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鄉村中職生閑暇生活管理探析
【第一章】農村中職學生閑暇生活調查研究緒論
【第二章】農村中職生閑暇生活理論基礎
【3.1 - 3.3】對農村中職生閑暇時間調查
【3.4 3.5】對農村中職生閑暇活動與空間的調查
【3.6 - 3.8】農村中職學生閑暇技能與生活體驗調查
【第四章】農村中職生閑暇生活存在問題和原因分析
【第五章】針對農村中職生閑暇生活現狀問題的對策建議
【參考文獻】農村中職生閑暇時間管理研究參考文獻
第四章 農村中職生閑暇生活存在問題和原因分析
4.1 存在問題和不良影響
4.1.1 閑暇時間利用率低
時間對于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不會因為個人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但是,在時間的利用機器效率上,每個人都會有所差異。而這樣的差異也直接導致了人與人學習、工作之間的問題。對于在校的農村中職生,閑暇時間是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在他們的生活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雖然現在擁有較多的閑暇時間,但是在時間的使用率方面卻令人擔憂。只有少部分農村中職生能夠在有限的閑暇時間里對自己的活動進行規劃和安排,進而實現閑暇時間的有效利用。而多數中職生卻不能很好的利用這一點,導致他們的閑暇時間在空閑中度過,而他們的人生也沒有得到什么好處,他們本身也沒有得到太多的提升。
4.1.2 閑暇活動層次、價值不高
在農村中職生的閑暇活動中,其活動形式雖然豐富多彩,但是按比重來看,上網、休閑、娛樂三大類的占比是比較大的。而這三大類的閑暇活動雖然能很好的幫助中職生實現休閑和放松身心的效果,但是就自我學習和內涵提升方面而言,并不能很好的幫助他們獲得什么。這也是直接導致農村中職生不能很好的利用閑暇時間的直接原因。而在活動的層次方面,由于這三大類閑暇活動都局限于休閑娛樂,并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或者思考能力,導致其能體現出來的價值并不高,能體現的價值也不高。所以,在層次方面,并不是那么令人滿意。
4.1.3 閑暇生活主觀體驗和閑暇價值觀偏差
在多數農村中職生的觀念中,閑暇時間和閑暇活動以純娛樂和享受為主。這樣的觀念存在著質的差異和錯誤。這也是直接導致多數中職生不能很好的享受閑暇生活的根本原因之一。他們不能認識到,閑暇生活的質量跟他們在閑暇時間里所完成的任務和所做的事有著直接的關系。閑暇生活不僅僅是娛樂和休閑,還應包括自我的提升和觀念的形成,價值觀念的培養,自學能力的養成等多方面問題。不僅僅是知識,還應該是技巧陪練,內涵提升的重要時段,是德智體美勞多方面共同發展的重要時段。同時,在閑暇時間里所從事的閑暇活動還應該兼顧多方面的價值觀的養成,要養成一種在閑暇時光里提升自我,提升價值的觀念。
4.2 原因分析
4.2.1 學生層面
作為在校的中職生,由于年齡和時間等多方面的因素,在成長過程中,多數農村中職生將自己看成孩子和成人之間的一部分人,既有渴望獨立的強烈觀念,也有作為孩子不成熟的一面。而相對粗放的農村家庭教育,與家長缺乏充分溝通的農村中職生面臨很多成長過程中的疑惑和挑戰是缺少有效的引導和幫助。
所以,學生內心并不是很清晰的了解自己的感覺和感受,也還不能很好的掌握自己的行為能力,不能在相對自由的活動時間里對自己所要進行的活動進行安排和規劃。
4.2.2 教師層面
受到傳統教育的影響,如今的教師主要在學校進行理論知識的教授,而不能很好的與學生進行深入的溝通和交流,只能是從表面上進行。這樣的教育則直接導致老師認為學生只有在課堂上才能學到東西,而在課后卻不能學習到東西。
這也就是所謂的閑暇無用功的理論源頭。而實際情況是這樣的教師不能很好的引導學生在閑暇的時間里進行良好的引導和管理工作。
4.2.3 學校層面
學校作為教書育人的重要場合,已經在過去的幾十年里為祖國的建設培養了無數優秀的人才。但是,作為經濟為主導的時代,人們過于功利化,這也直接導致了學校服務于經濟發展,也有功利化的趨勢。學校所培養的人才直接為經濟建設服務,有急功近利的表現。普通學校重視文化教育,特別是應試教育。
而對人文教育,德智教育等則沒有太多的參與。中職學校則只重視相應的知識技能培訓和簡單的就業指導,呈現明顯的功利化特征。而作為中職生,尤其是農村中職生的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閑暇生活以及在他們的生活和學習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種種原因,這樣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在還不能很好的被學校一方所認可,所以,也就不能很好的被接受和接納。
4.2.4 家庭和周圍環境影響
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國內的教育都是應對考試而生的。多數情況是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來直接判斷一個學生的好壞。而對其其他方面的優勢和優點卻不能很好的進行評價。中職生的家庭以及周圍的環境也同樣會或多或少的收到這樣的思想或理論的影響,從而不能很好的對待中職生的學習以外的優點和特長,也就不能很好的認識閑暇時光和閑暇活動所能帶來的重要作用。脫離了應試教育的中職生沒有了高考的壓力,中職生的家長也就卸掉了對孩子的教育責任,把孩子完全交給了學校。平時基本不與學校溝通對孩子在校的生活不關心只要求在校學得一技之長,忽視對孩子一生成長十分重要的閑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