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裝飾”較為通俗的理解是“修飾”“裝點”“美化”。在平面設計領域,裝飾被定義為在畫面或物品的表面繪制圖案、施以色彩、添加裝飾物,從而對目標對象進行美化、裝點的手段。在招貼設計中,裝飾風格主要是以招貼自身的形式和內容界定的,它包括夸張概括的圖案變形、復雜多變的色彩關系以及體式豐富的文字編排等多方面的裝飾手法,是平面設計基礎設計的再創作和再延伸。
在現代主義誕生之前,招貼裝飾風格主要表現為大量直線或曲線的運用,這些錯綜復雜、追求形式感的線條按照一定的規律重復構成,使畫面具有較強的裝飾意味?,F代主義誕生之后,招貼裝飾風格的素材選用更為多樣復雜,許多紋樣和裝飾性圖案開始參與其中,這些素材或是完全充斥畫面或是聚集排列為畫面的一部分,大大增加了畫面的表現力。
進入到21世紀以后,招貼裝飾風格又有了更大飛躍,素材選擇不再限定于線條、紋樣和抽象圖案,圖像甚至照片都被引入到設計中來,制作手法也不再只是簡單復制,而是融入了不對稱、不規則的間隔排列、交錯排列等多種組合方式。這些都大大提高了裝飾風格招貼的藝術吸引力,促使其成為了獨立的風格派別。
現代招貼裝飾風格復雜多變、精彩紛呈,但從表現方式和運用手法上仍可大體概括歸納為三種類型,即波普藝術型、手繪涂鴉型和計算機復制型。下面筆者就將對這三種表現類型作出詳細論述。
一、波普藝術型的現代招貼裝飾風格
波普藝術(流行藝術 popular art),是20世紀60年代興起于美國的一種設計思潮,其創始人和代表人物之一理查德·漢德爾頓曾這樣定義波普藝術:“它是一種具有流行魅力的、性感而又詼諧的年輕藝術,它能夠以較低的成本大量生產,但生命力卻較為短暫?!辈ㄆ账囆g通常緊跟流行文化發展,新穎的視覺樣式和拼貼的處理手法是波普藝術慣用的手段。在波普藝術型的現代招貼裝飾風格中,任何流行元素都可以參與設計,如漫畫、明星、電影以及一切消費品。
設計師可以采用重復并置多種色彩方式實現現代藝術波普風格的套用,使畫面充滿裝飾意味。例如,由著名設計師安迪·沃霍爾創作的波普藝術風格招貼《瑪麗蓮·夢露》就以當時炙手可熱的好萊塢明星瑪麗蓮·夢露的經典頭像作為素材,沃霍爾試圖完全取消藝術創作中的手工操作,以最機械的方式來展現主體對象,他通過九宮格式簡單而又重復的排列方式來一再強調設計元素,這種手法充分適應了美國快節奏生活下的受眾情感,因此招貼一經面世就得到設計界和時尚界的好評。此外,他一生創作的絕大部分作品也都采用了類似的網格排列和制作技術,形象無數次地得到重復,呈現出一種近乎呆板的藝術效果。除了選取流行素材外,波普藝術型招貼還能夠以“設計”做“設計”,即選用已經成型的商業招貼、圖書封面、產品包裝等平面設計作品進行剪裁、拼貼和再創造,來增加畫面的裝飾情調。如中國設計師鄧遠健設計的招貼《改革開放三十年》就采用了已經成型的電視作品宣傳招貼和圖書封面,通過拼接、重復和色彩對比的方式進行了元素鋪陳,使畫面產生了良好的視覺裝飾效果。一般來講,這種借用已有設計作品進行再設計的波普藝術方式能夠很快引發受眾的共鳴,同時又不失招貼的裝飾風格,具有較高的商業傳播價值。
二、手繪涂鴉型的現代招貼裝飾風格
手繪是設計專業的必修課程,對每一位設計師來說并不陌生,一般來說設計師在進行招貼構思時,都會徒手勾勒一些概念草圖,這些帶有隨意性、主觀性的草圖就是手繪的最初形態。涂鴉則是一個起源于現代的新興時尚藝術,它以最簡單的圖像和文字突出需要表達的內容和思想,畫面效果直接而富有沖擊力。手繪涂鴉型的現代招貼裝飾風格是指將上述兩種表現形式結合起來,以帶有涂鴉視覺特性的素材和簡單直接的手繪方式進行招貼繪制表現類型。手繪涂鴉擁有電腦輔助設計所不具備的視覺感受,它能夠賦予作品稚拙、純美的藝術效果,因而在崇尚復古回潮的現代藝術設計領域,手繪涂鴉型招貼再次受到廣泛關注。例如英國設計師里那·諾那馬克(Rina Donnersmarck)為倫敦Lysergery俱樂部設計的宣傳招貼《Lysergery》就采用了手繪涂鴉型的裝飾風格,設計師采用了手繪方式將具有宗教風格的文字以稚嫩的筆法表現出來,文字兩側繪制了許多簡易的蝙蝠紋樣,整幅畫面視覺元素和諧、簡約、單純而富有沖擊力,充滿了神秘的裝飾韻味。手繪涂鴉型招貼除了可以通過素材的選用來突出自身創意特點和表現力外,設計師通常還會考慮選用不同的手繪工具加強畫面效果。手繪大都以彩色鉛筆為主要工具,而涂鴉則使用專用噴漆,兩種主要材質各有特點:彩色鉛筆能夠體現線條的紋理感,而涂鴉則能呈現出細膩的點狀效果,將這兩種效果相結合能夠收到意想不到的藝術美感。例如美國設計師L.K.漢森為公民權利保護組織設計的招貼《Hand in your thoughts》(亮出你的觀點)就采用了具有彩色鉛筆、蠟筆以及噴漆效果的筆觸進行了繪制,畫面中手掌的五個手指分別繪有一個公民頭像,每個頭像都采用了不同的繪制工具,這使得畫面風格更為多樣,沉重的主題也有了生趣,實現了招貼的宣傳效果和裝飾效果,激發了受眾的閱讀興趣。
三、計算機復制型的現代招貼裝飾風格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藝術設計需求的大幅度增加,計算機輔助設計逐漸成為了現代招貼設計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從文字字體設計到色彩選取,從圖形繪制到印刷排版,計算機輔助設計為廣大設計師提供了諸多便利,除此之外,各類設計類計算機軟件的應用也為招貼風格的創新提供了契機,計算機復制型的招貼裝飾風格就是基于此誕生的。
設計師只需輕點鼠標,就可以實現工作量極大的素材遷移、改造,大大減輕了工作量,降低了繪制難度。由于這些原料素材大都取材于軟件數據庫或網絡,并非設計師手繪而成,因而被稱為計算機復制圖形,這一招貼裝飾風格也因此而得名。例如,臺灣設計師翁明、李根在共同為臺灣設計周所做的宣傳招貼中就采用了計算機復制型的招貼裝飾風格,大量結構單一的圖案復制鋪滿整個畫面,充滿了極強的規律感和裝飾感,畫面中心位置留出了空白,建立了整幅作品的圖底關系,使得計算機復制圖形成為了畫面主角。當然,計算機復制型的招貼也并非一絲不差地對素材對象進行復制排列,設計師為了突出畫面感,增強裝飾性和畫面個性還可以對每一個復制的個體進行放大、縮小或者色彩漸變等改造。如法國設計師曼紐爾·瓦羅為圖爾國立舞蹈中心(Centre Chore-graphique National de Tours)設計的招貼,圍繞舞蹈中心的首字母“CCNT”展開了計算機圖形的復制,大量類似藤條樹枝的切線呈放射狀延伸出來,上面裝飾了許多類似于“果實”的圖形。畫面中復制的紙條十分規整,但“果實”卻呈現出各種變換,設計師雖然選用了統一圖形進行復制,但是在復制過程中對“果實”的大小和色彩進行了特色處理,大小不同、呈漸變色的相同圖案按照一定的規則填滿了畫面四周,呈現出井然有序又富于創新的美感,整幅畫面裝飾氛圍十分濃厚。
當今社會,藝術文化多元并存、紛繁復雜,時尚與經典、傳統與復古、本土與舶來等各種設計元素交織、融合,共同形成了現代招貼設計藝術的主體氛圍,因此裝飾風格在此時異軍突起并非偶然。作為當代設計師,要想制作出更多更優秀的作品就需要對各種風格和社會需要有所了解,相信通過不斷的了解,它一定會對我們的設計實踐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奚傳績編.《設計藝術學經典論著選讀》.東南大學出版社,2005.1.
[2]袁熙旸編著.《新現代主義設計》.江蘇美術出版社,2001.8.
[3]尹國均著.《先鋒試驗》.東方出版社,1998.5.
[4]朱銘,奚傳績主編.《設計藝術教育大事典》.山東教育出版社,2001.9.
[5]王令中.《視覺藝術心理》.人民美術出版社,2005.
[6]尹定邦.《圖形與意義》.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
[7]林家陽.《圖形創意》.黑龍江美術出版社,2004.
[8]王楠,上官星.《數碼攝影藝術》.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