。

正如文中出現的這個“空間”,在一般人看來,它是“荒地”、“野地”,但對“捐獻者”來說,它卻是心靈撫慰的重要場所。日本作家佐藤春夫同樣也描述過某個荒僻落后的“空間”所具備的品質:仔細一想,在我們所居住的東京附近竟有如此荒僻閉塞的鄉村,這真是不可思議的事。其實我當初偶然發現這么一個地方的時候,也著實吃了一驚:那時我坐在顛簸而行的公共馬車上,兩眼望著路旁的田地、水塘、橋、樹林、桑地、栽有雜樹的丘陵以及長有桃樹、梨樹的果園,忽然,我的眼前展現出這塊天地,引起了我的驚異。不過仔細一想,正是因為毗鄰著大城市,反而會出現這樣的地區。這是發人玩味的事,也是令人尋思的事。

從這類空間的特質中可以得知,“異托邦”并非只是針對“烏托邦”所做的一番無聊“解構”,遠比這更重要的是由其所倡導的對日常生活空間的重視。正是有鑒于此,哈維才開始意識到“場所精神”\\(genius loci\\)的重要性,其背后連接的同樣是對那些現實與具體空間情境的關注。

“場所精神”的概念創自挪威著名建筑師諾伯舒茲,專門用來研究建筑空間的相關問題。而哈維則將其放大,指出“場所精神”對于思考當代諸多空間困境有著極重要的啟示意義。這個詞語最初源自古羅馬的信仰,意指每一獨立物體都有自己的靈魂,這種靈魂賦予人和場所以生命。通過這個比喻暗示了一個道理:任何“空間”都有屬于它自己的位置和意義,不應有等級之分。笛卡爾說:“當我們說一件事物是‘在’一個特殊的場所中存在時,我們的意思只是說,它對一些別的物體來說占有明確的位置?!??!爸T空間乃是從諸位置那 里 而 不 是 從 ‘這 個’空 間 那 里 獲 得 其 本 質的”,即是說,“空間”的意義并不囿于其自身的形式之內,而在于其為人類所帶來的“場所感”。

這種“場所感”的目的是讓人感覺到存在的真實,感覺到精神的安居。哈維說:“地方被建構和體驗為物質的、生態的人造物,以及復雜的社會關系網絡。它們是想象、信仰、渴望、欲望的焦點。它們是話語活動的熱切焦點,充滿了象征的和再現的意義,并且是制度化的社會和政治經濟權力的獨特產物?!焙翢o疑問,這是傳統烏托邦空間所忽略的部分。

四、“場所精神”的詩性暢想

然而,正如哈維所批評的那樣,??碌摹爱愅邪睢彪m是“場所精神”的一種嘗試,也帶來了重要的意義。但這個概念由??滤撟?其意義建構很大程度上源于理論話語和語言張力的邏輯圓場:“‘異托邦’是完全從話語和語言方面來考慮的?!蓖瑫r,“異托邦”也有意回避著主流空間形態的諸多問題,而過于沉溺在異質空間的價值闡發之中。更為糟糕的是,其先天預設了這樣一個前提:即所有發生在異質空間中的事情似乎都是合理的。這個前提不僅偏激,而且充滿著危險。

那么,哈維又是如何看待“場所精神”的呢?帶著這個問題,他首先以海德格爾的思想文本作為考察起點,在后者看來,現代人的“存在”之根基已經被科學技術和工具理性沖擊得支離破碎,“漂泊”、“游離”與“居無定所”成為時代的主旋律,“時空壓縮”主宰著一切:時間和空間中的一切距離都在縮小?!藗冊谧疃虝r間內走過了最漫長的路程。人類把最大的距離拋在后面,從而以最小的距離把一切都帶到自己面前。不過,這種對一切距離的匆忙消除并不帶來任何切近;因為切近并不在于距離的微小?!磺卸急粵_入這種千篇一律的無距離狀態之中,都攪在一起了。

為了重建根基,海德格爾提出要在“筑”和“居”之間形成一種良性互動,使人們最終得以重返“大地”。哈維認為,“筑”和“居”的提出,實質就是轉向具體空間回到“場所”的某種體現。然而,海德格爾的問題在于其思想太過于“形而上”,雖倡導“場所”的“筑居思”,但在實際論述過程中卻依然缺乏具體空間案例的呈現。哈維也發現了這個問題:“海德格爾的論點也存在某些難題。像多數大哲學家一樣,他的建議依然保留了特別的曖昧性,所以,他的評論者往往在解釋他的可能意思時大做文章?!?/p>

企圖從海德格爾那里獲得“場所精神”的真正路標,注定也是不夠現實的。

相比之下,哈維認為巴什拉的立場要真誠得多。在《空間的詩學》中,巴什拉同樣也轉向了對具體場所的評查,但與??潞秃5赂駹柌煌氖?巴什拉以一種充滿“詩性想象”的精神來觀看微觀、日常之“場所”,比如“家宅”、“抽屜”、“鳥巢”、“角落”、“貝殼”等。他采取了空間現象學的方法以及詩歌般的語段,帶領人們重新進入那些司空見慣的空間之中,去“尋找最初的殼”,發現蘊含于其中的夢想和幸福,發現被遺忘許久的品質。用??碌脑拋碚f:“巴什拉的偉大作品與現象學式的描述教導我們:我們并非生活在一個均質的和空洞的空間中,相反的,卻生活在全然地浸淫著品質與奇想的世界里?!?/p>

顯然,巴什拉的目的是要為“空間”注入“想象”和“詩學”的品質,以對那些主導歷史的傳統空間觀\\(要么將空間視為中性的,要么將空間視為工具的\\)形成力道十足的“回擊”。這些空間品質同樣也是哈維一再提到的“隱蔽地帶”:“在有關空間與時間常識的和表面上‘天然的’觀念的外表之下,存在著模棱兩可、相互矛盾和沖突的各種隱蔽地帶?!?/p>

正如著名導演費里尼所回憶的,未曾料到,那些曾經旅途中毫不起眼的“場所”\\(鄉村、城鎮、山谷等\\),最后卻給他的電影帶來了非同一般的想象。因此哈維認為,如果人類走出教條般的空間感覺,意識到空間的“在場”,進而自覺發現和進入空間的“隱蔽地帶”,就能明白其與人類生活的真正交集,也可以更好地利用與理解空間。所以,“場所精神”并非哈維個人主觀建構出來的一個概念,而是在充分融合了海德格爾、??乱约鞍褪怖热说乃枷脒z產之后,結合其“辯證烏托邦”精神來審思傳統烏托邦空間某些未盡之處的“再闡釋”。概括來說,哈維倡導的“場所精神”的獨特性主要體現為如下兩個方面:其一,主張人們應從“歷史—時間”的膜拜之夢中抽離出來,以社會過程和人情溫度去注視身邊的“空間”,因為它是“人”的存在之所,就像諾伯舒茲提到的那樣,人類的生活世界源自具觀的空間現象,比如石頭、建筑、道路以及自然界,它們都承載著無形的形象,即人類感覺,這些“既有的”東西也是我們存在的一種“內涵”。其二,它在“空間”的社會屬性之外,還重點突出了空間感受的日?;图毠澔?以具體“場所”來反觀人類文明的演進路徑,從大而無當的“理論性感知”向細膩真切的“日常性感知”復歸,因為“駐足于日常經驗的世俗性更能體現人性的本真狀態”,這恰恰彌補了經典烏托邦空間的某些不足之處。

隨著全球化和現代性的逐步深入,愈來愈多的“空間困境”勢必將會在我們所生活的這個現代世界中陸續顯現。當人們沉湎于未來烏托邦生活的理想之境時,哈維對烏托邦空間的批判和對場所精神“不合時宜”的審思,無疑具有現實意義及啟示價值,它也為反思空間問題提供了別具一格的倫理基點,尤其值得我們認真關注。

參考文獻:

[1] \\(美\\)馬泰·卡林內斯庫.現代性的五副面孔[M].顧愛彬,李瑞華,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74.
[2] \\(美\\)拉塞爾·雅各比.烏托邦之死[M].姚建彬,譯.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3] \\(德\\)卡爾·曼海姆.意識形態與烏托邦[M].黎鳴,李書崇,譯.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1.
[4] \\(美\\)大衛·哈維.希望的空間[M].胡大平,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
[5] \\(英\\)托馬斯·莫爾.烏托邦[M].戴鎦齡,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50.
[6] \\(法\\)柏格森.時間與自由意志[M].吳士棟,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9:68.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青青青爽不卡一区二区_操婷婷色六月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_中文无码一级大片_A级毛片100部免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