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中學數學教育中數學美的價值探究
【第一章】我國中學數學教育美學問題研究緒論
【2.1】美學與數學美
【2.2】數學美在中學數學教育中的作用
【2.3】數學美對學生素質的影響
【2.4】深化數學美的探究,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3.1 】中學數學教育中的審美教育
【3.2】審美教育的意義
【3.3】數學美在中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
【3.4】數學美融入中學數學教學中
【3.5】教師是影響學生對中學數學美感受的關鍵因素
【3.6】感受美,欣賞美的渠道
【參考文獻】數學美與中學數學教育的結合研究參考文獻
3.3數學美在中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
中學數學教學中數學美的滲透,不僅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還可以幫助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弄清本質,獲得修養,進而提高素質。
1.揭示教材里潛在的關系因素,使學生發現數學美。
數學美在中學教材中觸目可觀,但由于知識水平的限制,學生往往對數學美視而不見。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教學中挖掘出教材中美的因素,從審美的角度創設思維情境,提出問題,使學生發現具有美感的新知識。例如:在學習“到平面上兩定點距離之和為常數的點的軌跡方程”這一內容時,要恰當的選取平面直角坐標系,其中就要考慮到對稱美的因素。又如,已知三角形三個頂點坐標,求它的重心坐標時,三角形重心坐標是三個頂點橫縱坐標和的三分之一。不論三角形頂點如何變化,這個公式都不會變,體現了一種對稱美。
2.提供創造數學美的機會,讓學生感受數學美。
在數學教學中要培養學生運用數學中的美學方法去進行美的創造。把創造數學美的活動與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結合起來的教學必然會收到極好的教學效果。這要求教師要善于挖掘和提供給學生創造美的機會。教師要運用考究的板書、優美的語言,以及各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建立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引領學生積極主動地感受美,參與數學審美活動,成為知識的主動建構者。
3.中學數學美學方法的運用。
數學中豐富的美的形式和美的因素是美感產生的客觀基礎。要善于發現數學中的美,是運用數學美學方法的前提,下在舉例來說明這一點:
我們對統一美的追求,通過以上的方法得出了一個新的結論,但似乎這種方法有些繁瑣,從而可以引導學生尋求解題方法的簡潔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