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任何事物都應該遵循一定的規則。軍事人才培養也應該一樣,必須有一個既定目標與方針,并緊緊圍繞其進行。在新形勢下,如何適應現代軍事變革,培養新型軍事人才,為“打得贏、不變質”筑牢基礎,筆者認為,在人才培養上面,應遵循以下原則:
1.超前性原則
超前性原則是指:著眼于戰爭的發展趨勢和未來戰爭的需要,努力培養造就能夠駕馭未來戰爭的高素質軍事人才。超前性是軍事人才培養中必須著重解決和把握的重要原則,是解決軍隊現代化建設問題和保證未來“打得贏”的重要原則。相對武器裝備的更新速度,人才培養是個長周期的問題。要“寧可讓人才等裝備,也不能讓裝備等人才”。我軍現代化建設是一個動態過程。人才建設適應軍隊建設不斷向前發展,要求人才培養應具有一定的超前性。換句話說,為明天培養人才,應該堅持面向未來,走在現實需要的前面。不但使學員掌握第一任職所需要的知識,而且還能為其隨著職務的提升、管理范圍的擴大需要較高層次的知識進行必要的儲備。高技術戰爭要求軍事人才的培養必須講求超前性、長遠性。\\(1\\)教育本身固有規律決定了人才培養必須超前。教育屬于面向未來的事業,為社會培養未來需要的人才,為推動社會發展服務。任何教育都應該面向未來,所以重視人才的未來發展,進行超前教育是教育的本質體現。\\(2\\)高技術武器裝備的迅速發展和我軍現代化進程決定了人才培養必須超前。在和平時期,軍事教育不僅要適應當前可能發生的戰爭和軍隊建設的需要,尤其要適應未來戰爭的需要。人才培養是戰爭準備的基礎工程,明天打什么樣的戰爭今天就應該培養什么樣的人才。\\(3\\)新時期軍事教育方針決定了人才培養必須超前。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確立了我們從打贏一般條件下的戰爭轉變到了打贏可能發生的現代技術特別是高技術條件下局部戰爭上。人才培養必須主動適應這種形勢的變化。其途徑,就是要加快人才培養步伐,站在未來的高度,規劃今天的培養教育。以超前于現實又不脫離現實的精神來指導實踐,這就是在現實和未來之間保持必要的張力的內在規定。
貫徹超前性原則,首先要樹立人才先行的培養思想,由同步教育培養向超前教育培養轉變,實現培養思想的躍升。著眼世界軍事發展趨勢,高技術戰爭的特點規律、軍隊質量建設和軍事斗爭的準備,以知識力是戰斗力核心要素為依據,加強對人才的知識、科技素質的培養。用超前的思維方式,對未來戰爭進行研究、預測,為我軍質量建設和“打贏”準備好人才大軍。其次,要有長遠的培養規劃。針對人才培養周期長而高技術發展快的矛盾,著眼高科技的發展趨勢,應用科學的方法,對未來軍事人才培養有一個相對確定的認識,制定出入才培養的近期、中期、長遠規劃。把超前建立在總體籌劃、協調推進的基礎上。建立高起點、高水準的學歷教育制度。最后,注重培養人才能不斷發展自我的品質、超前性思維品質和創造精神,使其不局限于現實武器裝備和理論的制約,能縱橫通達,具有長遠發展的能力;使之能夠通過今天的培養學會駕馭明天、后天戰爭的本領。
2.時代性原則
時代性原則是指:根據現代軍事的特征及黨和國家在該階段對人民軍隊的特殊要求,培養和造就適應現代戰爭要求的高素質軍事人才。軍事人才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軍事歷史表明,每當軍事變革的重要關頭,無不蘊育著一場軍事人才問題上的革命。新的戰爭特點給現代軍事人才的內涵刻下深深的時代印記。它要求軍事人才必須具備與之相適應的時代特征?,F代軍事人才與傳統軍事人才在本質上出現了許多重要區別。軍隊的人才隊伍建設要努力尋求由舊質向新質轉變。我軍的人才觀念以及人才培養的方方面面,都要適應新軍事革命的需求,都要符合兩個根本性轉變的要求。這就是我們當前考慮人才問題的歷史立足點和總體上的時代定位。
軍事人才培養要有新的時代性觀念。新時代性觀念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內涵是確立高科技意識。要把具備高科技素質作為一項根本性的要求。新時代性觀念,還應該包括服從國家經濟建設大局,在國家對軍隊建設投人有限的情況下,艱苦奮斗、不斷開拓進取,以國家利益為最高準則,愛軍習武,勇于奉獻犧牲。
3.開放性原則
開放性原則是指:放眼世界,有選擇地借鑒各主要國家關于優秀軍事人才的標準及選拔、培養模式,使我軍在軍事人才培養上有更高的參照系;同時還要利用社會教育力量,提高我軍人才培養效益。開放性,是軍事人才培養系統充滿活力的基本條件。軍事人才培養應當是開放的。鄧小平在論及教育、人才培養時,曾經強調指出要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這就要求軍事人才培養應走出與外軍尤其是外軍教育交流的路子,積極學習、借鑒外軍培養現代化人才的經驗。軍事人員到國外去留學、進修,廣泛地吸收新知識、新技術及有益的軍事理論和作戰訓練方法、經驗,有利于軍事人才更快更全面地成長。培養、選拔人才的開放觀念,一個重要方面就是不拘一格地培養和選拔各類人才。
高技術戰爭要求軍事人才的培養必須講求開放性。高技術戰爭的廣闊空間和廣闊領域,給軍事人才創造了大顯身手的極好條件,同時也要求軍事人才必須具有開闊的視野和創新性行動。這就必須重視培養開放型軍事人才,其關鍵就是轉變原來培養軍事人才的思維模式,使高技術戰爭條件下的軍事人才的思維更趨開放化。需要注重培養軍事人才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創性,并能夠從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不同側面的領域去研究和把握自己所從事的軍事活動,大膽開拓進取,抓住有利時機,能在吞吐大量信息的同時,善于果斷處事,并充分發揮創造性思維,有時甚至可以做出“破天荒”的創舉。只有培養出一大批這種開放型的高技術軍事人才,軍隊才能在高技術戰爭條件下有所發展、有所作為。
4.全程培養原則
全程培養原則是指:軍事人才培養不是一勞永逸,而是一個連續不斷的系統工程,無論是培養軍人個體,還是群體,都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才能隨時具備模范履行職責的能力。著眼信息社會、知識經濟社會的特點,樹立全程培養的思想。人類已經步人信息社會,信息化是當前一個國家現代化的核心,無疑也是各國軍隊實現現代化的關鍵。信息社會有很多特點,但其基本一點就是知識將成為最重要的生產力要素,對軍隊來講,知識的力量將是最重要的戰斗力。知識的迅速膨脹和高節奏的更新換代,顯然對軍事人才現有的知識面構成了挑戰。要想在信息社會和信息戰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須樹立終生培養和不間斷滾動教育的思想,不斷接受新知識,開發人腦的潛力。對于我軍來說,這一點尤為迫切。我軍現有大部分軍官學歷層次低,知識結構陳舊,現代科學知識先天不足;多數干部的大專學歷是以社會科學為主,懂外語、高等數學、計算機應用、高科技知識的人太少,與外軍相比,差距很大。美軍軍官大學以上文化程度者高達97%,而且大多數是工程學科畢業的。社會科學知識具有相對的穩定性,而高科技知識變化甚快。如果我們不及時補上高科技這一課,而是一勞永逸,不再進行繼續教育和全程培養,差距會拉得更大。特別是干部在職學習,要重視后續培養。要鼓勵官兵積極參加“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參加全軍各類遠程教育網絡的學習,支持鼓勵立足崗位自學,在實踐中鍛煉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