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 計算機運用到了社會的各行各業, 為了讓學生能掌握更多的計算機知識, 為以后的工作和學習打好基礎, 高中計算機教師要根據高中生的發展特點和能力來進行教學設計, 使學生在具備計算機專業知識的同時, 提高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使學生能熟練掌握計算機的運用,讓他們在掌握計算機理論的同時提高計算機的綜合運用能力。
一、高中計算機教學現狀
(一)教學手段單一,師生間的互動不夠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粉筆和黑板進行教學,學生學到的知識是教師在課堂上進行的被動灌輸。 對于計算機教學來說,大量的理論知識和操作只靠教師的講解,學生不僅感到課堂學習內容的枯燥,還會增加他們在理解知識的難度。 教師對學生進行灌輸式教育,不能讓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培養不了他們的探究能力。
(二)照本宣科,不注重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在傳統的計算機教學中,教師僅僅是按照教材內容進行講解,不能有效整合教材,一些較難的知識不能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進行教學,使他們在學習時理解起來難度較大,這就造成了學生對計算機課堂的畏懼。這樣的教學不能調動學生的思維,使他們處于被動的接受狀態下。 因此,教師要深入研究教材,按照高中生的能力和認知來對教材內容的順序進行有效調整,使他們由易到難地對知識進行探究。
二、運用有效教學策略,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高中計算機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和綜合素質,使他們通過學習能熟練地進行計算機操作,并通過操作來深化理論知識。 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地進行操作,提高他們的計算機應用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吸收優秀教師的教學經驗,結合班級中學生的實際水平進行教學的改進和創新,使學生能更好地對計算機知識進行探究,提高專業技術能力。 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計算機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再是以灌輸為主要目的,而是要調動學生學習計算機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他們自主地對知識進行探究,并通過實踐操作來提高計算機操作能力,提高計算機教學質量。
(一)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信息技術的發展,高中計算機教學方式也要發展改變。在傳統的計算機教學中,教師對學生進行知識灌輸,讓他們死記硬背一些抽象的理論知識,使學生把計算機知識背得滾瓜爛熟, 不進行實際上機操作,獲得的是死知識, 不能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在新的教育觀念下,教師要從灌輸者的位置走下來,走入學生中間,通過對學生的引導來讓他們對知識進行積極探索,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指導時,要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知識的探究積極性出發,使他們樂學、善學,能不斷提高計算機操作能力。同時運用學生對上機操作的興趣來引導他們對計算機理論知識進行探究,使他們的操作水平和能力在豐富的理論知識支持下不斷發展和提高,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二)提高計算機專業教師的綜合素質
高中計算機專業的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和能力, 不斷深入學習專業知識。
在具備了較高的專業能力以后,教師才能對計算機知識融匯貫通,引導學生解決遇到的各種問題。計算機教師的知識水平直接影響學生學習能力的高低,如果教師對計算機知識掌握得不好,動手操作能力較低,在學生提出問題時不能對他們進行有效引導,致使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不了,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就受到了影響。 所以,高中學校在選拔計算機教師時,要加強教師專業技能的考核制度,同時學校要對教師進行專業技術知識的培訓,使教師能夠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在教學中起到應有的引導作用。 教師具有豐富的計算機知識,能在課堂教學中潛移默化地對學生起到引導的作用,使學生以教師為學習的榜樣, 深入探究計算機知識,獲得更高的發展。
(三)有效利用計算機的操作實踐性,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計算機學科是理論知識和動手操作相結合的學科。 在進行教學時,教師要通過讓學生上機操作來提高他們的操作能力,并通過操作來深入理解計算機知識,使動手和動腦結合起來,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深入思考,并通過實踐來提高動手能力。 教師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對計算機操作產生興趣,使他們能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計算機知識的作用。在把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的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創設一定的情境來促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探究過程中。
(四)更新計算機教學軟硬件設備
教學中所需的計算機軟硬件設備要及時更新。 只有讓學生掌握了最先進的、最有用的計算機專業知識,具備較高的實踐動手操作能力,才能夠提高高中計算機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所以,學校要通過籌備資金來對本校的計算機軟硬件設備進行更新,為學生創設一個好的計算機學習環境,促使他們能在學習過程中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究。
(五)建立以網絡為教學系統的教學模式
教師在計算機教學中,要讓學生通過互聯網查閱知識, 使他們能接觸到的知識面更寬。為了加強師生之間的聯系,教師和學生還可以通過網絡聊天工具進行溝通,使學生感受到計算機在生活中的作用,提高他們對計算機學習的興趣,使計算機課堂教學效率大大提高。
總之,教師要實現高中計算機教學的真正目的,就要摒棄舊的教學理念,把計算機課堂還給學生,使他們成為學習的主體,積極地發展主動性的自覺性。 在教學中,教師要把創新精神融入到課堂教學設計中,讓學生能主動進行實際操作能力的鍛煉和培養,把興趣作為學習的內在動力,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使他們的綜合素質和能力都獲得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