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現代平面設計的形式美探究
【引言】理性主義平面設計美學分析
【1.1】秩序化彰顯理性主義平面設計形式美的本質
【1.2】理性主義平面設計對設計形式及其審美秩序的把握
【1.3】理性主義平面設計審美獲得秩序化的方法
【第二章】理性主義平面設計形式美的科學呈現
【3.1】理性主義平面設計形式美的時代要求
【3.2】理性主義平面設計形式美的標準化表現
【第四章】非理性主義設計對理性主義平面設計形式缺陷的修正
【結論/參考文獻】基于理性主義的平面設計審美研究結論與參考文獻
第四章 隨機性:非理性主義設計對理性主義平面設計形式缺陷的修正
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所謂物極必反,理性主義平面設計亦是如此。雖然理性主義平面設計是現代主義設計的核心,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理性主義平面設計因其機械、單調與同質化的缺陷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需求,從而導致人們的審美疲勞和社會審美價值觀的混亂,理性主義平面設計受到沖擊。為了改變這一現象,人們不斷使用群裂、殘缺、隨機、模糊等具有非理性主義的視覺要素去進行補充與校正,從而滿足人類對設計審美的需求。不過,非理性主義平面設計形式的出現,并不是對理性主義平面設計的拋棄,理性主義平面設計仍存在與當今社會。非理性主義設計不僅打破了傳統理性主義平面設計的基本原則,還增添了新的審美要素及其形式法則。所以,只有克服理性主義平面設計不足,才能使其更好地為人類社會服務。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本章節將從理性主義平面設計的缺陷和對其如何修正兩個方面入手。
第一節 機械、單調、同質化:理性主義平面設計的弊病
雖然理性主義平面設計在當今社會屬于主流設計,然而,由于理性主義平面設計存在著設計形式單一、僵化、冷漠、機械、同質化嚴重等不良現象。本文認為這種弊病的出現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理性主義平面設計過度追求理性和秩序,從而導致自身出現機械、單調、同質化的弊端;另一個是,隨著時代發展,理性主義平面設計無法滿足人類的審美需要,非理性主義設計的引入改變了人們的審美方式,逐漸滿足人們新的審美習慣和標準,對理性主義平面設計帶來一定的沖擊性。
不可否認,理性主義平面設計是當今社會平面設計形式的主流審美標準,它為人類設計事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之所以受廣大群眾的歡迎,首先,因為它所蘊含著數學比例能夠產生理性化的、合乎邏輯的平面設計作品;其次,在于它運用理性化的設計方法如網格設計和模數體系等,賦予了平面設計作品強大的實用性,它的過分強調實用性,幾乎沒有裝飾性,忽略人的情感。從而導致理性主義平面設計對數學計算的依賴,拒絕任何未經數學計算的,僅憑感覺和直覺的設計形式,最終導致理性主義平面設計作品的機械化、單調化和同質化。理性主義自身難以克服自身的缺點,隨著時間的推移,反而走向更加嚴重的趨勢。例如設計風格、設計方法的千篇一律,設計作品的過程變成了機械的、不斷復制產品的過程,削弱了民族化、個性化的設計,讓人類欣賞到的作品過分的單調,沒有考慮人文關懷。久而久之,人類對這些千篇一律、同質化的現象出現審美疲勞,甚至厭惡。所以,克服理性主義平面設計的弊病是刻不容緩的。
于是,非理性主義思想的出現成為社會發展必然產物,它運用自身所具有的隨機性的本質特征對理性主義平面設計的缺陷進行補充和修正,使其永遠存在下去。這里的非理性主義思想與哲學中理性主義思想是相對的,是非理性主義設計的理論依據。
其本質是承認人的感覺,將人的感性意識考慮到設計的創作過程中,自由發揮,不受固有思維的限制,不承認運用理性的思維方式解決問題。將隨機、任意、開放的非理性主義設計形式引入到理性主義平面設計中,以此克服理性主義平面設計形式僵化的弊端和缺陷。盡管理性主義平面設計形式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但由于其內在的科學性、合理性、功能性是其他任何非理性主義設計無法取代的重要核心,因此,理性主義平面設計形式及其審美評價體系將永遠存在于人類社會。
第二節 非理性主義設計形式對理性主義平面設計不足的校正
從非理性主義設計已有的設計形式來看,主要來自三個方面對理性主義平面設計不足的校正,即:形式結構、視覺焦點和隨機排列等。
一、形式解構
形式解構,使平面設計呈現解構了的視覺效果,是非理性主義設計中重要的形式手段?!敖鈽嫛笔谴蚱圃械闹刃?、規則,是從有序到無序甚至到混亂的過程。在設計領域中,解構的手法首先用于建筑設計,隨著后現代設計的興起,逐漸用于平面設計領域,主要是針對理性主義設計中的機械化、同質化的弊端,通過解構的形式改變這種弊病。具體表現為:對相似的、相同的設計形式進行拼貼、混搭,使其形成一個整體;或者對設計形式進行重新的組合,打破原來僵化的結構,建立新的格局。這種手段在視覺上帶來混亂、雜亂無章之感,體現了設計的沖突性和不穩定性,從而抓住受眾的眼球,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再加上人們對理性主義平面設計形式已經習以為常、麻木和厭倦,所以非常歡迎非理性主義設計的形式解構。
非理性主義設計為了改變理性主義平面設計中僵化的格局,反對只強調傳達信息的實用功能而忽視了設計形式。所以非理性主義設計對以下三個方面的形式要素進行解構:
形式法則的解構,對平面設計中的形式要素之間組合方式進行分解,同時,強調內在結構和總體性的特點,從而帶來版面上的疏密有致、空間上的層次感,以此改變理性主義平面設計的呆板、單調的狀態。具體表現為:通過對圖形的疊加、文字的破壞進行重新的組合,來控制畫面的虛實和空間的層次變化,使設計的形式產生碎裂、扭曲、模糊、錯位和解體的效果,打破理性主義平面設計的固有僵局,滿足人類對設計審美的追求。
文字解構,是非理性主義設計常用的形式手段。文字是平面設計中重要的設計形式語言,非理性主義通過對其進行打散,改變文字排列的順序,對文字結構進行重組,使得文字與圖形結合成一體,文字變成圖形符號語言,即:文字的圖形化。運用這種手段,文字不再只有閱讀功能和傳達信息功能,成為一種設計元素,運用到平面設計中,增加了平面設計作品的視覺層次感和空間感,激起了人們對平面設計興趣,改變了人們的視覺欣賞習慣,加深了人們的注意與記憶,如,瑞士設計師雷夫·施瑞福戈爾通過分割文字并對其進行自由的組合來加強視覺吸引力,引起廣大受眾的注意力。
可以說,文字結構是對理性主義平面設計中過度標準化文字運用的校正。
圖形解構,是通過分割、拼貼、重組等手段,把原來單調、千篇一律的圖形進行解構形成近乎抽象化的形狀,使圖形處于虛擬與現實的時空交錯中,表達設計師在設計作品時的個人觀念與想法, 從而使平面設計作品能夠明確的傳視覺信息。
二、視覺焦點
理性主義平面設計由于其同質化、單調的缺點,使平面設計作品失去吸引人注意力,不能向受眾傳達準確的信息。所以只有在平面設計作品和受眾之間建立溝通的橋梁--創造視覺焦點,才能吸引人們的注意力,達到傳播信息的功能。當今人類正處于信息混亂的狀態,所以需要吸引大眾的注意力,從混亂中獲得有效的信息。非理性平面設計不僅為消費者制造視覺上的焦點,來克服視覺疲勞。而且將商業元素和視覺刺激考慮到其中,從而建立起人類新的審美標準,重新喚起人們的審美愉悅性。事實上,當受眾在接受信息時,視覺總是被醒目、新鮮、個性化的形式所吸引,非理性主義設計正是運用這種視覺沖擊力強、差別性大的設計特征來引起受眾的注意。所以,非理性平面設計以超常規的審美習慣,強調設計形式的陌生感和不可重復性,克服理性主義平面設計的同質化的現象。
三、隨機排列
點、線、面是平面設計的視覺形式要素,通過采用挪用、拼貼、排列、組合等非理性主義設計的手段對它們進行隨機的排列、混搭,以彰顯人性化的設計風格,改變理性主義平面設計中千遍一律、單調的弊端。在非理性主義平面設計中,點、線、面與不同的時空、民族文化和藝術風格等裝飾元素相混合,它們不再是抽象的形式,成為不可或缺的設計元素。這種隨機的“排列”是對理性主義平面設計不足的校正和補充,并作為一種文化立場和意識形態成為后現代主義設計的時尚潮流。
本章小結
在社會快速發展進程中,人類在感受理性主義平面設計形式美的同時,也發現其機械、單調和同質化的弊端。為了改變這種現象,必須將隨機、任意、開放的非理性主義設計元素引入到理性主義平面設計形式中來,以此來克服理性主義平面設計形式僵化的不足。因此,本章節通過對非理性主義設計特征的分析,找出校正理性主義平面設計形式不足的方法。盡管理性主義平面設計形式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但由于其內在的科學性、合理性、功能性是其他任何非理性主義設計無法取代的重要核心,因此,理性主義平面設計形式及其審美評價體系將永遠存在于人類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