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制作 PPT 課件處于主動地位,這個 PPT 是教師制作的,主動權自然就掌握在教師的手里,學生是被動接受者,在制作過程中,考慮更多的是:我要展示什么,而不是學生需要什么。沒有把學生的體驗和課件設計有機結合[1]。
1目前PPT制作存在的問題
1.1 線性結構
目前大數 PPT 課件都是傳統式線性結構課件, 一直單擊鼠標進入下一項下一面,無法準確的到達想要的那一頁。
1.2 內容繁多,沒有篩選加工
第二個問題是內容繁多,什么都往上搬、只是把書本從黑板上搬到了多媒體投影儀上,形式改變,沒有本質上的區別,起到的替代黑板的作用,沒有發揮多媒體的優勢來。
1.3 背景單調,不講究色彩搭配
這給觀看者造成了很多不便,有時候后排的學生可能什么都看不清[2]。
2 面向學習者“CorelDRAW平面設計”課程PPT
基于以上原因,開發了面向學習者“CorelDRAW 平面設計”課程PPT,先從整體上介紹“CorelDRAW 平面設計”課程 PPT 的 設計思想 ,作品制作的本意是回歸到真正做好一個輔助課堂教學的 PPT 課件,遵循“有”與“用”原則,有資源并且切實用得上的,服務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重點是服務學生的學,不是讓教師教得舒服,而是讓學生學得舒服的角度入手,體現面向學習者的設計思想,從內容、教學設計、功能、外觀四方面入手,整個“CorelDRAW 平面設計”課程 PPT 依據教材《CorelDRAW X5 平面設計應用教程(第 2 版)》量身打造,有 13 章 ,共128 頁,分為上篇基礎技能篇和下篇案例實訓篇,力求做精,做透。
2.1 知識內容豐富 PPT 教學內容主要分二個方面
2.1.1 課內知識:包括課堂、課后任務教材,來源《CorelDRAW X5 平面設計教程》
2.1.2 課外提高拓展知識
(1)教輔材料 1《CorelDRAW X5 從入門到精通》(第 6 章全章采用)(2)教輔材料 2《CorelDRAW X5 設計與制作嘗試剖析》
(3)互聯網
2.2 PPT 首頁顯示本 PPT 中所有資源
所有資源在首面下方一字排開,整潔有序,界面清晰友好便于使用。 如圖 1。
2.2.1 課程總目錄:進入 PPT 學習
2.2.2 微課視頻:進入學習
2.2.3 課程教案:打開課程教案 word
2.2.4 課程實訓大綱:實訓課打開實訓大綱 word,根據要求及步驟完成。
2.2.5 課堂案例成品及素材:打開課堂案例成品及素材文件夾 ,參照成品和獲取課堂案例素材。
2.2.6 課后案例成品素材:打開課后案例成品及素材文件夾 ,參照成品和獲取課后案例素材。
2.2.7 課外提高成品素材:打開課外案例成品及素材文件夾 ,參照成品和獲取課外案例素材。
2.3 精心教學設計
2.3.1 上篇 基礎技能篇對上篇基礎技能篇,采用項目倒推教學法設計理念,在教學資源的組織上改變傳統的知識點線性排列方式, 而是通過項目分解任務,一一列出知識點,目標明確。 學生學習更方便,針對性更強。
(1)總述展示本學期成品收獲,激發學習興趣;(2)通過項目分解 、任務分析明確知識點 ,項目分解過程中 ,使用標識指示圖,明確指向知識點,學生便于理解,如圖 2。(3)教師示范部分;(4)學生實踐部分;(5)總結新知識并掌握 ,這點平時做得有些欠缺 ,學而不結 ,學了就丟了;(6)全章結束后微反思:我們學到了什么。
2.3.2 下篇 案例實訓篇學生經過上篇基礎技能的 7 章訓練, 已掌握基本的工具和技能,增加學生動手時間,增強學生自學能力,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并靈活運用。
(1)下篇將任務分析改為任務提示 ,不再細細分析每一個任務要點了,根據老師的任務提示,學生要自主制作案例,利用已有的知識體系完成作品的制作。拓展提高,案例豐富。
2.4 便捷交互功能操作
PowerPoint 提 供了 “插入超級鏈接 ”及 “動作按鈕 ”的超級鏈接功能, 制作者可按自己的意圖要求轉向指定的幻燈片或其它文件。 PPT的超鏈接具有強大的鏈接功能。 超鏈接主要有幾種形式:按鈕、文本式、圖形、圖像等。
(1)全 PPT 配有總目錄,各章配有目錄,采用的是文本式超連接。
(2)課件的基本功能是方便使用 ,與用戶界面友好 ,交互便捷 ,配備的按鈕功能方便用戶到達任何位置,采用的是按鈕式超鏈接。 如圖3。
(3)優美的界面設計與鮮亮的視覺效果 ,適合學生年齡層次的亮麗風格設計。 如圖 1。
(4)文本內容的呈現在設計文字文本的時候,要注意必須從教學需要出發,以完成教學為中心,內容要簡練,主題和重點要突出,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掌握知識,形成能力[3]。
所以在“CorelDRAW 平面設計”課程 PPT 中,文字簡潔有力,字體選擇靈動多變,重點內容用顯著顏色標示,利于學生掌握重點。
(5)做到一章一系列背景,改善視覺疲勞。
2.5 幻燈片切換與動畫效果的結合使用
2.5.1 雙效幻燈片的切換幻燈片采用雙效切換,單數八根輪輻,雙頁是水平百頁窗,為什么不每一頁一種效果呢? PPT 制作的目的是展示教學內容,不是越多效果越好,越花哨越好,有時往往越簡單效果越好,不可以喧賓奪主。
2.5.2 動畫的應用一張幻燈片不會在切換過來后是空白的,也就是說不是所有元素都要通過動畫才出來,一般會保留部分元素在畫面上,一切換過來就可以看見,原本幻燈片已經有切換動畫了,也有動感效果,而針對一些重點內容,才會使用動畫,單擊鼠標逐一出現。
2.6 聲音
“CorelDRAW 平面設計”課程 PPT 比較少應用聲音,特別不會使用剎車、打鼓等比較刺激的聲音,那只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影響課堂氣氛。
2.7 完整分章配備學習資料, 對照 PPT 實現課堂教學及學生課后延伸自主學習。
2.7.1 微課視頻
2.7.2 課內案例成品及素材
2.7.3 拓展提高案例成品及素材【圖略】
【參考文獻】
[1]胡國華. 如 何用 PPT 制 作交互式課件 [J].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 ,2011,23\\(12\\):58-60.
[2]閆磊. 淺談如何利用 PPT 制作交互式課件[J].今日中國論壇,2012\\(12\\):74-76.
[3]張道華.面向學習者的 PPT 課件設計[J]. 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3\\(9\\):262-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