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模式要求高校計算機教學不斷創新,構建以學生職業需求為目標的全新的教學理論體系與實踐體系,及時調整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按照實際的工作任務、過程和情境組織教學,形成圍繞工作需求的教學與訓練項目。計算機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創新能力。以就業為導向的計算機教學模式的提出是使學生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必然選擇,也是提高學生就業能力,為社會和用人單位提供優秀人才的基本要求。
一、以就業為導向的計算機教學存在的問題
\\( 一\\) 教學與實際應用的違背
許多學校的計算機教學課程單調、乏味,學生僅限于對理論知識的學習,并沒有多少實踐的機會,由于缺乏理論與專業知識的結合,學生既難深入理解專業知識,又缺乏實踐操作能力,而用人單位大多重視實踐能力,所以,影響了學生的就業。
一些教師能力有限或出于敷衍的教學態度,在教學過程中只是機械地傳輸知識,教學方法十分簡單,使學生無法提起興趣,更談不上自主學習了,許多學生甚至視計算機課為負擔,在學校不重視的情況下,自己也將之拋在腦后。一些教師十分年輕,大學畢業后就來到教育崗位,沒有參加過真正的實踐工作,雖然擁有積極向上的熱情,但并沒有過多的教學經驗,教學效果不盡如意,不能適應就業發展的目的要求。
\\( 二\\) 教材內容未能與社會需求充分適應
目前,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主要包括 Office 軟件、互聯網應用等,這些都是最基本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在計算機日益普及的今天,許多學生在以前就已經學過,甚至已經熟練掌握。如城市來的學生,家庭條件相對較好,大多擁有家庭計算機,所以,計算機應用水平明顯高于農村學生,尤其是在互聯網的應用上,大多沒有學習障礙。所以,現有的教學內容已經難以滿足這些學生的內在需求。
此外,由于大學生的就業競爭日益激烈,就業單位對招聘人才的素質要求也在逐步提升,而當前的教學內容偏重于理論,對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培養較少,與社會對計算機人才的要求漸行漸遠。
\\( 三\\) 教學與就業目標脫節
以就業為導向的計算機教學要求教學內容與就業目標相一致。在實際教學中,盲目性較大,培養目標不明確,與市場、社會發展需求相脫節。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信息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因此,學校應該培養專業技能扎實,同時具有一定計算機操作能力的新型復合人才。但是,當前高校計算機教學沒有實現崗位與專業的緊密結合,計算機專業的培養目標與實際崗位培養質量不合拍,計算機沒有成為學生的一技之長,即使走上工作崗位,也不能全部發揮應有的作用,無法適應技術層面的更高要求。
\\( 四\\) 缺乏有效的技能考核
以就業為導向的計算機考核存在嚴重的缺陷,其表現有: 學校在制定考核內容時未考慮到學生的個性化,只將教材中共性的、統一的知識作為考核重點,考核方式單一; 高校教育應當是開放的,而學校卻把學生禁錮在校園里,無法接觸到外界的新鮮知識和新鮮事物; 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個性差異,也沒有針對學生個性實施恰當的激勵機制; 計算機教學內容脫離實踐,沒有與市場完好接軌。計算機課堂教學評價方式只是在每個學期結束后,通過一張考卷來反映,而沒有對學習過程的評價。評價者只要求學生提供問題的答案,沒有關心他們是如何獲得的、是一個什么樣的思維過程。重結論而忽視過程是不科學的,會讓學生形成一種似是而非的認知,不利于良好思維品質的形成,限制了其解決問題的靈活性和創造性。
二、以就業為導向的計算機教學策略
\\( 一\\) 加強以就業為導向的認識
目前,很多高校的計算機教學還沒有形成以就業為導向的意識,也沒有明確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指導方向。各高校領導必須加強以就業為導向的認識,從大局出發統籌安排,帶領專業授課教師及學生認識到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改革的重要性,并積極探索高校自身在執行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模式教學過程中所出現的各種問題及其原因,以便更好地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
\\( 二\\) 以就業為導向,優化教學實訓
堅持以就業為導向,必須堅持以實踐來培養學生的應用技能,為社會培養優秀的應用型技術人才。實踐訓練指的是課程設計、畢業設計、校內校外實習等一系列活動; 實踐訓練教學指的是計算機教師必須重視實踐教學,將實訓課作為計算機教學的重要內容,精心設計與安排,增加學生的實踐機會; 有條件的學??膳c其他教育機構聯合,進行多種形式的項目合作,這對提高實訓課效果和學生就業能力都能有所幫助。值得注意的是,無論采取何種合作方式,都要盡量避免“重檔次、輕規模,重形式、輕實際”的認識誤區。
\\( 三\\) 以就業為導向,優化教學方法
在傳統課堂上,計算機教學大多是采取電子課件、課堂講解的簡單教學方式,由于沒有構建合適的情境,學生被動地接受,同時缺乏與教師的互動交流,因此,無法實質性地提升綜合素質和就業水平。對此,教師要確定計算機教學目標,重視教學方法的優化與創新,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其在課堂上時刻保持學習的積極性。
\\( 四\\) 以就業為導向,優化教師隊伍建設
目前,我國高校已經掀起了一股教學改革的浪潮,而改革進行的出發點就是以就業為導向。隨著改革的繼續深入,對計算機教學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過去傳統的教學已經難以適應新的教學目標了,因此,教師作為傳道解惑者,有必要隨著改革的深入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抓緊時間提高自身教學水平與修養,同時,也要緊跟時代步伐,更新教學觀念,將自己過去傳統的教書匠身份轉變為適應新時代的“雙師型”教師。此外,學??梢云刚堄袑嵺`經驗的專業人士來講課,促進校內外教師進行高層次的學術交流,以形成互補。
\\( 五\\) 把準就業導向,實行目標培養
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也給教學模式的改革與發展帶來了一定的影響。此外,高校的逐年擴招也對畢業生就業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所以,為了更好地提高計算機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率,有必要以就業為導向,實行目標培養。從招生計劃、專業課程設置、實際技能培訓等多方面入手,培養出適應市場需求、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能力兼具的專業人才。
學校在制定培養計劃之前要針對就業范圍進行統籌調查,通過到就業單位、人才市場進行實地調查和調研實時關注市場對計算機專業人才的需求狀態,掌握就業單位對計算機畢業生的具體能力要求,并以此為依據,構建計算機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以便達到為社會培養人才的最終目標。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國家明確提出高校教育要以就業為導向,不斷創新。要以就業為導向,就需要各高校重視職業技能的培養,給學生提供最佳的學習環境和發展機會,為其今后步入社會,尋求理想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姚玉開,王燁,閆素旺. 基于就業目標的高校計算機教學模式優化策略[J]. 電腦知識與技術,2014\\( 16\\) .
[2]鄒艷麗. 淺談大學計算機教學與課外實踐[J]. 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 21\\) .
[3]王國軍,米新江,王昭. 計算機教學跨學科人才培養勢在必行[J]. 計算機教育,2013\\( 13\\) .
[4]田艷超. 新時期高校計算機教育現狀分析與改革[J]. 技術與市場,2014\\( 5\\) .
[5]周虹,富春巖,劉越. 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創新與實踐[J]. 教育探索,2014\\(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