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掀起了一股出國留學熱,中國的家長似乎覺得出國留學已經成為培養孩子和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無論孩子成績好壞,家長都希望孩子出去鍍金。好的學生出國留學再有工作經歷,回來提高不少身價。成績一般的學生可能感受到中國教育的壓力,怎么也想到國外混個文憑回來。確實現在中國教育給學生以及家長很大壓力,從幼兒園到高中,學生要上各種培訓班,家長不得不陪公子讀書。無論從教育者還是家長的角度都想改變一下現今的教育體制。
沒有實踐經歷就沒有發言權,通過去美國做訪問學者,走進課堂,對美國的教育有了深刻理解。在國內大學也有7年的教學經驗,碩士以后一直在高校,所以對國內的教學也有實戰經驗。那么中西方教育各有什么特點,怎么將兩者結合,也就是取長補短。這就要求對兩者有深刻認識,而且進行深入研究。就從兩者教育體制,教育目的,人才選拔,教育方式,以及對教師要求和教育結果這幾個方面進行研究。
中國有著5000年的歷史,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從孔孟儒家文化以及現代可以得知中國是一個非常重視文化教育的國家。也只有這樣的方式是一個相對公平的方式,從古代科舉考試到現在的高考,公務員等考試,可以發現我們篩選人才的方式非常重視文化教育。所以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中國家庭對子女的期望通常就是感覺一考定終身,導致現在學生為了應試教育非常辛苦的學習,從而失去學習的真正興趣。有時在學習過程中少了好奇心,研究知識的欲望,只是去把知識記熟。
那么西方教育,就美國教育來說,美國是一個只有200多年歷史的國家,同時也是個包容性很強的移民國家。很多人都是來自世界各國,所以文化相對雜一些。也是很多國家的精英來到美國生活,所以感覺整個社會文化氛圍更加自主。整個文化環境比較放松,但不意味著就是學生享樂,學習不吃苦??赡芨匾晫W生的鉆研精神,自主學習能力,能夠更好的發揮潛能。也就是整個教育體制和教育方式形成這樣的環境,在美國學生一年有兩到三次高考,選擇自己最滿意的一次成績選擇學校,同樣學校上午學習,下午查資料,閱讀,以及培養自己興趣。大學的入取,成績占一部分,社會實踐,興趣培養占一部分,由此可見人才選拔是看綜合素質。
教育目的來看,國內授課可能需要學生掌握某個知識點,而國外教學可能是看中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的主觀性。這一點來講,我們用中國古話來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希望學生能夠掌握學習方法,以不變應萬變。由于這樣的教育目的所以教師的教育方式也會相對固化,缺少一些創新,教師將一些知識照著課本和書籍講授給學生。那么對于知識的拓展和創新部分不是非常重視,更注重基本功的學習。所以國內教育方式比較傳統,教師也就按部就班的講授知識點,對課本掌握非常重視,課外的內容比較少。這樣的教學有利有弊,眾所周知中國學生基本功非常扎實,知識學習也非常細致。作為一名中國教師教學7年的經驗來看。國內的教育更要求教師去把書本或專業細節講授給學生,學生只是按照老師要求來學習,缺少自己思考的部分。那么美國教學,老師只是一個引導作用或者說只是設計課程,學生按照老師設計的框架進行自己查資料進行學習,那么這樣的教學效果學生會印象深刻,畢竟自己總結出來的知識。那么我覺得可以兩者結合,教師把重點部分進行強調,那么其他部分學生根據興趣自己發揮,這樣可以把中西方教育的智慧進行揚長避短。
當然我們國內教育也有優勢的地方,比如說基本功扎實,國內的基礎教育還是很不錯。學習的深度也是有的,很多人在國內接受基礎教育然后出國深造。這樣對經濟以及學生有比較成熟的思想和自控能力的時候進行留學學習。從人類成長的規律來看西方教育學生讀大學之前還是很輕松,基本上午文化課程,下午都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安排,你可以學習樂器、繪畫、體育項目等。這樣學生在選擇大學專業的時候對自己有了解,知道自己特長。進入大學學習以后美國學生還是學習非常辛苦,這也符合人的成長規律,進入大學到工作是一個成年人即將承擔社會壓力的時候,必須經歷這樣的一個學習過程。進入美國的大學你將會發現有很多人在圖書館熬夜查資料學習,他們是非常勤奮,一般學生大學畢業后很快就能進入工作狀態。然而國內教育在學生讀大學之前非常辛苦,一但進入大學就放松下來,以致于到工作的時候還不能勝任,的再次學習就業。
去了美國兩所學校進行學習比較,首先是華盛頓大學,是華盛頓洲立大學,下面簡單介紹下這個大學。位于華盛頓州西部沿海名城西雅圖的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Seattle), 簡稱UW, 是一所公立大學,創建于1861年,也是世界一流大學,美國大學綜合排名第52位,世界大學排名第16位。華盛頓大學西雅圖分校的醫學、生命科學、計算機科學、教育學、公共關系、社會工作和海洋科學領先世界。擁有世界一流的醫學院、商學院、法學院、工學院、教育學院、美術學院、音樂學院、信息學院和海洋科學學院等。華盛頓大學培養了大批世界頂級的醫學科學家、計算機科學巨人、宇宙飛船、航天飛機、衛星、軍用飛機、民航客機設計制造科學家和眾多杰出的太空人。
在這個大學里最好的專業是計算機專業,這個學校有著一個優勢就是位于西雅圖微軟公司附近,由于這個優勢學校學生增加了實習和就業幾率?;井厴I出的學生都可以順利就業,這是地勢的優勢。那么就專業本身來說,美國的教育很注重實用,基本學生階段都可以編出程序 ,也就是畢業后就能熟練的進入工作崗位。另外波音公司總部也在西雅圖,那么很多計算機專業學生可以進波音公司進行網絡程序設計。這所學校醫學院也是全美第一,尤其是生命科學,攻克癌癥方面也是全球杰出的貢獻。
對教師的要求中西方也有很多區別,從教師教學方法和對學生要求來說美國老師還是很鼓勵學生自主的,更多是讓學生自己看書,整理資料,然后在課堂上表達,每個學生參與其中,這樣使學生活躍,思維豐富,也有自學能力。我想在我們平時教學中可以有這樣的方式。但這對學生的要求非常高,提高學生素質,以及他們自主能力。這也是中美教育的特點。很多人覺得學習不好的人可以選擇出國,其實不然。在美國更加需要能力,語言能力,環境適應能力,雖然他們教學深度不比國內深,但是對學生總結概括能力要求很高。強迫自己去做,是一種挑戰。這里更多的是強調學生的潛能。每個人的作業要求都不一樣的,也沒法抄襲。根據自己的興趣去學習完成。
UD教學模式這是在美國比較流行的一個教學模式,強調學生自主性,老師組織課程的能力。主要有face To face 教學,就是面授課程。On line 教學,網上授課。還有就是officetime教學,少部分學生去辦公室教學。美國教學非常強調學生自主性,表現形式也多樣,尤其是group 小組學習特別多,團隊精神。
這里授課方法多元化,傳統的教師授課,針對一些專業內容,教師會請相關已經在這行工作人員走進課堂,給學生講更專業和實踐內容。課堂很放松,感覺師生之間關系也不嚴肅,更像一些討論會的感覺。
中國教師授課過程中同樣科目有固定的教學大綱,計劃,教案。同樣課程不同老師教基本都一個模式,還有學校的抽查。這樣會束縛教師對課程設計的想法,會使得課題氣氛會僵硬。所以教師教學會缺少創新,一層不變。比如國內大學在室內設計專業沒有單獨列出,只是環境藝術專業里面開設室內設計課程,因此國內教學注重了學習的專業多樣性。美國學校把這個專業單獨出來,里面具體課程劃分很細,包含廚房設計、餐廳設計、辦公空間設計等這些課程。所以從宏觀上來看,中國教育注重廣度,美國教育注重細節和深度。從一個教師角度考慮,我覺得我們可以培養一專多能的學生。這樣的學生有比較廣的知識面,同樣也在具體專業上有深刻了解,然后根據自己興趣做一個一專多能的學生。這樣可以將中西方教育文化很好的融合起來。
就教育結果來看,也會有所不同。學生考核,美國教育宣揚的是鼓勵教育,這樣的環境是很好,老師總是很鼓勵學生??赡苓@也是文化背景不同,這里學生在寬松的環境下更愛學習和專研。國內學生大學之前很辛苦,進入大學就散架了。但在這里從幼兒園到大學,學生一直是一個狀態,學習和生活結合,這里也很強調學生交際能力,并不是單一成績好久可以。學生畢業后方向,一部分可以直接就業,學校也提供一些就業機會,一部分學生繼續進入university學習,尤其是國際生。美國很歡迎各種學生來學習,有高中畢業,有高中讀了一半,還有一些國際生,他們就更復雜一些。美國是個鼓勵終身學習的地方,所以一個班級里年齡層次從17歲到60歲。很多學生交流說來學習不僅和老師學,同學之間也能學到很多東西。就教育結果來說,國內學生進入工作崗位時需要進行二次學習,不能立刻勝任工作,而美國學生一畢業就能很好的進行工作,能從基層做起獨立完成自己的工作。我覺得作為一名教師,我在以后教學中會更注重實踐部分環節。
以上是對教育體制,教育目的,人才選拔,教育方式,以及對教師要求和教育結果的一些看法。西方教育的智慧在于發揮人的潛力,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學習興趣。這也是教育過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非常希望學生愛自己的專業。當然中國的教育也有優點,繼續發展基礎教育。最希望培養出一個既踏實又有思想的學生,這就需要我們繼續完善教育體系。
參考文獻:
[1]朱永新。新教育之夢。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4.
[2]劉鐵芳。守望教育。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2010.
[3][蘇] B.A.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1984.
[4]李鎮西。做最好的老師。漓江出版社,2010.
[5]張斌賢。西方教育思想史。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