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秀色可餐內衣招貼設計研究
【引言 第一章】秀色可餐內衣招貼的研究基礎
【第二章】秀色可餐內衣招貼的設計定位
【第三章】秀色可餐內衣招貼的創作表現
【結論/參考文獻】內衣招貼設計的理念與手法研究結論與參考文獻
結 論
秀色可餐內衣品牌推廣招貼運用可餐而且秀色的蔬菜、水果與內衣進行組合,運用擬人的表現手法展現品牌內涵。打破了目前以內衣模特展示為主導的廣告形式。
在設計創意中特別針對目前中國內衣廣告市場中存在的弊端及發展趨勢,探索創作理念和表現方法。通過借鑒經典招貼設計,對秀色可餐內衣招貼設計的表現方法進行定位,形成了幽默、夸張的敘述方式,美觀兼具健康的產品特征。在設計過程中結合主題選取適當的蔬果形象,挖掘其天然形態特征與產品功能、特征的內在關聯。通過設計組合對視覺形象再加工,讓蔬果開口說話,為內衣做代言。文案設計從女性視角出發,把握女性心理特征,體現女性對形體、生活、健康、快樂以及美的要求,用語含蓄生動,以語言暗示引發受眾展開聯想。畫面組織結構簡潔,背景大量留白,以小的輔助圖形構建畫面場景與情節。同時以高純度、高對比的色彩設計營造出健康、樂觀、靚麗的視覺氛圍。
總之,招貼設計在形式上追求時尚,主題上追求新穎之外,建立和諧、健康的視覺環境成為了社會對視覺設計的新要求。本設計在表現手法和思維創新上還存在局限性,預期在今后的工作學習中能夠將研究進展到一個新的層次。
參考文獻:
[1] 司娟。 夸張表現手法在廣告招貼設計中的合理應用。 大家, 2010: 05
[2] 余謀昌。 生態哲學。 西安: 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3] 彭吉象。 藝術概論。 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4
[4] 王彬。 招貼設計的創意思維。 科技視野, 2007
[5] 高鐵。 談創意色彩在設計中的應用 . 藝術與設計 ( 理論), 2011: 03
[6] 原研哉。 設計中的設計。 濟南: 山東人民出版社, 2006
[7] 李國華。 什么是簡約主義。 北京: 航空工業出版社, 2002
[8] 李欣。 招貼設計中的視覺符號傳達。 新課程學習, 2010: 10
[9] 蘭蔚平。 淺析招貼設計理念的創新。 文化創意產業, 2012: 10
[10] 袁博。 色彩的心理因素。 數字生活, 2008: 07
[11] 陳晨。 色彩語義在招貼畫面中的運用。 大眾文藝, 2010
[12] 宋霞。 招貼設計中的版式研究。 藝海, 2008
[13] 裴靈。 招貼廣告中版式設計的簡約合宜。 新聞界, 2007
[14] 陳瑩。 藝術設計創造性思維訓練。 北京: 中國紡織出版社, 2010: 03
[15] 賈麗麗。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創意與表現手法上的應用。 包裝工程, 2010: 04
[16] 王令中。 視覺藝術心理學。 北京: 人民美術出版社, 2005: 08
[17] 霍楷。 平面設計的視覺語言研究。 包裝世界, 2011: 02
[18] 王敏。 論海報視覺語言的東方元素和西方形式。 湖北美術學院, 2007
[19] 陸天奕。 論平面設計中同構圖形的審美特征。 包裝工程, 2009: 10
[20] 李和暢。 平面設計的意境創構研究。 開封: 河南大學, 2006: 11
[21] 楊為渝, 周靖明。 圖形創意。 四川: 重慶大學出版社, 2002
[22] 滕學祥。 招貼廣告。 濟南: 山東美術出版社, 2004
[23] 譚音, 泛克。 平面廣告150年。 長沙: 湖南美術出版社, 1999
[24] 大智浩, 佐口七郎。 設計概論。 杭州: 浙江人民美術出版, 1991
[25] 日野永一。 設計。 武漢: 湖北美術出版社, 1988
[26] 鄭斌。 設計教育與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裝飾, 2002
[27] 羅潤來。 圖形視覺悖異傳達與逆向思維。 裝飾, 2002
[28] 李硯祖。 視覺傳達設計的歷史與關學。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0
[29] 季陽。 平面廣告藝術。 浙江美術學院出版社, 1996
[30] 王亞非。 招貼設計基礎。 沈陽: 遼寧美術出版社, 2008
[31] Corey F. Hryc. Near-Atomic-Resolution Cryo-EM for Molecular.Virology, 2011
[32] Malcolm Innes. Lighting for Interior Design. Laurence King, 2012: 08
[33] HIGHTONE. TOP Graphic Design Series-Brochure & Layout . Long Sea, 2012: 05
[34] Jacqueline de Bourgoing.CALENDAR: MEASURING TIME.Thames Hudson, 2001: 10
[35] Robin Landa. Graphic Design Solutions. Publisher: Wadworth; Fourth edition, 2010: 02
[36] Drew Plunkett.Olga Reid .Detail in Contemporary Retail Design. Thames&Hudson, 2012: 02
[37] Risebero.B.Modern Architecture and Desigen,An alternative History .The MIT Press, 1991
[38] HIGHTONE. TOP Graphic Design Series-Brochure & Layout . Long Sea, 2012: 05
[39] Viction Workshop. Design ? Play. Victionary, 2009: 03
[40] 斯圖爾特, 霍爾。 表征。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03
[41] (美)米爾曼編著, 胡藍云譯。 平面設計法則。 北京: 中國青年出版社, 2009
[42] (美)約翰·福斯特。 譯者: 梵非等。 21 世紀大師級招貼設計。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2007
[43] (美)詹姆斯·埃爾金斯著。 雷鑫譯。 視覺研究。 江蘇: 江蘇美術出版社, 2010
[44] (日)福田繁雄。 設計創想圖形意味。 四川: 四川美術出版社, 2004
[45] (美)米爾曼編著, 胡藍云譯。 平面設計法則。 北京: 中國青年出版社, 2009
[46] (日)白石和也。 視覺傳達設計史。 北京: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0
[47] 巴爾特。 符號帝國。 北京: 商務印書館, 1994
[48] 萊恩拉塞爾。 廣告學。 宋學寶, 翟艷玲譯。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3
[49] 約翰·伊頓, 曾雪梅等譯。 造型與形式構成。 天津: 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1990
[50] Wheeler. Designing Brand Identity: An Essential Guide for the Whole Branding Team,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