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福田繁雄 創意 平面作品。
福田繁雄具有超強的圖形語言駕馭能力,他對異質同構、視錯覺等理念的運用,使其海報作品在圖形創意設計方面以簡潔而又奇思妙想的圖形為信息傳遞的媒介,是對傳統圖形表現形式的創新應用,其作品反映出了他高深的藝術魅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美學價值。
一、福田繁雄平面設計創作的背景。
二十世紀初設計的趨勢主要是以新藝術運動與裝飾主義這兩種設計風格并存,在平面設計作品上,平面性和裝飾性的設計表現手法被普遍應用到設計的方方面面。自20世紀中后期開始,隨著歐洲工業革命的蓬勃發展,工業生產量大大增加,但工業生產只注重效益的生產方式卻丟失了產品的審美性設計,從而沒有同時兼顧人們的心理需求,怎么樣能把設計和技術很好的結合,成為設計界深思的問題,致使了一場關于設計領域必然的革命。工業革命以后,從事各種勞動的社會階級被劃分,造成制造業與銷售業的分離,由此設計和制造相互區分,設計便得到相對獨立的地位。在這一時期,德國包豪斯主義開始被大家所關注,它提倡藝術要與技術相結合,認為設計的最首要目的不是產品而是人,必須要根據自然準則和客觀的因素來進行制造,所以將一種裝飾性的符號語言融合到廣告設計的變革開始出現在設計領域,稱為后現代主義風格。
“二戰”后,世界面臨著重新構建的命運,日本也離不開這種迫在眉睫的現狀,為了提高國家的經濟實力,因此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日本政府在國內開始提倡并鼓勵新興產品生產并且大力發展設計技術。之后在歐美等西方國家的思想沖擊影響下,憑借與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等戰勝國經濟技術發達國家發展的良好關系,致力于學習西方現代藝術與現代設計,為了使日本本國的設計得到更好的發展,進而邀請在歐美等國家有名的大師進行講座與設計理論、知識的傳授,定期承辦歐美設計展覽,由此日本的平面廣告設計越來越單一的成為推動與促進日本經濟方面的任務,所以設計便成為日本經濟在國內外市場等世界范圍爭相競爭的優勢。自二十世紀中期以后,西方現代設計思潮與日本傳統審美觀念產生了激烈碰撞,在這種碰撞下日本設計由此迎來了轉型期,從而開始逐步脫離西方設計的影響與干預。例如招貼設計,仍舊保持著其平淡溫和的設計風格,這與日本的傳統文化有著重要的關系。由于日本一直信奉和遵從神道的傳統信念以及對自然的尊崇,進而促成了日本這個民族追崇自然的特性,這也與日本獨特的地理條件和歷史有不可分開的關聯,佛學禪宗講究“靜、空、虛、靈”,由于對禪學的信仰,使日本人崇尚純粹、質樸的美。通過這些思想影響,日本的設計擁有了屬于自己獨特的美學傳統,即重視細節,自然、講究純粹質樸、簡約、實用。在這一階段,福田繁雄的設計之路剛剛進入軌道,國際上對日本設計的認可也成為了日后福田繁雄設計道路的基石。20世紀80年代,現代設計真正進入了一個設計風格多元化的時代,各種設計風格并存,呈現出多元化、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景象,福田繁雄的風格確立,作品也更加具有突出效果的幽默感,引人入勝,確立了一種平易近人的藝術語言。
二、福田繁雄作品中的創意與表現分析。
(一)矛盾空間圖形的運用。
我們從福田繁雄作品中,可以看到許多的圖形創作都是運用矛盾空間的表現形式,他能夠巧妙利用錯視原理,將可以在平面的二維空間里存在,但卻難以在真實的三維空間中存在的圖形巧妙地結合,將這種視覺原理產生的圖形與作品主題緊緊結合,以超現實的表現手法進行區別往常的創造,創造出神秘而不可思議的視覺世界,讓觀者更能夠在趣味中體會作者的創作意圖。
福田繁雄把矛盾空間的表現形式作為圖形創意的造型方法,其拓展了創意圖形的多種手法,為作品增添內涵,這種形式表現體現的是有違普遍事物規律的反邏輯原理,它所傳遞出的感受是真假難辨、脫離現實的意境。合理利用存在空間矛盾關系的圖形,能夠創造出賦有視覺沖擊力和藝術感染力的平面設計作品,使畫面更加令人著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