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的發展歷程中,在探尋客觀規律及事物起源的過程中,就已經展現出了彼此協作的優勢,在中職教育的發展中,計算機已經成為一項非?;A性的教學課程,如果將分組協作的學習方式運用到計算機教學的過程中,將學生分為團隊和小組,讓其以相互協作的方式進行計算機技術的學習,可以顯著的提高計算機教育的教學質量。
一、分組協作式教學方式的概述
分組協作式教學方式,顧名思義,就是要將學生分為小組或者是學習團隊,以這樣的方式來組織學生完成教學任務,這種分組形式更多的是一種組織形式。在教學活動中的分組,要綜合考慮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以及學生的組織能力等等[1].分組協作式的學習方式最關鍵的一個方面是將學生進行科學分組,這種科學的分組形式是分組協作式教學中的精髓所在。分組協作式教學將學生之間分成學習小組,并且組織各個成員間一起配合溝通,一起去完成學習任務,并且讓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保證教學質量,全面提升教學質量,最終達到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
二、分組協作式教學方式在中職院校計算機教學中的必要性
中職院校教育已經成為培養我國經濟建設中實用性人才一種關鍵的教育形式,為我國社會的發展貢獻著巨大的力量。中職教育中的計算機教學與高校中的教學有所不同,中職院校中的計算機教學重在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要求學生能夠將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操作中。一直以來,如何提升中職教育中計算機教學的教學質量,是中職教育中重點研究的內容,希望能夠創造出創新型、實用型的教學方法[2].計算機的學習最關鍵的環節還是實際應用的能力,分組協作式教學方法作為一種可行的教學手段,被應用于中職計算機教學中。
三、分組協作式教學方法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
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的變革,這個社會對于教育的目的都有了新的見解,傳統的教育形式一直局限于向學生灌輸理論知識,而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卻一直沒有得到重視?,F在的教育改革已經逐漸的認識到傳統教育的局限性,在改革的進程中已經在盡量的去彌補傳統教學方式留下的空洞。經過改革的教學方式已經從理論教學逐漸的向實踐能力的培養過度,更加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的培養。
1.學生分組的應用。在學生分組的這一項工作中,有一系列的準備工作要做,首先,計算機教師要掌握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興趣以及學習基礎等內容,具體可以通過檢測調研等形式進行了解。在經過了解之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出表格,并根據此表格充分的分析學生的綜合能力;其次,教師要遵循兼容包并、以強扶弱的原則,將優秀的學生和綜合能力較差的學生放在一組,將綜合能力強的學生擬定為小組組長,組織、幫助其他學生一起學習、成長,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可以得到幫助,最終追趕課堂學習內容,而學習能力本身較強的學生,還可以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來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并且最終可以提高其團隊合作能力[3].分組協作方式可以滿足這種教育形式的需求,在很大的程度上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
2.教師要及時督導學生的分組情況。在計算機分組協作式教學的方式中,教師要將學生立于教育的主體地位,但是這不代表教師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完全放任學生自己管理,教師要依舊保持教師的督導作用,不能松懈。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教師要選擇切合實際情況的教學任務,并制定詳細可行的教學模塊,分配給各個小組,作為學生分組協作式學習的一種理論督導和支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要進行實時的觀察,對學生出現的問題做出及時的解決。
四、分組協作式教學對于中職院校計算機教學的重要意義
1.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大力推廣分組協作式教學方法,可以使得那些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在學習課堂知識之后,有一個平臺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發展自己的課外學習。而那些學習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可以通過這樣的形式,獲得其他學生的幫助,彌補在課堂上沒有及時吸收的知識。這種形式的教學還可以幫助學生團結互助,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2.提升教學質量水平。傳統的教學形式,沒有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提出的教學任務也是不分伯仲,這種形式,忽視了學生對于知識的接受能力,不利于教學效果的提升[4].分組教學法是根據學生自身學習能力的不同而制定的學習方法,這種教學方法具有現實的針對性,并且符合中國國情和素質教育的要求,推進了教育的發展步伐。
3.增強學生團結互助的能力。這種小組式學習方式,組長可以作為代表在各個組之間進行交流,而小組成員內部也可以互幫互助,一起進步提升,并且,形成良性競爭機制,使學生培養良好的團結互助的協作能力。
五、總結
可以看出,分組協作式教學符合我國素質教育發展的要求,并且可以提升計算機教學的質量和效果。這種教學方式,不僅提升了學生學習的能力,還能夠培養學生的組織以及團結協作能力,最終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必須重視這種分組教學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改變以往的教師作為教學主體的教學形式,在中職計算機教育中,將學生作為教育的主體,不僅要將理論知識傳授于學生,還要真正的提升他們的實踐能力,最終將其培養為符合社會經濟建設的綜合素質型人才,為祖國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高立靜。計算機教學中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J].2008(4)。
[2]鄭壽樂。中職教育中計算機網絡化教學模式探究??平涛膮R[J].2014(9)。
[3]許淑華。在計算機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中國校外教育(理論)[J].2010(12)。
[4]桂新田。解析分組協作式學習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J] .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