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手持移動設備界面設計中設計模式思想的應用
【第一章】移動設備界面設計問題研究緒論
【第二章】界面設計框架的理論基礎
【第三章】手持移動設備界面設計框架
【4.1 4.2】模式的編目方式與格式規范研究
【4.3】界面設計模式的建立
【4.4 - 4.6】模式的檢索流程與模式的修改
【第五章】水下數碼相機界面設計實踐
【總結/參考文獻】手持設備界面優化設計研究總結與參考文獻
第 5 章 設計實踐
為了驗證上文中歸納的界面設計框架和模式理論的價值,本章以水下數碼相機這種產品為設計對象,基于本文附錄所列舉的模式庫,對其進行界面設計。
5.1 設計目標分析
根據本文在 3.2 一節中歸納出的問題導向框架,首先應確定該產品要解決何種問題。
本設計針對的用戶群體是在近海等淺水區域進行休閑潛水的人,設計目標是幫助這類潛水者方便可靠地拍攝水下風光,滿足他們記錄美景的休閑娛樂需求。能夠滿足該目標的產品形式為具有水下拍攝功能的數碼相機類產品。根據本研究對手持移動設備用戶目標的劃分,該產品應滿足兩大用戶目標:
(1) 休閑娛樂目標
(2) 信息記錄目標
明確用戶目標后,即可根據模式與用戶目標的匹配程度篩選模式。通過查閱表 14,可知與上述兩項目標匹配度高的模式有:
界面自定義
單手操作適配
類比搖桿
從環境獲取輸入
預覽
沉浸式界面
多手指操作
工具欄
這些模式將作為重點候選模式,帶入到下一階段的篩選步驟中。
5.2 用戶活動分析
確定用戶目標后,則開始分析如何通過設計來滿足這些目標,并根據用戶活動和任務篩選模式。
與智能手機等可以支持多種用戶活動的產品不同,該水下數碼相機屬于功能高度專一的產品,僅支持拍攝照片這種活動,因此,從表 15 中選出相應的用戶活動,查看其具體包含的操作任務及對應的常用設計模式,如下表所示:
需要注意的是,這里的拍照活動同時從屬于休閑娛樂目標和信息記錄目標。該產品面向的用戶(休閑潛水者)在需要一種信息記錄手段的同時,又希望記錄信息時能夠輕松愉悅。且本產品是在水下這種特殊環境中使用,操作的復雜性對于用戶休閑心情的影響更會進一步加大。因此,設計師在設計界面時對于會帶來復雜操作,導致用戶休閑娛樂心情受到影響的模式,應慎重選用。
查看上表后,確認該相機應當支持表中列出的所有任務,方能充分滿足用戶的休閑娛樂和信息記錄需求。在上表所列的任務中,取景、拍攝是為達到信息記錄目的而必須執行的核心任務;而如上文所述,為了使操作盡量簡單,以支持用戶的休閑娛樂目標,有必要對其他非核心任務進行簡化。因此,在審視了表 16 中的模式后,初步決定拋棄操作較為復雜的轉盤/滾輪模式以及對用戶操作注意力要求較高的副屏幕模式。
下面根據該設計項目的實際情況,對每項任務進行分析:
(1) 取景:潛水者有可能穿戴著厚重的潛水設備,且休閑潛水者往往不如專業潛水員一般慣于水下活動,因此該產品的用戶在水下的行動和操作很可能較為笨拙。加之潛水鏡的阻擋,用戶難以將視線對準普通相機上常用的玻璃取景框。因此本設計放棄了窗口較小的光學取景框,而采用數碼顯示屏作為取景設備。
(2) 對焦:如上所述,由于水下操作的不便性,有必要對對焦操作進行簡化,讓相機默認自動檢測視野內的焦點物體,進行自動對焦。同時用戶如有需求,也可點觸觸摸屏進行手動對焦。
(3) 拍攝參數設置和查看(棄用):水下環境復雜多變,可見度也比陸地上低,且用戶行動不便。再考慮到用戶的目的而非精細而嚴謹地記錄信息,因此決定省略光圈、快門速度、焦距等相對復雜的拍攝參數調節選項,將這些參數交給相機系統進行自動調節。
(4) 照片拍攝:在取景和對焦任務完成后,用戶需要對設備下達拍攝照片的命令。此命令的輸入可通過觸摸屏上的虛擬按鈕或機身上的實體硬件界面完成。由于用戶水下行為較為不便,要準確識別并按到觸摸屏上顯示的虛擬按鍵可能較為困難,因此更傾向于使用觸摸板或按鈕等硬件界面來完成此操作。
(5) 照片查看:該任務的操作情境與其他任務有所不同,可以在水下進行,也可以在潛水告一段落后在水面或陸地上進行。在進行相應的界面設計時,有必要同時考慮到這兩種情境。在水下,用戶將注意力放在潛水和拍照上,難以騰出精力來主動執行查看照片的操作,因此需要為用戶提供一種便捷的啟動照片查看功能的方式。
綜上所述,根據用戶活動和任務篩選出的模式如表 17 所示。
5.3 約束條件分析及最終模式的選定
將表 17 以及 5.1 一節中根據用戶目標篩選出的模式結合起來,就得到了一個候選模式的完整列表,這個列表中的模式包括:
界面自定義
單手操作適配
類比搖桿
從環境獲取輸入
預覽
沉浸式界面
多手指操作
工具欄
觸摸板
觸覺提示
區域分割
根據設計的具體情況進一步考慮后,本設計從上述列表中選出以下模式,作為該列表可衍生出的多種可能的設計模式語言的其中一種,形成本水下數碼相機界面設計的基本方案:
模式 1:觸覺提示
模式 3:界面自定義
模式 8:多手指操作
模式 9:觸摸板
模式 12:從環境獲取輸入
模式 13:預覽
確認這些模式是否符合當前設計要求的最后一步,是查看每個模式的約束條件,確保設計方案能夠滿足這些約束條件的限制,排除掉不符合約束條件的模式。
經過分析,以上模式的約束條件均符合該水下數碼相機的界面設計需求。例如,界面自定義模式中列舉的約束條件要求用戶具有中高級的操作技能水平,這一點對于該相機的目標用戶來說通常不成問題。此外,該模式的約束條件指出,用戶應在固定場所和環境干擾較弱的條件下使用該模式,這一點該設計方案同樣能夠滿足,因為用戶通常會在陸地上的良好環境中提前設置好自己習慣的界面操作方式,而不會在水下環境中現場改變這些方案。
這些模式集合起來,就形成了一套用來支持此類產品界面設計的模式語言。其他水下相機的設計方案可對此語言包含的模式進行添加或去除,以創造出新的語言,實現模式語言的發展和演化。
5.4 設計方案說明
該水下數碼相機采用簡潔的外觀造型。為保證理想的防水性,該設計盡量簡化了機身上的硬件按鈕,而使用觸摸板和觸摸屏為主要操作手段。由于水流和潛水者可能佩戴的手套會對電容式觸摸屏的操作造成影響,因此觸摸屏采用了基于壓力感應原理的電阻式觸摸屏。相機的整體外觀如圖 25 所示。
在設計該相機的整體外觀時,筆者利用制作油泥模型的方式對形態和顏色等外觀信息進行了推敲,再以最終確定的油泥模型的外觀為基礎,在計算機中進行三維建模,創建出數字三維模型。如下圖所示。
該相機在鏡頭兩側的握持部位加上了橢圓形的壓敏式觸摸板,如下圖箭頭所指部位所示:
該部件應用了四個界面設計模式:觸覺提示、界面自定義、多手指操作、觸摸板。
觸覺提示模式:該觸摸板使用與機身不同的材質,且凸出于機身表面,用戶不必用肉眼觀察,即可通過手指觸覺來找到其正確位置。
界面自定義模式:用戶可自定義單側觸摸板的按壓操作所執行的功能,以及兩側同時按壓所執行的操作。例如,可將單側按壓設置為拍照,將兩側同時按壓設置為進入照片瀏覽界面。
多手指操作模式:該觸摸板的位置可以讓用戶用食指、中指或無名指自然地接觸到,并進行按壓操作,用戶的拇指則可用來按壓機身背面的觸摸屏。
觸摸板模式:該部件自身使用了觸摸板模式,以通過壓力感應提供輸入。
相機的背部觸摸屏則采用了“從環境獲取輸入”模式和預覽模式。
“從環境獲取輸入”模式:該相機會對視野內的關鍵物體進行自動識別和對焦,無需用戶干預。用戶也可點擊觸摸屏進行手動對焦。如圖 28 所示。
預覽模式:該模式可與界面自定義模式結合使用,例如用戶可將同時按壓兩側觸摸板的操作設置為切換到照片預覽功能。這樣,用戶如需查看之前拍攝照片的效果,只需同時按壓兩側觸摸板,屏幕就從全屏取景模式轉換到照片瀏覽模式??紤]到水下活動時用戶的視力受到限制,照片的預覽圖較大。用戶可通過劃動屏幕操作來滾動照片預覽圖,點擊某預覽圖即可全屏查看相應照片。要回到拍照取景模式,只需輕按任一單側觸摸板。
5.5 本章小結
本章通過一個水下數碼相機的設計案例,說明了設計師如何應用本研究提出的模式庫來指導設計、解決問題。在這個案例中,本文首先分析了該產品應滿足的用戶目標,以及由此衍生出來的用戶活動和任務,再以此為檢索條件,幫助設計師從模式庫中選取適當的模式,最終形成設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