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00 年國務院、中央軍委下發《關于建立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養軍隊干部制度的決定》以來,國防生作為軍隊干部的重要組成部分充實到各級部隊中,承擔起保家衛國的重任。國防生在校期間要學習一定的軍事理論知識、軍事基本技能以及軍事訓練,得到軍人和軍官教育的基礎培養,符合新時期軍人和軍官的政治素質、軍事素質和身心素質,具有組織指揮、科研開發以及部隊武器裝備使用的基本能力?!盾娛滤枷搿氛n程作為國防生的必修課,主要講解軍事思想發展簡史及中外古代和近代、現代軍事思想,掌握毛澤東軍事思想、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江澤民關于軍隊和國防建設重要論述和黨關于新形勢下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的基本觀點,使國防生了解各種軍事思想知識,掌握一定的軍事思想,并能夠靈活地加以利用。
1. 傳統的教學方式
現階段,《軍事思想》課程授課過程以傳統的教學方式為主。傳統的教學方式主要依靠教師講授,師生互動少,學生參與課堂教學不夠深入,課堂氛圍也不夠活躍,從而影響了整個教學效果。這種“教師一言堂”傳統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教學主體的,雖然教師能夠完整且流暢地完成自己的教學內容及設計,但沒有讓學生積極參與進來,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其量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一些間接經驗,教師也只是在進行著一場授課秀。
傳統教學模式的理論教學太注重教師的“講”,缺少靈活和機動,忘記了學生的需要,忽視了啟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和能力,只強調知識的完整傳授,即教師只是純粹地教學生書本上的理論,按部就班地進行著某個實例的操作,卻忽視了如何讓學生分析思考、著手實踐,如何讓學生相互間溝通交流、團結協作,從而使學生在學校學習一門新課程或在實際生活中遇到問題時,滿腹經綸卻比別人學得慢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傳統教學法在《軍事思想》課程講授過程中主要以教材為中心,教師按照教學大綱要求,制定了教學計劃,每堂課嚴格按照教學計劃講解。
講解過程主要包含提出概念、舉例說明等。教師通過課前備課,對教學過程有了一個整體把握,但學生接受的是教師的經驗,沒有達到融入課堂的目的,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也不牢固,綜合運用知識能力沒有得到培養,因此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夠突出。
2. 項目化教學法
2.1 項目化教學法的定義
項目化教學是學習者圍繞某一個具體的學習項目,充分選擇和利用最優化的學習資源,在實踐體驗、內化吸收、探索創新中獲得較為完整而具體的知識,形成專門的技能和得到一般發展的一種學習方式。它既是一種教學模式,也是一種多用途的教學方法,其理論基礎融合了多種教育理念,即把每門課程當成一個具體的項目,這個項目必須是和課程聯系在一起的,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然后一個大項目下面,按照本課程相關的知識點,設置成若干個子項目,子項目下面還可以有更小的項目,于是上一門課程就變成了完成一個個項目的過程。學生在完成項目項目化教學在國防生《軍事思想》課程中的應用的同時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做到了學以致用。
2.2 項目化教學法的特點
實施項目化教學法的課程,項目實施具有遞進性。項目化教學常常有以下特點。
(1)教學情境 : 真實具體,密切聯系實際,學生的學習更加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
(2)教學主體 : 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參與進來,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有效地促進學生創造能力的發展。
(3)能力培養 : 不僅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還與社會需求對接,實現順利就業。
(4)知識傳授 : 圍繞項目任務傳授知識,學生帶著任務去聽課,更有的放矢。
(5)學習方式 : 小組討論式、合作式。
(6)教學評價 : 教師點評,學生組間互評,學生組內互評。
(7)教學設計 : 體現了教師怎樣引導學生,怎樣以學生為主體,怎樣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怎樣傳授知識。
(8)綜合性 : 項目具有學科交叉性和綜合能力運用的特點。
3. 項目化教學法在國防生《軍事思想》課程中的實施過程
項目化教學法在國防生《軍事思想》課程中的實施過程主要分為四步:項目設計、項目申請、項目實施、總結講評。具體流程圖如圖1所示。
3.1 項目設計
項目設計是進行項目化教學法的基礎。教師可以根據教學計劃進度,結合教學內容,分析教學中的重點和存在的難點,然后有的放矢地設計項目。項目設計過程中,要注意項目的實用性,既讓學生深入學習到教學大綱要求的內容,又不失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教學中。
在《軍事思想》課程中采取項目化教學,首先要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和特點,選取學生感興趣的項目內容。只有學生感興趣,才能夠認真完成,實現教學目標。其次是項目選擇要有實用性?!盾娛滤枷搿氛n程中部分內容學生接觸少,往往會認為這些內容已經過時,學起來沒有必要,就會忽視這部分內容的學習。因此在設計項目時要與學生的學習、工作、生活等方面進行結合,選擇兩者的結合點,這樣學生才會認為學習的內容有用。最后,項目要涉及到教學內容的各方面,確保完成項目的過程中能夠掌握教學內容,不能有內容上的遺漏。
以《軍事思想》課程中的“孫子兵法”一節為例,孫子兵法雖然學生大都聽過,但了解不深。教材中關于這一節的內容主要是講解孫子兵法十三篇里面的精髓,并配合了部分實例。教師在講授過程中發現,學生對晦澀難懂的文言文學習興趣不大,加上舉例部分多是古代戰爭中的戰例,因此學生學習有厭學情緒。針對這個問題,我校采取了項目化教學法來實施本課程教學。以此節為例,可設計項目為“孫子兵法在現代生活中的應用研究”,下設八個子項目,如“孫子兵法在現代商戰中的應用研究”“孫子兵法在現代管理中的應用研究”“孫子兵法在現代戰爭中的應用研究”等。項目的設置都與現代生活緊密聯系,使得學生能夠把孫子兵法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不再有厭學的想法。
3.2 項目申請
項目申請階段是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階段。學生可以分成不同的項目小組,根據自己的興趣來選擇申請哪個項目。在項目申請前要查閱大量的資料,掌握孫子兵法的理論內涵,這對學生深入學習孫子兵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在學生提交項目申請時,教師要根據學生提出的研究目標進行指導。有些學生提出了不切實可行的目標,教師要進行更正,確保項目能夠保質保量完成。
3.3 項目實施
項目實施階段是項目化教學法的核心階段。以“孫子兵法在現代商戰中的應用研究”為例,項目實施過程主要分為以下步驟。
(1)實例引入。該步驟主要是查找大量商戰中的實例,尤其是一些非常典型的案例,分析雙方成敗的原因。
(2)分析對照。經過分析商戰實例中雙方成敗的原因,對照孫子兵法,找出在商戰中孫子兵法的應用點。
(3)總結特點。經過分析對照,發現商戰中孫子兵法應用點很多,由此可以分析這些商戰匯總存在的共同點,為以后商業競爭提供借鑒。
(4)提出觀點。經過前三個步驟的分析總結,可以發現孫子兵法并不過時,要靈活運用孫子兵法,才能在現代商戰中立于不敗之地。
3.4 總結講評
經過項目實施后,要對項目研究成果進行總結,并形成總結報告。教師可安排該項目組向全體學生講解項目研究成果,其他學生也可以根據講解提出問題,項目組成員給予解答。講解完成后,教師要對項目研究進行講評,指出不足之處,以便下一步改進。
4. 結束語
項目化教學法解決了傳統教學方式以教師為中心、互動性少、授課方式單一的問題。在國防生《軍事思想》課程中,根據教學計劃和內容,結合學生興趣,有針對性地設計項目,使學生在項目化教學中發揮了主觀能動性,增強了學習興趣,對授課內容有了較為深入的掌握,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參考文獻
[1] 張海玉 . 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改革探索 [J]. 山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11,32\\(1\\):28.
[2] 李華 , 吳昌雨 , 鄒軍國 . 項目化教學與傳統教學的比較研究——以 Java 程序設計課程為例 [J]. 菏澤學院學報 ,2013,35\\(2\\):105-109.
[3] 尹怡 . 英語課堂教學改革——項目化教學的運用 [J]. 文學教育 ,2013\\(8\\):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