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作為當今世界各行各業發展所不可或缺的一種工具,得到了全世界的重視和應用。在我國各地的中小學中開展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對于培養社會發展所需要的新型人才、促進社會的發展和生產效率的提高都具有深遠的意義。因此,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任務變得更加艱巨,無論是教育部門、學校還是教師,都應該對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活動進行及時的反思和總結,更新教育理念,尋求適應當代信息技術發展的教學方法,培養出具有信息技術基本素養和基本技能的學生。為此,本文結合筆者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參考國內外的先進教育理念,提出了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新認識和新思考。
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是當代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總目標。圍繞這一目標,教師要在教學中逐步對學生進行學習信息技術興趣的培養,并規范學生對計算機的操作,指導學生信息知識搜集的方法,最終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技能與知識、學習方法等綜合素養。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起到有利于教學和學生學習的主導作用,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此外,教師還應將生活化的教學方式運用到信息技術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教會學生善于運用信息技術去解決生活問題等。
除此之外,由于信息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所以教師還需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不斷探索新知識的能力,使信息技術真正融入到學生生活學習中。接下來,筆者將對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思考的關鍵點做詳細介紹。
一、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課堂教學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實現有效學習的活動過程。所以教師就是整堂課的策劃者,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應更新傳統教學的理念和方式,教師在課堂應發揮主導作用,應從學生實際出發,更多地關注學生的自主活動及其在活動中的體驗和感受,即由傳統的師生授受教學向體驗教學轉變。此外,在教學設計中也應考慮教師的主導作用,一個好的教學設計對于課堂教學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信息技術的教學過程應該是活潑的、動態的,而不應該是僵化的、一成不變的。因此,教師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應留有讓學生在課堂上多實踐、多體驗、多探索的空間。反之就失去了教師主導的真正意義,教師一味地講卻不留給學生實際操作機會的課堂缺乏靈活性和機動性。
二、將教學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貫徹生活化理念
(一)課堂導入生活化
在一堂課開始的時候,教師設定生活化的問題情境,留下更多的疑問和探索的空間給學生,讓學生開啟思維,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教師設計的情境要來源于生活,學生自然而然地進入到情境中,這樣可使書本知識變得生動、直觀,貼近生活,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
(二)課堂教學生活化
信息技術與生活緊密相關,教師應從生活中尋找與信息技術有關的問題,使學生帶著問題去觀察事物,運用信息技術去解決實際生活問題,并讓學生親身經歷、感悟所獲知識與技能,這樣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會更加深刻。教師設計的教學內容應該與學生之前所學知識相關聯,貼近學生熟悉的生活,溝通書本知識與生活,將生活原型作為探索實踐活動的感性支撐,形成一種開放的、與生活相結合的、生動的課堂教學方式。
(三)課后教學生活化
信息技術教學不應僅僅局限于教室這個狹窄的空間,教師應引導學生走出教室,融入社會,用所學的信息技術知識去解決、去探索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使其體驗到信息技術的價值。
例如,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有一堂課的內容是“表格信息加工”。這堂課的教學目標主要是使學生學會運用計算機數據加工工具進行數據的排列、計算等處理,并根據處理結果對數據進行分析,得到所需要的數據。EXECL軟件的功能對于學生來說看似簡單實則十分復雜,學生也不可能通過這一堂課的學習就可以掌握。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時,可以交給學生生活化的任務,比如將上學年全班學生的體能測試成績提供給學生,要求學生對其進行統計并進行基本的運算操作,然后通過處理后的數據分析學生的體能水平。這一實際生活素材的運用,不僅使教學內容貼近生活,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還使學生認真練習了EXCEL軟件的基本操作方法。
在此過程中,學生遇到問題可以主動討論、請教等,最終體會到信息技術給生活帶來的便利,增強了學習的動力。
三、鼓勵學生自主合作學習,培養創新意識
信息技術的教學如果沒有學生的自主實踐,將無法真正讓信息技術成為學生的一種技能。因此,教師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應鼓勵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讓學生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等方式運用信息技術完成操作任務。在此過程中,學生可以獨立對信息技術軟件進行操作實踐,也可以與其他學生相互交流、相互學習。這樣學生在遇到問題時,不是直接去請教教師,而是通過自主思考或者討論合作,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讓學生體會到付出后收獲的喜悅,更能讓信息技術成為學生掌握的一種重要的工具。
四、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對學生的認可及鼓勵,可通過微笑、評語、手勢等方式鼓勵學生或者溝通師生的感情,建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此外,教師還應鼓勵學生大膽主動地提出問題,并及時回答。只有這樣才能發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學生也才會深入到信息技術學習中來,教師也會受到學生的尊敬和愛戴。
五、結語
本文主要介紹了關于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新思考,筆者堅信隨著國家對信息技術越來越重視,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也會得到進一步發展,培養出真正適應信息時代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鐘啟泉主編,張華著.課程與教學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
[2]褚遠輝,輝進宇.談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學方法的七個新特點[J].云南教育,20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