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標準更加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明確提出了快樂教學理念,指出要讓學生以愉悅的心態展開主動探究,在探究中享受學習所帶來的樂趣。尤其在小學階段,學生年齡小、以無意注意為主,他們尚未形成學習的自控力,更容易受外界的影響。新課程標準目標之一就是為學生營造愉悅的教學氛圍,激起學生內心濃厚的學習興趣與強烈的參與動機,引導學生展開快樂而有效的學習,享受學習所帶給身心的愉悅與輕松。英語是一門語言,本來就應該是生動而活潑的,而學生剛開始接觸英語,在學習初期會產生一種新鮮感。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我們要向學生展現語言學習的生動活潑,為學生營造愉悅的教學氛圍,以促進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對英語學習保持長久而穩定的學習動力,把英語學習當作一件樂事,享受英語學習所帶來的樂趣。筆者現結合具體的教學實踐對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營造愉悅的教學氛圍簡要論述如下。
一、建立良好師生關系,引導學生以主體身份參與到教學中來
師生關系可以直接反映在教學氛圍上,傳統教學中教師高高在上,在教學中占主要地位,而學生則是教學的附屬,處于次要從屬地位,師生之間是管與被管的關系。這對于天性活潑好動的小學生來說,緊張的師生關系,會迫使學生產生服從心理,對教師產生更多的畏懼、恐懼,雖然迫于教師的要求參與教學,看起來似乎很配合教師,上課坐得端端正正,回答問題中規中距,一節課也沒有什么問題。但是這樣的教學卻是低效甚至是無效的,學生被動參與,并沒有真正地參與到教學中來。
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改變這種對立的師生關系,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建立朋友型的師生關系,這樣學生自然也會將師生之間積極的情感轉移到英語學科的學習上來,使教學也處于相對活躍與愉悅之中。師生共同參與的教學才能在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展開積極的情感溝通與知識互動,才能成為有效的教學。
1.尊重學生,強化學生主體意識。小學生雖然年齡小,但并不是教師的附屬,而是與教師平等的學習體。我們要將學生視為與教師平等的學習體,尊重學生不同的學習與情感需求,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感受到被尊重與被認可,使學生感受到強烈的平等意識。這樣不僅可以改善師生關系,而且可以使得學生的天性得以充分展現,這正是構建愉悅教學氛圍的重要條件。
2.信任學生,挖掘學生學習潛力。每個學生都有著巨大的潛能,我們要信任學生,給予學生更大的空間,使得學生能夠有充分的展現個性與釋放潛能的舞臺,這樣可以增強學生的問題意識與創新意識,從而使學生在教學中出現更多的標新立異,才能使教學煥發生命的活力與異彩。
3.熱愛學生,走進學生心靈世界。愛是教育成功的秘訣,是教育教學的主旋律。我們愛學生,自然能夠換來學生對教師的熱愛,從而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使得教師能夠走進學生的世界,學生自然也會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來。
二、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激起學生參與英語教學活動的激情
教學方法本身并無好壞之分,關鍵在于何時用、如何用。只要運用得當就可以激起學生強烈的參與熱情,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主體性與積極性,這樣的教學氛圍自然更加和諧活潑,教學效果也自然事半功倍。因此在教學中我們不要只是機械地運用某一種教學手段,而是要根據不同的學生群體、不同的教學內容來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以增強教學的形象性與趣味性,從而為學生構建一個富有活力而開放的課堂。
1.運用現代信息技術?,F代信息技術以一個全新的視角來傳遞教學信息,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個圖文并茂、聲像俱全、動靜結合的教學情境,這使得教學更加富有趣味性與形象性,可以激起小學生強烈的學習熱情與參與動機,引導學生主動而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來。同時將抽象的英語知識寓于直觀而形象的事物中,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與思維規律,更加便于學生學習活動的開展,更加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真正掌握與理解。
2.任務驅動教學法。通過布置相關的任務,引導學生展開主動探究,這樣的教學改變了以往知識的單向灌輸,而是通過學生的主動探究、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來實現自我構建。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貼近學生現實生活與英語基礎的任務,然后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教師的啟發與指導下展開主動探究。這樣既可以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展開富有個性化的學習,不僅利于學生英語知識的掌握,更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可以讓學生真正享受到英語探究學習所帶來的樂趣,從而讓學生真正愛上英語學習。
3.創設情景展開對話教學。對于英語學科學習來說,語言的真正掌握并不是教師強行外加的,學生靠機械記憶是無法真正掌握的,學生需要在真實的情景中展開對話交流,才能獲得直接的生活經驗與直觀感受,才能真正地掌握語言的精髓,促進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發展。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為學生創設豐富的教學情景,讓學生主動思考、積極說話。如讓學生扮演角色,表演課本劇。針對文中對話性較強的內容,可以讓學生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如doctor,teacher等。這樣的教學符合學生的天性,激起了學生濃厚的興趣與強烈的動機,學生積極地參與其中,調用相關的知識儲備進行劇本的創作與表演,從而讓學生在實際運用中掌握基本的語法與句型。
三、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讓學生真正愛上英語學習
課外有著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與寬廣的學習平臺,我們要在利用好課堂教學時間的同時,在課外組織學生開展豐富的活動,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開拓學生的英語文化視野,這樣可以讓學生多方面地了解英語,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切實感受到英語學習所帶來的樂趣,進而對英語學習形成持久的學習動力。
1.辦英語報紙。教師可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以小組為單位來進行報紙的設計與編排。這讓學生有了更多選擇的空間與余地,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設計,使得報紙更加富有個性化。
2.建興趣小組。教師可讓學生根據愛好與特長組成不同的興趣小組,如朗讀小組、繪畫小組、表演小組等,在小組內舉辦相關的英語活動。同時也可以在各小組間舉辦才藝大賽,讓學生有更多展現自我的空間。
此外還有辯論賽、英語角等,如此豐富的課外活動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讓學生有了更多展現才華與個性的機會,學生可以真正感受到英語活動所帶來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