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與自信在幼兒中往往較難籠統地定性,但是,仍有一些幼兒極少或不敢在眾人面前大膽表現自己。這表明,在幼兒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情感。 自卑情感是指幼兒對自己的品質和能力做出過低的評價, 或對自身智力和能力的懷疑而產生的心理感受。 又稱自我否定意識,表現為消極的自我評價。幼兒階段所表現出來的自卑情感對其一生的發展都有不利影響。
幼兒的自卑情感是幼兒沒有形成積極的自我意識的外在表現, 是幼兒缺乏積極的自我評價的外在表現。 自卑的幼兒往往在性格上體現為內向、不愛說話,不愛表現。
案例一小旭是我們班上的一個男孩, 平時不愛言語,上課從來不舉手回答問題,午飯后的休息時間,他總是一個人搬著椅子坐在角落里,不和別的小朋友說話、游戲。每次做數學操作練習, 他總是磨蹭到最后交上來, 準確率極低,沒等老師開口,頭已經低下了,問什么都不回答。
案例二彪彪是個從小體弱多病的孩子, 從出生就一直生病,鼻涕經常掛在臉上。彪彪在長相上也異于其他幼兒,經常會被家長們、小朋友在背后指指點點。彪彪由于一直休息在家,普通話也不太會說,因此在學校一直不說話,從來不見他笑,和他眼神相撞時總是躲避,請他參與活動游戲時總是逃避, 寧可一個人呆坐在椅子上。
如上述案例中所說, 自卑的幼兒主要表現有:
1.以自我為中心。 帶有自卑情感的幼兒不主動與人交往,不能與他人進行相互理解和溝通,以自我為中心,不喜歡交朋友,不重友誼。遇到競爭、競賽時總是逃避,拒絕參加任何集體活動,不愿拋頭露面,也不愿表現自己。
2.心理品質較差 。 帶有自卑情感的幼兒往往難以集中注意力,經常疑神疑鬼,比較敏感,對批評耿耿于懷,難以接受。 常常自暴自棄,經常處于郁悶、乖僻、過度敏感的心境。
3.語言表述能力差 。 帶有自卑情感的幼兒一般表現為表述不連貫,表達缺乏感情,或詞匯貧乏等。 這是因為強烈的自卑極有可能阻礙了大腦中負責語言學習系統的正常工作,而不善與他人進行交際和思想交流,又影響了詞匯和語言的信息量。
一、幼兒產生自卑情感的原因
(一)家庭方面的原因
從調查中顯示, 外來打工家庭的幼兒顯示出更多的自卑情感。 一方面是家庭經濟情況較差,家長們由于工作原因,與幼兒的交流較少,幼兒總是一個人在家,的正常需要得不到滿足,幼兒的攀比心理卻在不斷上升,幼兒覺得自己在“衣食住行”方面都“矮人一截”。另一方面,家長的文化水平較低,這些幼兒看到別的小朋友懂得許多道理, 知道許多生活常識,但是自己卻知之甚少,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幼兒的自卑心理。
(二)幼兒園的原因
由于各種原因, 很多的幼兒園每個班級的幼兒人數都超過了國家統一規定的數量。幼兒人數的增多, 教師往往無法有效地兼顧到每一位幼兒。因此,幼兒的自卑情感所折射出的安靜、 穩定的狀態往往被視為幼兒身上普遍存在的正?,F象而不予重視。
(三)幼兒自身的原因
幼兒的性格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幼兒自卑情感的發生。 例如,案例中的小旭,從小就內向,加上和父母缺乏交流,變得越來越不愛說話,開始害怕和別人交往,害怕練習出錯,害怕別人笑話,惡性循環之下,越來越自卑。
案例中的彪彪,由于身體不好,從小什么事情都是奶奶包辦代替, 也導致了他什么都不會,甚至中班了連走路不太穩健。而他也意識了自己的長相、體質、能力不同于其他小朋友,因此害怕和小朋友共處,覺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什么都比不上別人。
幼兒時期是孩子性格的定性關鍵時期,幼兒如果長時間處在自卑的心里狀態,那么自卑的情感將定格成為幼兒個性心理的一部分,形成幼兒自卑的性格。 自卑情感還會影響幼兒融入集體的意識和勇氣。 由于不太主動參加集體的各種活動,自卑的幼兒對集體生活缺少親身的體驗和感性的理解,缺少集體組織性和集體榮譽感;對挫折或困難的承受能力差, 他們總是回避參與任何競爭,甘當逃兵。
二、幫助幼兒走出自卑的策略
(一)學習方面
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把握教學內容的重難點,因材施教,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幼兒,有針對性地關注自卑情感的幼兒。例如,在提問時,教師可以創設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有目的性地請有自卑情感的幼兒來回答, 給他們一次展示自己的機會。當他們無從回答時,可以給予一些提示, 鼓勵他們從愿意開口說開始,慢慢追求回答的正確性。當幼兒有進步時要及時地進行表揚。
(二)游戲方面
游戲能為幼兒提供相互交往的機會,讓每個幼兒融入集體生活。 針對有自卑情感的幼兒,教師在游戲分工時,可以請交往能力較強的幼兒和他們一起游戲。 教師也可以充分利用游戲中的收發玩具等環節, 鼓勵自卑的幼兒為集體、他人服務,得到他人的肯定,使其意識到自己也是集體中十分重要的一員。對于表現好的幼兒,教師要給予表揚,可以是言語上的,也可以是肢體上的一個擁抱、一次碰頭,足以讓幼兒開心半天。
(三)生活方面
在班級中管理中, 教師往往會選擇一些較好的幼兒擔任值日生的工作, 幫助教師完成一些管理工作。 自卑的幼兒這時往往會被忽略。 教師可以請自卑的幼兒來擔任值日生工作,讓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提供他們展示自己的機會,讓他們找到自己的價值。
(四)家園合作
家庭教育是幼兒接受的第一個教育,時時刻刻影響著幼兒。因此,幼兒園應與家庭合作,取得家長們的理解和配合。家長們應多陪陪孩子,多與孩子溝通,聽聽孩子的心聲,了解孩子的需要。
幼兒園教育是人一生教育的開始, 我們教師應通過多種手段和方法讓幼兒樹立自信心, 為幼兒提供體驗成功的機會便是一種切實可行的方法。幼兒在不斷收獲成功的同時,也在不斷走出自卑、走向自信。當今社會是一個充滿競爭的社會, 自信心在當今社會的競爭中處于相當重要的地位。 只有自信地面對學習、工作和生活,才能不斷地克服新困難、接受新信息、取得新進步,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