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語文課程域外內容的選編, 是影響培養目標實現的重要因素。以“泰勒原理”和教育“共同利益”理念為指導, 采用文本分析法, 發現初中語文課程存在的問題:域外內容選編比重較少, 類型單一, 主題狹隘, 編排無序。在剖析原因基礎上, 提出域外內容選編的對策:以大語文觀理念為指導, 內容選編上實現“多元化”, 選編結構上實現“梯形化”。
關鍵詞:初中語文; 域外內容; 多元梯形; 對策;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 \\(實驗稿\\) 》明確指出:“語文教育應植根于現實, 面向世界, 面向未來?!痹谶@種理念的指導下, 語文課程需要更充分地體現域外文化, 成為學生了解世界文化的重要渠道。那么, 語文課程中關于域外內容的選編是否達到了這樣的要求呢?所謂域外內容是指從其他國家、民族、地域文化中選擇編入語文課程的課文?,F階段的初中語文課程具有多個版本, 其中人教版的使用更加廣泛也更具代表性, 因此, 以2007年人教版義務教育初中語文課程 \\(以下簡稱“2007人教版”\\) 和2016年人教版教育部編義務教育初中語文課程 \\(以下簡稱“2016部編版”\\) 作為實例進行研究, 分析其中所選編的域外內容狀況, 并針對其存在的問題提出改編對策。
一、初中語文課程域外內容選編結構現狀分析
1.“2007人教版”初中語文課程域外內容選編結構現狀分析
“2007人教版”全套 \\(共6冊\\) 中的域外內容選編情況, 從數量、體裁、主題、作者國籍、課時分配等結構要素進行分類統計, 見表1。
\\(1\\) 域外內容選文的數量和體裁
“2007人教版”全套共6冊, 選入的課文數量共計213篇, 其中選入反映域外內容的課文41篇, 占19.2%。課文體裁豐富多樣, 涵蓋散文、詩歌、小說、書信、科普、傳記、演說、寓言和劇本等多種文體, 其中小說7篇、詩歌9篇、散文7篇、隨筆2篇、童話2篇、寓言2篇、科普文3篇、演說2篇、書信2篇、劇本2篇、傳記1篇、回憶錄1篇、科幻1篇。
\\(2\\) 域外內容選文作者的國籍
從選文作者的國籍方面來看, 涵蓋了美國、法國、蘇聯、俄國、丹麥、奧地利、英國、日本、古希臘等國家, 共涉及亞洲、歐洲、北美洲三個大洲共11個國家。在這些課文中, 歐洲共26篇, 占63.4% \\(其中法國占9篇, 英國3篇, 古希臘和丹麥5篇, 俄國7篇, 奧地利2篇\\) ;北美洲共11篇, 占26.8% \\(均選自美國\\) ;亞洲作品共4篇, 占9.8% \\(其中日本1篇、印度1篇、黎巴嫩2篇\\) 。
\\(3\\) 域外內容選文所表達的主題
在41篇域外內容課文中, 不同主題的課文占總篇數的比重如下:表達人類情感的課文有18篇, 占43.9%;表達人生哲理 \\(道理\\) 或積極的人生態度的課文有15篇, 占36.6%;科普說明文3篇, 占7.3%;批判資本主義社會黑暗的課文共4篇, 占9.8%;介紹域外人物形象的課文共1篇, 占2.4%。
\\(4\\) 域外內容選文的課時分配
對“2007人教版”初中語文課程中的所有課文進行課時統計, 每冊域外內容的課時數以及所占比重, 見表2。
表2“2007人教版”初中語文域外內容課時數統計
2.“2007人教版”和“2016部編版”語文域外內容選編結構縱向對比分析
\\(1\\) 部編本初中語文課程域外內容篇目的變化
由于“2016部編版”語文課程在全國范圍內還沒有完全投入使用, 現在只投入使用七年級上、下兩冊和八年級上冊, 所以將這3冊與2007人教版前3冊對比, 分析域外內容變化情況, 具體結果見表3。
表3“2016部編版”初中語文和“2007人教版”初中語文域外內容選文比較
表3顯示, “2007人教版”前三冊選入課文數量共計110篇, 其中域外內容的課文20篇, 占18.2%。而2016部編版前三冊選入的課文數量共計100篇, 其中域外內容的課文16篇, 占16%。域外內容的課文數量減少了4篇, 比重減少2.2%。
\\(2\\) 部編本語文教科書域外內容課時分配變化
表2顯示, “2007人教版”前三冊共計288課時, 域外內容為42課時, 占14.6%, 而“2016部編版”前三冊共計252課時, 域外內容為33課時, 占13.1%, 比重減少了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