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來臨,多媒體教學課件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到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中。多媒體教學課件通過文字、圖像、音頻、視頻、動畫來生動地呈現教學內容,形象地描述各種教學問題,可以有效增加課堂教學氣氛,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激發幼兒的探索欲望,是現代幼兒園教學中有力的輔助工具。目前,在各級師范院校和高等職業學院中,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都會開設“CAI 課件制作”這門課程。在這門課程幾年的教學工作和實踐中,我發現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在設計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時都存在著一些普遍性問題,影響了課件的質量和教學效果。在這里,我想探討一下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多媒體教學課件設計制作中出現的常見問題以及對策(由于在制作課件時使用最廣泛的軟件是PowerPoint,所以本文以 PowerPoint 為例來說明問題)。
1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多媒體教學課件設計制作中的常見問題
1.1 課件設計中沒有充分考慮幼兒的認知特點
學習要適應幼兒發展的階段。幼兒的認知活動是有規律地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逐漸發展的。很多學生在設計課件時,只顧把相關的知識堆徹到課件中,而沒有考慮到幼兒的認知特點,沒有充分結合“學前教育學”、“學前心理學”中學過的相關知識來設計課件。即使是相近的教學內容,由于小班、中班和大班孩子的認知程度存在著差異,所以要達成的教學目標也是不一樣的。如認識圖形,小班要求只要能認識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就可以。中班就要求能夠區分圓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并能按標記進行分類。而大班除了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以外,還要求能簡單地畫一畫這些形狀,會從生活中找到這些形狀的物品。
1.2 素材選擇不準確,未經處理
多媒體教學課件常用到的是文字、圖像、音頻、視頻、動畫等素材。在素材使用方面常見的問題有:
1)素材的選擇不準確,和實際要表達的內容有偏差,容易引起歧義,給幼兒造成誤解,對幼兒學習產生不良效果。
2)課件中有些素材和教學內容毫不相關。如有些課件背景花哨,使用了很多不相關的聲音,以及大量裝飾性的GIF 動畫。課件過于追求外表的華麗,音效的熱鬧,本末倒置,忽視了教學目標,分散了幼兒的注意力。
3)素材沒有進行先期的處理。如許多來自于網絡的圖片素材上都有相關的 LOGO,影響圖片的成像質量;還有些音頻、視頻素材沒有進行剪輯。
1.3 信息量過大,超出孩子的能力范圍
幼兒園一節課的時間是有限的,小班控制在 15~20 分鐘,中班 20~25 分鐘,大班控制在 25~30 分鐘。在有限的教學時間里,課件要求簡單明了,達到教學目標即可,也可以適當增加一些課外知識,拓展孩子的知識面,但是拓展內容要謹慎選擇。在實際的課件制作練習中,很多學生為了力求全面,加入了超量的信息,超出了幼兒的能力范圍。如幼兒園大班科學課中,有一課“地球的好朋友———月亮和太陽”,在學生制作的很多課件中涉及公轉、自轉、公轉和自轉帶來的四季變化和晝夜變化等內容,對于這些專業名詞幼兒很難理解。
1.4 色彩搭配不當,分散孩子注意力
幼兒喜歡色彩鮮艷明快的東西,因此很多學生就在課件中使用過多的顏色,由于缺乏色彩美學和色彩心理學的相關知識,導致幻燈片存在色彩搭配不和諧;前景色不醒目,背景色喧賓奪主;頁面間色彩跳躍太大,課件風格不統一等問題。這些課件配色不科學,在使用中容易造成幼兒心情壓抑、導致幼兒視覺疲勞,分散幼兒的注意力,直接影響了教學效果。
1.5 課件結構復雜,超級鏈接混亂
目前,在幼兒園中常用到的教學課件結構有 2 種:
1)線性結構:這種結構通常按照線性順序“播放”整個課件。
2)樹形結構:這種結構就像大樹一樣有主干,有分支,樹狀結構課件的主干就是目錄或者菜單,然后把章節內容或詳細內容頁面運用超鏈接聯接起來,操作時可根據教學的需要靈活地進行跳轉。
在學生制作的樹形結構課件中,由于沒有全面和合理地規劃課件的結構,所以導致結構混亂,超級鏈接不合理或者不成功。
2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如何制作適合幼兒的多媒體課件
2.1 重視課件制作的前期工作
多媒體課件的制作過程簡單來說可分為下面五個步驟:【1】
要想制作出合格的幼兒課件,在課件制作前期工作中要注意的問題有:
2.1.1 了解幼兒的認知特點,明確課件的主體對象學前教育專業開設有兩門專業課“學前心理學”和“學前教育學”。在設計制作課件時學生要學以致用,掌握幼兒期各個年齡段幼兒的認知特點,為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提供理論指導。
2.1.2 確定課件的主題確定課件的主題,是整個制作過程的主導。首先要根據教學目標找出各個知識點,確定每個知識點的目標,確定重點和難點,確定教學策略。其次要注意發揮多媒體的特長,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 精心設計,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集圖、文、聲、像的綜合表現功能。
2.1.3 重視課件腳本的編寫腳本首先要確定課件結構,由于幼兒園的課程內容相對簡單,所以最好選擇簡單的“線性”結構。如果制作的課件內容復雜,可以選用“樹形結構”,但是一定要注意超級鏈接的準確性。在確定課件結構以后,再以頁面為單位確定系統的邏輯結構,選擇媒體形式和確定每種媒體的信息量,說明每個頁面中所需文字、圖片、動畫、音頻、視頻等素材的編排結構、內容銜接等,同時包含技術制作思想,如如何表現,如何銜接等。
2.2 素材選擇恰當準確
2.2.1 素材內容緊扣課件主題對于幼兒來說,由于處在認知的初級階段,對知識的接收容量是有限的,所以在課件中所用的素材一定要慎重選擇,緊扣教學內容,能準確地、科學地表達相關的知識。要舍棄易產生歧義、表意不明確或多向表意的素材,避免誤導幼兒,產生認知上的困擾。
2.2.2 素材美觀大方,令人賞心悅目在選擇素材時,除了要緊扣課件主題,還要注重素材的藝術性。幼兒主要通過各種感官來認識世界,清晰美觀的圖片、優美動聽的兒歌和樂曲、別致新穎的動畫故事、賞心悅目的文字等,都能夠刺激幼兒的感官,提高視覺、聽覺吸引力,激發學習興趣,幫助幼兒理解教學內容,擴大幼兒的知識面,促進了知識的消化,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2.2.3 重視素材的收集與處理在幼兒教學課件中,常用的素材有圖像、文字、音頻、動畫和視頻等。學生在平時要注重素材的收集、整理與加工,建立自己的課件資源庫。由于幼兒課件中圖像、音頻和視頻素材使用最多,所以要求學生要能熟練使用 Photoshop 進行圖像的編輯和處理;使用 GoldWave 對音頻進行編輯、錄制和轉換;使用 Premiere 進行視頻的采集、剪輯和合成。
2.3 課件顏色搭配得當
2.3.1 選用模板,可快速建立風格統一的課件模板是 PowerPoint 的骨架性組成部分,它可以快速建立風格統一、美觀動人的多媒體課件。除了使用 PowerPoint 提供的模板,互聯網上也有大量的 PPT 模板資源,學生只需要下載并進行簡單的修改就可以使用,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通過幻燈片母版命令來制作個性化的模板用于教學。
2.3.2 課件中多使用幼兒喜歡的顏色根據相關科學實驗,在明亮彩度高的色彩環境中,幼兒情緒會受到影響而變得愉快、開朗,學習能力也隨著增進;相反在色彩黯淡或是單調的色彩環境中,容易使幼兒疲勞、焦躁,導致幼兒學習能力降低。因此,在幼兒課件的制作中應該多用淡藍、黃、草綠、橙紅等色彩,適當運用紅、藍、綠等純色色彩,盡量避免大面積使用黑、白等暗淡色彩。在配色中,也要避免同一頁面色彩過于雜亂。
2.3.3 要注意背景與文本、圖片之間顏色的搭配在幼兒課件的設計中,為了不影響其他素材的顯示效果,最好選擇色彩柔和的純色、漸變色作為背景,也可以選用圖片做背景。但背景圖片應該色彩和諧,與文字內容相得益彰,不能喧賓奪主,尤其是兩者在色彩上,應該有明顯的反差,才有助于凸顯文字。另外背景圖片的大小應該選擇為800×600 像素以上的大圖,這樣顯示效果才清晰自然。
2.4 幻燈片內容簡單明了,重點突出、布局合理
2.4.1 明確每張幻燈片的主體,排除干擾因素為了突出重點,要注意控制每張幻燈片中素材的數量,排除多余的干擾因素。對于幼兒來說,由于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一張幻燈片中最好只安排一個重點內容,與內容無關的素材最好排除,特別是一些 GIF 動畫或者色彩鮮艷的背景圖片?;脽羝兴夭牡臄[放位置要求合理科學,突出重點,重點內容放在屏幕中央,并且要足夠清晰。
2.4.2 圖像清晰圖像是幼兒多媒體課件中用得最多的素材,它能形象地展示教學內容,能解決難以用文字或語言描述的教學內容。對于位圖來說,分辨率的大小決定圖像的大小,所以為了保證圖像清晰要選擇高分辨率的圖像,低分辨率的圖像放大后會模糊不清。
2.4.3 文字少而精,字號要大幼兒認識的文字很有限,所以在課件中一定要嚴格控制文字素材的使用量,切勿在幻燈片中出現大段的文字。文字要求少而精,字號設置要大,以便讓幼兒看清楚。對于重點文字,可以通過增大字號,設置不同的顏色,加動畫效果等引起幼兒注意。
2.5 注意與傳統教學的有機融合
2.5.1 采用片段式課件來替代整課式課件設計課件的時候,要明確課件在教學中的輔助地位。根據幼兒園的教學內容,可以多采用片段式課件來替代整課式課件,在課程中設計適合幼兒活動和體驗的內容,加入貼近幼兒生活的游戲。將多媒體教學和傳統教學有效地結合起來,緊密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才能容易被幼兒理解和接受。
2.5.2 設置情景,增加課件趣味性設置情境是教學的一種重要手段,特別是在幼兒多媒體課件中,豐富多彩的虛擬情景,讓幼兒身臨其境,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啟發幼兒的思考,有利于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情景設計可以從幼兒熟悉的生活情景出發,如動物園、公園、超市;也可以從幼兒喜歡的卡通故事和卡通電影出發,如天線寶寶、維尼熊等。
2.5.3 課件中多提問題,啟發幼兒思考設計問題要根據幼兒的認知程度,考慮幼兒的生活經驗,由淺入深,層層推進,問題語言要兒童化、趣味化,要淺顯易懂。問題設置要有目的性,要自然,有適度的探索性。例如為了培養幼兒觀察比較事物的能力,可以多提“有什么不同?”這類問題;為了培養幼兒想象力、擴散思維能力,可以提“假如……怎么辦?”這類問題;為了培養幼兒的自信心和表達能力,可以提“你認為……?”這類問題。
總之,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必須要掌握的一個技能。要想設計制作出合格的幼兒多媒體教學課件,除了上面要注意的問題,還需要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不斷地進行學習和探索。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S].2012.
[2] 教育部.3-6 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Z].2012,9.
[3] 陳幗眉,等.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5.
[4] 劉桂梅,等.多媒體 CAI 課件制作教程[M].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13.
[5] 王振宇.學前兒童心理學[M].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