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國頒布幼兒教師從業標準的背景。
在美國教育改革的推動下,幼兒教育的質量問題得到美國幼兒教育專家的重視,幼兒教育領域也發生了一系列變化: 提高幼兒教育質量的需求、家長參與教育程度的深入、對兒童及其家庭文化的重視、全納教育的開展、對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呼聲日益高漲等等。在這些轉變的基礎之上,幼兒教育領域對幼兒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為了提高幼兒教育質量,為了幼兒更好的發展與學習,全美幼兒教育協會( NEAYC) 根據早期教育最新研究成果,于 1994 年和1999 年對 20 世紀 80 年代制定的《候選人培養計劃指南》進行了兩次修訂,并在 2001 年、2002 年、2003 年先后公布了三套早期教育專業從業準備的標準,對幼兒教育人員提出了不同層級的要求。2009 年該協會對此標準又進行了修訂。全美幼兒教育協會是美國最具影響力的民間幼兒教育組織,制訂的早期兒童教育專業的標準可以說是美國最具權威性的。根據幼兒教育理念的變遷、幼兒教育實踐經驗的積累以及美國政府強化師資培訓的標準,全美幼兒教育協會對幼兒教師專業標準不斷推敲、修訂,予以完善,適應了不同層次和領域的幼兒教育從業人員的教育與培訓要求,為培養高素質的幼兒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明確而具體的要求,為他們的專業化發展提供指引,對規范和考核幼兒教師培養機構或學校提供了參考與依據; 同時,對美國各州幼兒教育的開展也具有普遍的指導及規范作用,對全美幼兒教育質量的提升、幼兒教育的持續發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動作用。
二、美國幼兒教師的從業標準。
全美幼兒教育協會制定的系列從業標準,是專門為幼兒教育的從業者而制定的一套完整的從業標準,是美國現行的全國性的、極具影響力的幼兒教師從業標準。經過四次修訂后,形成了“副學士學位標準”、“初級證書標準”、“高級證書標準”系列層次化的標準,核心標準從原來的五項到最新的六項,每項標準包含三至五個關鍵要素( Key elements) 以及相應的支持性說明( Supporting explanation) .每項核心標準的主要內容如下:
( 一) 基本的五項核心標準。
從業標準規定了從事早期教育的專業人員在幼兒教育的專業化發展上所需要達到的要求,即作為幼兒教師應該具有的知識與能力。雖然“初級證書標準”( 2001)[1]、“高級證書標準”( 2002)[2]、“副學士學位標準”( 2003)[3]三個文件對從事早期教育工作的人員提出了不同層級的要求標準,但三個文件都有著共同的部分,即最基本的核心標準---先呈現在初級證書標準中,在后面制定的從業標準中均以此為核心。
1. 能夠促進兒童的發展與學習。此標準是告知從業人員應該知曉兒童的哪些發展方面,應該為兒童創造怎樣的學習環境,從而促進兒童的發展與學習。主要內容如下: ( 1) 了解兒童的需求與性格特點,包括了解兒童的發展以及與兒童發展和學習相關的方面,如身體、認知、社會、情感、語言、審美、游戲、活動、學習過程、學習動機等等。( 2) 知曉兒童的發展與學習受多重因素影響,這些因素包括文化、語言背景,與成人、同伴的關系,家庭的經濟條件,健康狀況,學習方式,學習機會,技術與媒介以及家庭和社區的特點等。( 3) 創設一個健康、尊敬、支持與具有挑戰性的學習環境。
2. 能夠構建與家庭、社區的良好關系。此標準是告知從業者應該與家庭和社區創建怎樣的關系,以及如何去創建這種關系。主要內容包括: ( 1) 了解家庭與社區的特點,同時對兒童的生存環境有深入的了解,例如社會經濟條件、家庭結構、語言、文化價值、種族等等。( 2) 與家庭、社區建立互敬互惠、正面積極協作的關系,并給予他們支持,同時要考慮到家庭的喜好、目標以及家庭的語言文化。( 3) 讓家庭、社區都能參與到兒童的發展與學習之中,重視家庭和社區在兒童發展中的價值,重視父母及家庭的其他成員對兒童的影響作用。在具體的活動方案中同樣有家庭、社區的積極參與。
3. 能夠建立支持性的觀察、記錄與評估。此標準是告知從業者通過何種方式去了解兒童,如何正確對待評價的功用,如何有效使用評價這一工具。主要內容如下: ( 1) 理解評價的目的、作用與正確使用的方法。同時,對評價結果要有合理的解釋與分析,形成一種積極的評價方式,從而支持兒童的發展與學習,并能改良自己的教學方法或者兒童家庭的教養方式。( 2) 理解并使用觀察、記錄及其他評估工具和方法,并以此了解每個兒童的需求、特點以及學習習慣、生活方式等。既要把兒童看成一個獨立的個體,又要把他們作為社會的一員,在“關系”中了解他們。通過系統的觀察與記錄,深入了解兒童需要怎樣的適宜的學習方式,從而促進兒童的發展與成長。( 3) 理解并實施有責任的評價,通過協作、開放的方式,發揮評價的積極作用與價值,給兒童的發展提供支持。( 4) 理解家庭與專家在評價中的伙伴關系和多人參與、協作對評價的意義。
4. 具有教育與學習的能力。此標準是告知從業者開展教學活動應該具有什么樣的知識和能力。主要包括: ( 1) 建立家庭、社區、幼兒園三者之間良好的關系,形成良好的溝通系統,發揮良性循環的作用,從而支持兒童的發展與學習。( 2) 運用有效的途徑、策略和工具積極地影響兒童的發展與學習。( 3) 基本的知識準備包括語言和讀寫、藝術、數學、身體鍛煉和體育、科學、社會研究( 地理學、歷史學、經濟學、社會關系等) 等各個領域的知識。知道每個領域的基本概念及其獲得的方式方法,當然還包括一些相關理論的課程。( 4) 熟悉課程的設計、實施、評價,建立富有意義并具有一定挑戰性的課程,使兒童獲得一定程度的經驗提升,產生積極的學習效果。
5. 成為一名專業人員。此標準是告知從業者怎樣使自己成為一名專業人員。主要內容: ( 1) 在早期教育領域內的自我認同感,具有自己的話語權。( 2) 以專業的眼光看待早期教育實踐中的問題,整合多種教育資源,為自己的教育實踐服務。( 3) 關注自身的專業化發展,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尋求發展與成長的機會。( 4) 要遵循道德的標準與原則。
( 二) 標準的調整與增加。
由于幼兒教育的發展對幼兒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全美幼兒教育協會于 2009 年對幼兒教師從業標準進行了新修訂,最顯著有兩個方面:
一方面,基于原先的五項標準,新的修訂把第四條“具有教育與學習的能力”[4]調整為兩條: 一條為“能運用合適、有效的方法建立與家庭、兒童的聯系”,主要告知從業者要能運用一系列發展適應性的方法、策略建立與家庭、兒童的聯系,建立一種積極的關系和支持性的互動。另一條為“運用知識內容建構有意義的課程”,主要是告知從業者能運用相關的學科專業知識的基本概念、早期學習的標準、研究工具等進行教育教學活動設計、組織與實施并具備課程評價的能力。由此,新的修訂將原先的五項標準變成了現在的六項核心標準。
另一方面,最后一條“成為一名專業人員”[4]的內容較以前更加豐富,從教師發展專業化的角度提出了新的要求: 幼兒教師要持續學習、協作學習,要有研究、反思、批判的能力; 要能夠考慮到幼兒教育整個領域的發展趨勢,通過多種方式進行學習,并指導自己的實踐活動,提倡與多領域人員合作開展活動。還要求幼兒教師要熟悉涉及到兒童、家庭、幼兒教育等方面的相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