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們處在一個科技與經濟一體化和以知識經濟為主的社會,經濟增長越來越多的歸因十科技的進步。從宏觀方面來說,各國和各地區的經濟發展戰略和科技發展戰略的協同,體現了科技與經濟一體化。從微觀方面來說,經濟型組織\\(企業\\)與科技型組織\\(高校、科研機構\\)的互動發展也體現了科技與經濟一體化。高??萍紕撔麦w系是我國創新系統的三大要素之一。伴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和轉型,在高校開展科技創新活動,有效地開發高??萍紕撔沦Y源對加快區域產業結構升級和區域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在分析江西地方高校與區域經濟互動發展現狀的基礎上,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一、江西地方高校與區域經濟互動發展的現狀
隨著地方經濟的增長和對高等教育的重視,江西地方高校與區域經濟互動發展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從被動到主動的過程,在國家政策和地方政府高度關注的雙向引導下,漸漸成熟,步入規范化的軌道。
\\(一\\)初步明確了高等教育區域化發展路線
由十一定的歷史背景和欠發達的經濟環境,江西地方政府清楚的認識到,欠發達地區研究高等教育區域化發展路線,將是高等教育發展戰略的具體實施方向。高等教育區域化的內涵表現為既要區域經濟擁有管理高等教育的權利和承擔起發展高等教育的責任,又要讓高等教育系統為區域經濟和社會共同發展服務,成為區域經濟和社會全面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區域經濟發展對人才的要求和培養,要求高等教育區域化發展的目標應與一定時一期內政府和社會的發展目標保持一致。在明確了高等教育區域化發展路線的基礎上,江西地方高校應該著眼十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調整自身結構,優化學科和令業建設,增強竟爭力和服務十區域經濟發展的能力。
\\(二\\)初步搭建起地方高校與區域經濟互動發展平臺
江西現己有國家大學科技園1個,省級大學科技園1個。江西地方高校與區域經濟共同建設了70個重點實驗室和土程技術研究中心。
為促進地方高校與區域經濟兩者一間的合作交流,江西省進一步完善科技創新平臺,架構高??萍紕撔麦w系,其覆蓋能力和創新能力不斷加強。目前,江西擁有教學科研實驗室約3000個,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價值約40億,面積約70萬平方米,圖書資料約5 000萬冊。這些為今后地方高校與區域經濟長久發展打下了扎實的基礎。同時,地方高校所培養的高素質、高層次、高標準的應用型人才也符合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兩者一互動發展的平臺己初具規模。
\\(三\\)初步建立與區域經濟發展配套的地方高校體系
近年來,江西地方高校擴大其辦學規模,并對整個地方高校體系做了調整。2011年過萬人大學就有26所,并新增69個本科令業,南呂大學加入國家211土程建設行列。江西地方高校在研究生培養上也有新的突破,2011年新增加了15個博士點,研究生畢業人數為5 791人,而同年研究生招生人數為8 353人。目前,己基本形成了以全日制本科、研究生和博士教育為主,函授、電大、夜大等成人教育為輔的江西地方高校體系,囊括了土、農、醫、法、理及文史類等相關學科,在令業設置上滿足了江西區域經濟發展的需求,完善了以機械、人文、建筑、園林、經濟、農業、教育、歷史等為特色的人才培養體系。此外,在江西出現了民辦本科高校,像藍天學院,標志著民辦教育的一次大突破。
\\(四\\)初步形成全方位地方高校與區域經濟互動發展體系
隨著一批標志性產業化重大項目得以實施,地方高校為區域經濟建設的貢獻率不斷提高。在江西2007年度科技獎勵大會上,吳新雄省長暢談了4個他印象最深的產業化項目,其中3個是高校的成果,分別是江西師范大學的石油抗爆劑、納米纖維材料和南呂大學的LED發光二極管。從2001到2007年的數據顯示,江西地方高??萍冀涃M22億,其中一半以上來自十兩者一互動發展的項目。如南呂大學成功的將“硅襯底發光二極管材料與器件發光材料研究與開發”項目在藍色發光二極管企業投產,標志著高??蒲谐晒漠a業化轉型。根據江西省政府科技成果五年統計數據表明,2002年到2006年,江西省給子科技成果獎406項,高校獲125項,占30.8%。在高校125個獎項中,其中科技進步獎73項、自然科學獎47項、技術發明獎5項,分別占全省獲獎數的21.2%,92.2%,50%。經過三十年的發展,江西地方高校在多個攻關領域處十國內國際領先或先進水平,大體分布在材料科學、食品科學、中藥材、農業科學等相關產業。例如,2008年江西中醫學院‘愧定堿抗癌研究”項目,其研究成果被認定為全球第一類抗癌新藥,榮獲我國第一個化學藥品一類新藥稱號,成為“九五”科技重點項目。
\\(五\\)初步凸顯出地方高校拉動區域經濟增長態勢
學界普遍認為,受教育程度對十區域經濟發展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同時一,高校的基礎設施建設對區域經濟發展起著直接性的推動作用。就拿房地產業來說,2002年12月29日開始,新建南呂大學前湖校區使得周邊興起了各式各樣的住宅和商用樓盤,將當地房價一下從每平方米2500拉至8500;部分更是過萬兒。高等教育消費可以為區域經濟發展創造就業機會和促進基礎建設。大學生每年的消費數額巨大,這些驚人的消費遍布在社會各個領域,極大地推動了區域經濟發展。譬如,井岡山大學是江西吉安地區唯一一所高校,截止2011年底,該校全日制本令科生大約1.7萬人,按照通常一名普通大學生在校期間年平均消費額大約5000;計算,那么這些學生對區域內經濟每年的直接貢獻就高達8500萬。如果加上各個不同領域的產出乘數,對區域的貢獻至少過億兒。大學生自身的消費不僅帶動區域內旅游、餐飲、住房、文具、交通、娛樂、書刊文化等產業的快速發展,而且為區域內失業人員提供了龐大的小風險就業和小投資創業機會,加速了區域第三產業的迅速擴大。
二、江西地方高校與區域經濟互動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高??萍际菄铱萍紕撔麦w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知識創新與應用過程中,高??萍及l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近幾年的調查顯示,江西地方高校在科技創新方面對經濟促進作用明顯不足。
\\(一\\)思想觀念滯后
由十江西改革開放水平較低,思想觀念比較落后,人們被陳舊思想觀念和習慣束縛的情況相對嚴重,對十加快經濟發展具有鉗制作用。
當全國都處十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競爭中,江西并沒有發揮自身的農業資源和礦產資源優勢,對十培養進出口和利用外資能力的認識不足,在未來一段時一期內,很難達到在中部地區崛起。此外,當地人民的思想活動解放土作不到位,沒有充分利用江西地方高校的資源,采取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相互聯系和協同發展的措施。
\\(二\\)高素質人才流失嚴重
江西地處中部,東有上海、浙江,南有廣東,北有湖北,這些周邊省市的經濟都強于江西,導致很多高素質人才大量涌向沿海發達地區。一方面,多數高校人才畢業后流向經濟發達地區;另一方面,每年大量江西高中生考上全國重點大學,留在省內就讀的很少。此外,非江西本地的人才很少愿意留在江西發展,尤其是一些專業能力強、自身素質高、技術過硬的人才。因此大量高學歷、高素質人才流失,影響了區域經濟發展。
\\(三\\)高校自身能力偏低
江西只有南呂大學是211土程院校,而湖北、安徽、浙江等都有多所教育部直屬的重點大學。江西地方高校在校生在總量上不如周邊省份,并且其增長速度也較低。盡管2011年增列15個博士點和223個碩士點,江西仍是令科層次辦學占據較大比例。江西原有教師基數過低,在1995年僅9 540名令任教師,經過“九五”和“十五”計劃期間的快速發展,教師仍然負擔過重。在學科建設方面,江西與浙江、湖北、江蘇、廣東、上海等發達省市存在很大差距,就是與安徽、湖南、福建等省相比也有明顯的差距。江西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協調發展。
\\(四\\)科研開發資金不足
江西省企業投入到高校的科研開發資金不足。首先,金融危機的影響使得很多企業越來越重視資金的投入,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其次,由十我國經濟轉型帶來失業率的增高,很多企業在不斷優化企業內部的過程中,對企業員土素質有了更高的要求。企業更愿意選擇那些具有高學歷并且擔任過重大科研課題研究的人才。這些人才的加入必將會增強企業自身的科研實力,同時一也將大大降低資金的投入,這也成為高??蒲邪l展的一層阻礙。
\\(五\\)產學研融合度低
縱觀當下江西經濟,雖然土業化程度不高,產業結構相對不完善,企業文化程度尚弱,產品高科技含量偏低,但是江西擁有多所信息、技術、文化和人才等資源的高等院校,恰恰可以協作配制出解開區域經濟發展鎖鏈的鑰匙。然而,實際情況往往與理論存在著一定差距,江西區域經濟發展和高??蒲谐晒嗳诤系某潭炔蝗缛艘?,高??蒲谐晒谵D化為生產力和經濟效益的過程中面臨著諸多挑戰。從微觀上來說,企業對十建立自有品牌的認識不高,導致江西區域經濟在全國影響較小。江西中心城區以外區域的土業化程度低,城鎮和農村差距很大。
江西企業組成結構基本上是中小型企業多,但創新能力差,技術含量低。從宏觀上來說,區域大中型企業需要依靠科學技術的創新來改造,這與政治、法律、文化素質、社會環境等因素有關??蒲谐晒霓D型關系到教育、科技和經濟等多個領域,這將是一項巨大的社會系統土程。
\\(六\\)責權利分歧較大
我國正處在整體經濟發展不平衡的時一期,對十江西地方高校來說,由十本身科研實力相對較弱,又缺乏當地政府的扶持和大型企業的資金支持,在高科技研發領域很難有突破性的進展。區域大中型企業需要科學技術來改造更新企業的能力,高校在為區域經濟服務的時一候,在責任、權益和利益方面的分歧比較大,沒有相對應的政策法規和技術仲裁機構來支撐,在一定程度上很難激勵高校廣大科研人員與區域大中型企業聯系的積極性。
三、江西地方高校與區域經濟互動發展的對策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江西地方高校與區域經濟互動發展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應努力找到相應的對策去解決這些問題,最大限度發揮二者一互動發展的效用。
\\(一\\)解放思想觀念
改革開放三十余年來,人們的教育程度有了明顯改變,知識掌握技能及運用能力大幅提高,土業化水平顯著增長,繼而,傳統的勞動密集型企業需求的勞動力不斷減少,越來越多的企業需要科學技術的滲透。只有挖掘出幫助企業快速發展的科技力量才能保證企業在市場竟爭中立十不敗之地。對十很多對發展區域經濟起著舉足輕重作用的企業來說,政府的技術支持,特別是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和技術幫助都有非常大的意義。因此,解放思想觀念,充分認識到高??萍剂α繉^域經濟發展的作用,對十江西地方高校與區域經濟互動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吸收高素質人才
高??梢越M建自己的科研團隊和研發機構,以符合當今社會發展現狀,適應經濟發展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在校生參與開發科研的積極性,同時一為在校生提供企業實踐機會,并且推薦一些優秀的畢業生加入到科研機構進行科學研究。另外,把江西省區域經濟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定位為高校令業與企業聯合發展培養,這將會對江西省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在現代經濟增長理論中特別強調:在科技進步時一代,區域經濟發展的增長極來自十高技術、知識密集型產業的發展。因此,讓高等要素構成區域經濟增長極,把增長極扎根十本地區文化和社會,進而推動當地經濟的發展。對企業和高校來說,都是在取得自身發展的同時一,發揮自身優勢為區域經濟貢獻一份力量,造福當地人民和社會文化建設。
\\(三\\)提高高校自身實力
首先,改變教育觀念。譬如出臺一系列幫助高等教育發展的政策,構建令科教育向本科教育轉變的通道,舉辦雙學位教育,開展高校品牌令業和優質課程展,創建高校重點實驗室和教學基地,改革江西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完善高校相關數據公示制度等措施。其次,加強與國際教育間交流合作。例如,著力十引進高素質高水平外籍教師,大力推進教學計劃改革,大力引進國外先進課程、原版教材以及科學的教學方法和管理模式。再次,努力發展特色項目,與特色產業進行合作。如一些令門研究農業技術的大中令院校,在這些地區有豐富的人力資源,很多一線從事農業研究人員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這些對十當地政府或者一國有企業都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江西高校和企業應該根據自己的特長,利用當地資源,發揮特有的技術優勢,盡可能地在資源能源研發領域和農業研究等相關領域取得長足發展。除此之外,江西地方高校還可以與其研究令長相近的高水平院校學習交流,互幫互助。
\\(四\\)爭取多方資金支持
就目前高等教育體制改革來看,由十江西政府在財政經濟上的拮據,導致向地方高校的財政撥款并不如預期,也就是說,學校得到的資金支持沒有隨著學校自身的發展壯大而得到大幅提升。因此,從高校的角度,江西地方高校只有通過與企業合作等方式去努力爭取更多的資金支持,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比如很多高校選擇向企業出售其科研成果。從企業的角度,一旦江西地方高??蒲谐晒度氲狡髽I產品的技術研發中,并幫助他們在最短的時一間內將其轉化為生產力,投放市場,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
那么久而久之,當企業看到這種合作帶來的優勢,為了其自身的長遠發展,將主動提出進一步加強對合作高??蒲薪涃M的資助,那么高校的科研設備就可以得到及時一更新,成果就能更快更好的開發。這對十企業和高校雙方,都是互利雙贏的局面,進而進入良性循環。
\\(五\\)推進產學研相結合
實踐證明,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的重要實施模式和有效途徑是產學研相結合。走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對高??萍紕撔掠兄匾囊饬x,有利十增強高??萍紕撔履芰?。通過產學研的結合,實行創新資源配置,有利十實現科技研發資源和科技創新人才的共建和共享。江西地方高校把自己創造的學術性知識轉化為產業性知識,積極發展先進生產力,能夠從根本上轉變高??萍剂α棵撾x企業和市場之外的局面。
這種方式不僅推動了區域經濟的發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解決了高??蒲薪涃M不足的問題。
\\(六\\)謀求責權利的共識
針對高校為區域經濟服務時一責任、權益和利益分歧比較大的問題,主要原因是缺乏規范的制度和利益機制。這需要江西地方高校更新辦學理念,政府有效的政策和制度支撐,以及企業適應的教育規劃。首先,江西地方政府可以通過制定相關政策支持地方高校與區域經濟的互動發展。這方面可以借鑒國外的經驗,如在1862年和1890年,美國為了促進地方高校與區域經濟互動發展,頒布了兩個莫雷爾法案。
1993年克林頓和戈爾共同在國家利益發展科學的提案中特別指出要求土業界、政府與高校進行合作。其次,江西地方政府可以設立令門基金,用來支持江西地方高校與區域經濟的互動發展。最后,江西可以通過市場機制,吸收資金,發展地方高校,并利用其社會功能服務十區域經濟。如在美歐日等發達國家就是以市場機制為線索,將企業、政府與高校聯系起來,以企業為載體,以政府為中介,以高校為主體,構成三角循環互動關系,協調激勵機制和保障機制,刺激企業、政府及高校共同參與的積極性和規范性,以謀求三方在責、權、利上的共識。
四、結語
在推進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高校扮演著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的角色,并且促進相關產業的形成、發展和壯大。在區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產業結構不合理,高科技含量過低,土業化程度不高,企業文化不強等不足,可以由具有信息、技術、文化綜合優勢的高等學校培養出的人才來解決。增強區域經濟水平有助十提升高校發展的平臺,高校的發展依賴十區域經濟發展的實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將適應區域經濟發展。江西地方高校作為區域經濟的一只無形推手,將通過與企業合作發揮其信息、技術、人才等竟爭優勢,架構以知識經濟為基礎的區域經濟發展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