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軍聯合職業軍事教育體系建設的影響因素
美軍聯合職業軍事教育體系對培養美軍聯合作戰指揮人才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在聯合作戰成為當今主要戰爭形態的背景下,聯合職業軍事教育所培養出來的各個層面的人才,在歷次戰爭實踐和軍事訓練中越來越多的發揮著作用。當然,美軍聯合職業軍事教育體系不是一天建成的,它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績,是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1. 美軍聯合職業軍事教育體系建設的歷史因素
歷史的長期積淀是促成美軍聯合職業軍事教育體系不斷完善的根基。美軍聯合職業軍事教育可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后的陸軍工業學院,工業時代戰爭的勝利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依賴充足的物資保障 ,1924 年成立的陸軍工業學院是美軍歷史上第一所培養工業動員專才、帶有聯合特征的院校,也成為美軍聯合職業軍事教育的起點。滿足第二次世界大戰需求的直接產物 -- 陸海軍聯合參謀學院首先開啟了實施聯合教育的新篇章。二戰結束前,美軍著手規劃組建新的聯合教育機構,開始出現聯合職業軍事教育(JPME)概念。1945 年前后,陸軍、海軍參謀學院及杰羅委員會均提交報告詳述未來對聯合軍官的需求,并建議設立聯合職業教育機構。1986 年《戈德華特-尼科爾斯國防部改組法》持續提升軍官聯合職業軍事教育地位,從法律政策層面豐富和規范了軍官聯合職業軍事教育體系 ,1997 年的《切尼報告》使聯合職業軍事教育進一步得以深入發展。綜上所述,美軍聯合職業軍事教育在其發展過程中經歷了快速建立-不斷發展-趨于完善的過程,它不斷適應戰爭發展的需要,接受了海灣戰爭、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的考驗,更加順應戰爭形態發展的趨勢,更加貼近實戰的需求,也更加符合軍事人才成長的規律,更加系統化和制度化。[1]
2. 美軍聯合職業軍事教育體系建設的文化因素
如果說基本的價值理念決定著一個國家和一支軍隊的過去和未來,那么聯合的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將最終決定聯合作戰的勝敗。聯合文化是富有時代氣息的軍事軟實力,是聯合作戰的靈魂和基因。近代美國的歷史文化傳統始終認為團隊精神是一項重要的價值觀,并對此予以極大的尊重和積極的反映,并體現到了戰場上,認為聯合作戰就是團隊作戰。1991 年,美軍在《美國武裝部隊的聯合作戰》一書中指出“:聯合文化是所有軍隊的共同法寶,是軍事職業化的精髓?!盵2]
聯合文化培育是聯合作戰人才培養的“靈魂”,如果說具體的教學行為是“術”,那么打造聯合文化則是鑄“魂”的過程[3].美軍聯合職業軍事教育自始至終貫穿著聯合文化,聯合文化影響了聯合職業軍事教育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是消除傳統“軍種文化”樊籬的利劍,是鍛造美軍聯合作戰人才的催化劑和倍增器,從根源上決定了美軍聯合職業軍事教育的質量和水平。普遍深入的聯合團隊意識,使美軍聯合職業軍事教育的產生與發展成為其歷史的必然,經過長期的理論和實踐探索,美國在培養聯合作戰指揮人才方面已經走在世界前列,由此產生的“聯合文化”也成為了美軍培養聯合作戰人才的核心理念,是美軍聯合職業軍事教育成功的關鍵因素。
3. 美軍聯合職業軍事教育體系建設的體制因素
軍隊體制指軍隊的組織體系和相應制度。優良的體制保證軍隊內部關系順暢、信息快速有序流動,是戰斗力生成和發揮作用的重要因素,是軍隊作戰、教育訓練、建設管理等各項活動任務有序開展的基本保證。美軍聯合職業軍事教育能夠順利展開、不斷改革和持續推進與美國的國防體制和法規制度有著密切關系。
一方面,美軍聯合職業軍事教育體系的建立發端于聯合作戰的實踐與美國國防體制的改革。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聯合作戰的發展使得原有的國防體制--陸、海軍各自為政的局面,已越來越不適應戰爭的需要。1947 年,美國《國家安全法》出臺,宣布成立國防部和陸、海、空軍軍種部,將參謀長聯席會議設為常設機構,并設立了聯合參謀部,具體負責參聯會的工作,為以后聯合職業軍事教育良性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此后,美國多次修訂《國家安全法》,不斷推動美國國防體制向著有利于提升美軍聯合作戰能力的方向改革。另一方面,美軍完善的軍事法律體系對于規范聯合職業軍事教育起到了決定性的根本作用,依法保證了聯合職業軍事教育的權威性和可操作性。從 1986 年《戈德華特-尼科爾斯國防改組法》、1994《美國法典 ( 軍事法卷 )》、2003 年《國防部訓練轉型實施計劃》直至當前的參聯會主席《聯合職業軍事教育“前景規劃”》等法規文件,都有效推動了美軍聯合職業軍事教育的發展。
二、美軍聯合職業軍事教育體系建設的缺陷分析
美軍聯合職業軍事教育體系分為生長軍官、初級、中級、高級和將官級教育五級,層次分明相互銜接,具有組織領導科學、法律制度完善、運行機制健全的特點,但運用辯證的方法分析其發展的過程和主要特點,也存在一些缺陷和具有爭議的地方。
1. 培訓時間過長,調學比較困難
美軍在軍官職業教育中秉承終身教育的理念,“連續性進程”為軍官不斷晉升的各階段提供相應的教育。在五級教育體系框架內,美軍的聯合職業軍事教育基本實現一職一訓,一崗一訓。具體來講,生長軍官教育不針對具體聯合任職;初級院校以聯合特遣部隊的參謀任職為目標;第一階段聯合教育以軍種中級指揮參謀軍官任職為目標;第二階段聯合教育以高級指揮或參謀人員任職為目標;將官級教育中“拱頂石”課程是新晉將官的基礎課程。
美軍規定,必須對軍官進行逐職逐級的培訓(如圖所示),一名聯合作戰指揮員的成長一般需要 25 年左右的時間,而一名聯合軍官的培訓總時間占整個職業生涯的約三分之一。以參加聯合部隊參謀學院第二階段聯合教育的學員為例,在軍種參謀指揮院?;蚋呒壴盒_M行 10 個月的學習后,學員需要進行為期 5 個月的第二階段的學習,如果將假期計算在內,完成兩段式聯合教育需要近一年半的時間,調學時間跨度長,而各聯合司令部工作任務繁重,人員緊張,一般不愿讓優秀的參謀軍官參加聯合教育,武裝部隊參謀學院約有 60% 的學員是從聯合司令部的參謀崗位上“借調”來學習的。如何縮短學員在校接受教育的時間,而又不影響學習質量,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
2. 逐漸成為某些軍官的福利式教育
2014 年 2 月,位于美國南卡羅來納州查爾斯頓的海軍核動力推進學校,三十多名海軍高級軍官涉嫌在獲得教官資格考試中作弊,所涉教官的規模相當于美國海軍核反應堆操作教官總數的五分之一。按美聯社的說法,能在查爾斯頓海軍核動力推進學校任教的教官多為曾經在核動力潛艇或航母上服役的軍事人員,離開作戰部隊,他們需通過一項筆試才能獲得任教資格。同年上月,美國空軍戰略導彈部隊曝出最大作弊事件,34 名軍官因在業務考核中作弊被停職。由此可見,美軍的教育機制也并不是特別完善,在資格考試中存在大量的作弊現象,證明某些軍官并不是本著提升自己能力的原則學習,而是帶有某種功利心去學習,數量之多就不能單單說明是個人素質問題了,當然我們不能因為這一點就否定了整個教育體系出現了問題,可能是監管不夠嚴密,但不可否認的是有很多軍官確實想利用當前的教育機制來達到自己的某種目的,比如提高學歷或獲取某種資格。聯合職業軍事教育體系中設置的聯合崗位,必須由聯合資格軍官來擔任,且聯合軍官的晉升也必須參加聯合職業軍事教育的培訓,那么,這樣某層次的教育很可能成為軍官的福利式教育了。
3. 執行過程中個別時候過于僵化
美軍規定,所有的軍官必須參加聯合教育前兩個層次的教育,要成為聯合資格軍官,擔任聯合任職,還須接受第三層次聯合教育(聯合教育的第二階段),并取得聯合資質。升任將官,按照法律規定,還必須參加“拱頂石”、“頂點”等課程的學習。從宏觀制度來看是運行機制比較完善,從微觀執行來看存在很大矛盾,制定規章制度過于死板,執行過程過于僵化,工作任務與聯合教育之間的沖突,經常迫使某些軍官不得不丟掉手頭的工作,中斷個人的職業發展,去參加院校的聯合教育訓練。個別時候不考慮各軍種之間的差異,機械地執行聯合教育的政策文件,給各軍種軍官管理和個人發展造成困擾。如何在政策制定與執行環節之間、政策執行中各執行主體之間、執行主體與對象之間等有效的協調管理,充分的整合力量,是美軍聯合軍事教育體系執行過程中的矛盾和焦點,需要根據軍種建設的實際,不斷的改革完善。
參考文獻:
[1] 劉向東 . 美軍軍官職業教育研究 [M]. 上海 :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9.
[2] 周鳳武 . 我軍聯合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及時策 [J]. 教學研究資料 ,2012(4):22-28.
[3]總政治部聯絡部編。美軍政治性工作研究論叢 (第4輯)[M].北京 : 解放軍出版社 ,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