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從 2012 年"互聯網+"在易觀第五屆移動互聯網博覽會被提出,到 2015李克強總理提出"互聯網+"計劃,緊接著"互聯網+"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意味著"互聯網+"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2015 年 10 月第十五屆中國教育信息化創新與發展論壇更是以"互聯網+教育"為主題,探索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教育作為未來互聯網行業最關注的領域,"互聯網+教育"將成為教育變革的一個新的契機,一場互聯網支撐下的教育信息化顛覆性變革正在悄然發生。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不斷發展,各種新興信息技術不斷地融入課堂,如慕課、微課、百度傳課、白板、IPad、翻轉課堂、學習空間等等,使得教師的教學方式和組織形式發生了很大的變革,課堂也確實出現了一定的"翻轉".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未明顯加強,教學質量也沒有明顯提升,課堂仍缺乏生命靈動的氣息。古語有云: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互聯網+教育生成什么?自然是智慧教育,面對互聯網支撐下玲瑯滿目的信息技術,教師該如何更合理恰當地應用這些技術,讓這些技術充分地幫助教師更好的教學,解決變化莫測的教學問題,教學智慧就顯得尤其重要了。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獻,在深入挖掘互聯網+教育背景下教師教學智慧的內涵、特點同時,探尋互聯網+教育背景下影響教師教學智慧生成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對應的教學智慧生成的相關策略。通過研究發現,影響教學智慧生成的主觀因素主要有:教師觀念和教師的知識結構;影響教師教學智慧生成的外部因素主要有:課堂環境、學校環境和社會環境?;ヂ摼W+教育背景下教學智慧的生成首先是教師自我發展與提升的過程,這就要求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并通過不斷地在實踐中反思來逐漸促進自身教學智慧的生成;與此同時也要求學校管理層為教師教學智慧的生成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如加大師資培訓力度,構建互聯網課程資源庫,共同促進教師教學智慧的生成。
關鍵詞:互聯網+教育;智慧;教學智慧;信息技術應用
目錄
摘要
第 1 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1.1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催生教育的變革
1.1.2 時代呼喚教師的教學智慧
1.2 問題的提出
1.3 研究的相關文獻綜述
1.3.1 國外關于教學智慧的研究綜述
1.3.2 國內關于教學智慧的研究綜述
1.4 研究的目標和意義
1.4.1 理論意義
1.4.2 實踐意義
1.5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6 論文的結構
第 2 章 相關概念及理論
2.1 互聯網+教育背景下的教學智慧內涵
2.1.1 互聯網+教育的內涵
2.1.2 智慧的定義
2.1.3 教學智慧的內涵及相關概念的辨析
2.1.4 互聯網+教育背景下教學智慧的內涵
2.4 互聯網+教育背景下教學智慧相關研究的理論支撐
2.4.1 多元智能理論
2.4.2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2.4.3 知識可視化理論
第 3 章 互聯網+教育背景下教學智慧的影響因素
3.1 內部因素
3.1.1 教師觀念
3.1.2 教師的知識結構
3.2 互聯網+教育背景下教學智慧生成的外部環境
3.2.1 課堂環境
3.2.2 學校環境
3.2.3 社會環境
第 4 章 互聯網+教育背景下教學智慧的生成策略
4.1 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教學智慧生成的不竭動力
4.1.1 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
4.1.2 提升終身學習的專業意識
4.1.3 提高教師自身信息素養
4.2 加強實踐性反思:教學智慧生成的有效途徑
4.3 加大信息技術培訓:教學智慧生成的催化劑
4.4 構建互聯網課程資源庫:教學智慧生成的基石
第 5 章 總結與展望
5.1 研究工作總結
5.2 今后的工作展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