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高效的課堂才能實現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并為其持續發展打好基礎。 以下就談談我個人對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一些想法:
一、要想提高課堂的效率,必須做好課前準備
首先要研究教材, 掌握教材的內容;把握知識、明確目標,把重點難點作為教學的重要部分。 備好突破重點和難點的策略,才能在課上得心應手,才能對能力培養目標有針對性。 備課時一定要結合每個學生的特點, 每個學生的學習和接受是各不相同的,要全面性地備課,其中包括對內容和對不同層次學生的照顧。 要重視課堂教學的整體設計,精心策劃每一個教學環節,從課堂組織語言到每個活動的導入、設計,力求刪除無效環節、達到最優化,從而實現高校的整體堂課。
二、搭建“說話”橋梁、提高實際語言運用
能力是高效課堂的重要體現, 我在英語課的教學中就是通過以下一些活動來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的:
1.二人小組活動 . 在比較淺顯的七年級初中英語教學當中, 一般的表現形式是兩個人之間對話或者是簡單的對答練習,所以,小組合作最主要的形式就是二人小組活動。
2.差 異組合式活動 . 通常情況下這種活動是由四人組成。 其可以把優等生劃分為 A類,把兩個中等生劃分為 B 類,一個后進生劃分為 C 類。 通常在描繪圖片時常常構建這樣的組合形式。
3.自然小組活動 . 在現在班級活動中大部分都是以小組作為單位, 它是開展班級管理學習評比的最小單位。 在課堂教學中,如“記單詞競賽活動 ”“傳悄悄話活動 ”等 ,我就以桌子的一豎行分為一大組,進行活動。
4.自 由組合小組活動 . 這種組合形式是完全由學生自由選擇合作對象, 能彌補教師分組的不足,一般在 4-6 人左右。 總之,在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的情況下,教師應在課堂中搭建“說話”的橋梁,讓學生參與到各種組合活動中,想說英語,能說英語,說好英語。
三、形式多樣、設計新穎的課后延伸是高效課堂的重要保障
在教學中,我摸索出別具一格、喜聞樂做的英語作業,讓學生在課后用英語,說英語,使得課堂教學效果得以保障。
1.讓 學生錄一錄 ,安排周末回家錄音 ,反復跟磁帶模仿,重復模仿練習,將練習成果帶到課堂,組織學生進行評選活動,評出優秀作品。 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自發性,練習了口語和聽力。
2.讓 學生畫一畫 . 單一的單詞記憶背寫會讓學生覺得枯燥無味, 可以安排一些繪畫作業,讓學生利用圖表、物品、動物、景物、食品配合單詞,形成形象記憶影像。
3.讓 學生演一演 . 學完一個章節后 , 劃分小組, 給學生安排課外活動, 如話劇表演,設定對話場景 ,進行表演 ,有助于練習標準口語。
4.讓 學生看一看 . 我經常鼓勵和引導學生借助現代化多媒體教學設備, 通過多聽多學多看,在生活中充分感受英語,積極地學習英語。 如:周末可以安排學生收看中國教育臺的“空中外語學?!?中央十臺的“希望英語”等。 洪恩出版的《GOGO 學英語》等 VCD,活潑生動、幽默風趣,也很受學生的歡迎,有條件的學生可以購買,或每天課外看一集。
5. 讓學生說一說。 每個星期舉行一兩次Englishcorner, 讓 不同年級 , 不同層次的學生組合在一起,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要想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必須多組織一些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 讓她們積極參與這樣的英語活動, 并從這樣的活動中體驗其中的成功和快樂。
要想提高課堂效率, 必須把課堂中所學的知識和課后相結合, 這樣學生的實際語言運用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又為課堂的高效提供了保障。
四、教師經常反思、提升自我是高效課堂的必要補充
新課標指出, 教師要經常不斷地對自己行為反思, 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名優秀且具有創新精神的教師。 反思包括對自身教學行為的反思和對教學評估的反思等, 要寫好反思的日記。 作為一名教師,在新形勢下,必須要不斷為自己加油充電, 使自己一直擁有源頭活水。 我們首先要積極參加各級優秀課評選;其次,積極參加各級基本功競賽、教學技能比賽,練就過硬的基本功;還要積極參與上級組織課標和教材培訓;再次,離不開自學。 我們要始終樹立終身學習和可持續學習的意識,使自己與教材、教參構成三足鼎立。
英語是一門語言, 需要雙邊的活動才能得以提高, 因此教師應為他們架起用英語溝通的橋梁,這是學好英語的關鍵,“默默無聞”是學不好英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