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作為世界上最為發達的國家之一,非常重視教育在國家戰略發展中的積極作用。而教師作為決定教育質量的關鍵因素,始終是美國教育改革的重點。近年來,隨著美國越來越關注教師教學質量和學生學業成績的提高,教師評價再次成為美國教育改革的熱點問題,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由于美國是一個具有教育地方分權傳統的國家,關于教師評價的改革還是取決于各州的具體情況,所以本文著重闡述作為美國教師評價改革先行者的康涅狄格州,以此管窺美國教師評價改革發展趨勢。
一、康涅狄格州教師評價體系的改革背景
康涅狄格州教師評價體系改革是在聯邦政府和教育專家的積極倡導下進行的。
2002年小布什政府頒布了《不讓一個孩子掉隊法》(No Child Left Behind,以下簡稱NCLB),該法案以提高學生學業成績和縮小學業差距為終極目標,極力推崇標準化考試,要求加強對教師的評價和問責,以此建立高質量的師資隊伍來提高美國教育質量。
NCLB的實施推動了各州開始對教師標準進行重新制定,并對教師評價體系、教師工資績效制度進行改革。但由于現實中各州教育發展水平不均衡,NCLB實施中存在一定的問題,因而教師改革并沒有取得理想的效果。
2009年奧巴馬政府針對美國教育的現狀,出臺了"力爭上游"計劃(Race to the Top,以下簡稱RTTT),提出撥款43.5億美元用于鼓勵各州進行教育改革,達到提高學生學業成績、縮小學業差距的目的。其中招聘、培養、保留和獎勵杰出教師和校長作為該計劃重要組成部分,RTTT提供2.97億美元來設立教師激勵基金。[1]
這就要求各州教育部門對教師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诖?,RTTT加速了各州實施教師評價體系的改革步伐,各州紛紛于2010-2012年期間修正和推行教師評價體系的改革措施。此外,許多教育專家認為學生的成功取決于高質量的教師,然而當前的學校系統只把教師被動地當做可以互相替換的零件,而不是主動發展的職業個體,優秀和不合格的教師并沒有在教師評價中表現出來。因此要求定期對教師進行系統的評價,根據評價結果,優秀的教師予以保留與獎勵,需要提高的教師給予指導與培訓。
正是在這一教師評價改革大背景下,各州紛紛進行教師評價體系改革。據統計,自2009年起美國已有32個州和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對教師評價體系進行改革[2].而康涅狄格州作為其中一員,于2010年10月由績效評價咨詢委員會(Performance Evaluation Advisory Council)開始研制,并于2011年6月經康涅狄格州教育局(Connecticut Stat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以下簡稱CSDE)批準,開始在全州各學區實施。
二、康涅狄格州教師評價體系的主要內容
康涅狄格州教師評價體系按學年進行評估,旨在保證教師教學質量和學生學業成績,促進教師自身專業成長與發展。
1.教師評價的指標康涅狄格州教師評價指標主要圍繞教師教學實踐和學生學業成績兩個模塊展開。教師教學實踐相關指標主要評價教師專業知識與技能以及其在實際教學中的運用,包括教師績效與教學、同行或家長反饋兩方面。它主要根據《康涅狄格州教學共同核心》(Connecticut\ue10bs Common Core of Teaching)中的有效教學標準(Rubric for Effective Teaching)來確定,從創造教學環境、促進學生參與,教學設計,教學實踐,專業責任、教師領導力等四個領域對教師的知識和技能進行評價。[4]
而學生學業成績相關指標主要衡量教師在整個學年過程中對學生學業成績進步的影響,包括學生成長與發展、整個學校學生學習或學生反饋兩方面?;诖?,評價者(學校管理者,通常為校長或校長助理;教育專家)根據各部分指標所得分數及其所占比重做出合理的評價,計算出學年教師評價的總分數,即總分數=教師績效與實踐(1~4分)×40%+同行或家長反饋(1~4分)×10%+學生成長與發展(1~4分)×45%+整個學校學生學習或學生反饋(1~4分)×5%.并將教師評價結果分為四個等級:"示范(Exemplary)",175~200分,即遠遠超出預先設定的教師評價指標;"熟練(Proficient)",127~174分,即全部達到預先設定的教師評價指標;"發展中(Developing)",81~126分,即部分達到預先設定的教師評價指標;"不合格 (BelowStandard)",50~80分,即沒有達到預先設定的教師評價指標。[5]
2.教師評價的過程在開始實施學年教師評價前,CSDE要對評價者進行專業培訓與指導,提高評價的專業水平。在整個學年教師評價過程中,評價者和教師之間需要進行三個環節,即目標設定與計劃、中期檢查和總結性評價,并于其間舉行三次會議,即目標設定會議、中期檢查會議和學年總結會議。[5]
通過評價者和教師之間的交流,有效開展教師評價,幫助教師專業成長與發展。此外,CSDE會對整個學年教師評價過程進行監督和管理,確保評價的公正性和準確性。
(1)目標設定與計劃。在學年教師評價開始時,評價者要向教師介紹評價的主要目標、基本過程和方法途徑,并與其協調安排目標設定會議。此會議通常在學年的11月15日之前召開。評價者以個人或小組的形式組織教師進行教學目標的專題討論,指導教師根據自己的教學能力、州和學區的相關教學要求、教師評價指標(上一學年的教學實踐評估和學生學業成績、同行或家長反饋)等,科學合理地制定學年教學目標和專業發展計劃,其中包括教師績效與實踐目標、學生學習目標等的設定。會議最后,教師和評價者要達成共識,以便依據此目標進行評價考核。
(2)中期檢查。在學年教師評價過程的中期,評價者需要組織一次中期檢查,此次檢查通常在1月或2月進行。在這之前,評價者和教師要全面收集反映教師教學實踐、學生學業成績方面的數據和信息,為中期檢查做好準備。然后,評價者和教師協調安排中期檢查會議。在會議上,教師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教學情況、評價者提供的反饋信息等內容,對前半學年教學實踐進行自我評價,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的措施。同時,教師還要根據自己收集的前半學年學生學業成績的數據和信息,結合學年初期目標設定會議上確定的教學目標和專業發展計劃進行對照檢查、深入分析,并為確保后半學年自身教學實踐能夠取得良好效果而做出有效調整。
(3)總結性評價。在學年結束時,評價者要對教師進行總結性評價。此環節主要包括教師自我評價、學年總結會議。首先,教師根據自己收集的各項學年數據和信息,結合學年初期目標設定會議設定的教學目標和專業發展計劃,對自身的教學實踐進行自我評價和分析,并撰寫一份自我評價報告提交于評價者。然后,評價者根據教師自我評價和自己收集到的數據信息,并依據教師評價指標各項分值比重,對教師進行學年總結性評價。最后,評價者和教師要在6月30日之前協調安排學年總結會議,發布教師評價結果,相互交流教師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的建議。會議結束后,評價者要撰寫一份學年總結性評價報告,提交到學校和學區相關部門。而學校和學區相關部門將通力合作,為教師評價結果中"發展中"和"不合格"教師制定個體專業發展和改進計劃,并為其提供大量的支持和幫助,有效調整和提高其教學水平。
三、康涅狄格州教師評價體系改革的特點
美國康涅狄格州教師評價體系改革在全州各學區積極推進,得到了利益相關者的充分肯定。因此,通過對康涅狄格州教師評價體系進行詳細闡述,可以總結出此次教師評價改革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點。
1.注重個體差異,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由于每位教師的年齡、學歷、學科專業背景、教學年限等因素都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性,因而不同教師專業發展水平是各不相同的。如果教師評價用同一把尺子來衡量不同教師,就會導致評價結果難以讓教師接受。因此,康涅狄格州一改傳統教師評價中采取的一刀切模式,尊重不同教師的個體差異,從教師個體專業發展角度出發,對教師教學實踐進行評價。該教師評價體系的學年最終評價結果不是評價過程的終點,而是教師個體專業發展的起點。教師可以借助評價結果,了解自身專業發展的強項和弱點,從而確定接下來的職業發展起點,利用與學校和學區相關部門共同制定的改進計劃,積極主動地完善自身專業技能,促進自身職業的可持續發展。
2.聚焦學生學習,提高學生學業成績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工作對象是學生,教師的專業成長與發展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學生身上。因此,康涅狄格州教師評價體系在衡量教師教學工作時,聚焦學生學習,以學生的"學"來評價教師的"教",把提高學生學業成績置于教師評價的中心,改變傳統教師評價只注重教師而忽視學生的做法,促進教師和學生共同成長與發展。在以提高學生學業成績為核心的教師評價理念下,評價者和教師根據學生上一學年的學業成績,為學生設定此學年學習目標,并以學生參加的不同類型和層次的學業成績測試中檢驗學生學業是否達標、是否有所提高來評價教師對學生學習的影響,作為教師評價結果的重要指標。
3.鼓勵多方參與,形成多元評價主體
一個科學有效的教師評價應是一個多方參與、民主協商的過程,應當反映利益相關者對教師工作的不同價值認識和實際需求,讓他們從自身的角度發表評價意見與建議?;诖?,教師評價主體應是多元的,包括評價者、教師、學生、家長、同行等??的腋裰菰趯嵤┙處熢u價的過程中改變傳統評價主體的單一性(只有評價者參與),鼓勵教師主動參與整個評價過程,發揮教師的主體作用,促進教師專業成長與發展,同時倡導學生、家長、同行等也積極參與到教師評價中,形成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在多元的評價主體中,評價者一改傳統評價的主導者形象,在教師評價中扮演著協調者的角色,幫助教師自身專業技能的改善。而教師則真正參與整個評價過程,加強他們的自我評價與反思,更加清楚地認識到自身專業發展的強項與弱點,有針對性地調整和改善。此外,學生、家長、同行等也成為評價主體中的一員,讓他們了解教師評價的具體內容,相互溝通交流,提高教師有效教學水平。
四、結語
在美國社會各界極力推進的教師評價改革的大環境中,康涅狄格州積極響應改革號召,重新推出教師評價體系。而其教師評價體系改革實施時間尚短,自身也還存在著不足之處,需要在未來的教師評價實踐中不斷健全和完善。譬如,教師評價是一項頗具專業性的系統工作,需要評價者具有較強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鑒于此,要繼續進一步開發和培訓評價者的能力,使教師評價更加公正和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