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導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認識
當今,計算機網絡日益普及,網絡虛擬的特征使學生容易喪失自我。
信息技術教師必須加強對學生的必要引導和教育,培養學生對信息的評價能力,養成學生對不良信息的免疫防范力。初中計算機課是學生接觸現代科技的啟蒙課,我們可從學生感興趣的“電腦黑客”、“電腦病毒”開始,讓學生認識到計算機網絡安全是現代社會生活的一條生命線。初中生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天性好動貪玩,從養成良好的信息技術學習習慣開始,從而服務于自己的學習和生活。
二、注重青少年信息道德的培養
信息技術蓬勃發展,給社會帶來巨大利益,但信息技術中某些不利因素也給青少年成長造成的干擾和不良影響。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向學生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培養學生健康的信息意識和信息倫理道德,使他們能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形成良好的信息技術道德。
三、要有明確的不斷創新的學習內容
當今時代,是一個信息社會,信息瞬息萬變,知識頻繁更新。我想計算機教學內容也應順應時代的要求,不斷更新內容,才能讓我們的學生學以致用。通過信息技術課的教學實踐,使學生初步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拓寬知識面,提高操作能力,增強學習信息技術的信心。當然,學生信息技術學習的內容不要過于追求細節,對一些應用軟件的介紹不必過細,不要把某些專業知識作為教學內容去“挖掘”探討。
四、提高學生信息技術操作技能和創新意識
信息技術課的教學過程是學生視聽、思考、操作的嘗試和創造過程。教師是教學主體,學生是學習主體,教師要善于組織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好奇心,求知欲,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探索精神,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學生信息技能的操作水平,煥發學生的創造活力。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是計算機應用于教學的一個主要目的,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想象力。如教學 Word2000,在學生掌握基本編輯方法后,對一些修飾性操作可讓學生去自學、討論,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成功體驗,增強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自信心,養成探索的習慣,自覺地在實踐應用中有所創新,有所提高。所以,只要我們在教學中能夠始終注重學生的創造精神培養,那么素質教育的總體要求就能夠得到充分的落實。
五、培養學生迅速、準確處理信息的能力
準確、迅速地篩選、鑒別、獲取信息,從而創造性地加工、處理信息,這是所有初中生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具體如下:獲取信息的能力,能夠根據自己的學習要求,主動地、有目的地去發現信息,并能通過互聯網收集到所需要的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能夠將豐富的獲取到的信息進行篩選鑒別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判斷它的可信度,然后對認為真實有用的信息進行分類;加工信息的能力,將獲取的同一類信息進行綜合,結合自己原有的知識,重新整理、存儲,并能夠簡潔明了地傳遞給他人;利用信息的能力,利用所掌握的信息,使用信息技術手段,分析、解決生活和學習中的各種實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