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中學語文語氣詞教學問題研究
【前言】初中語文如何開展語氣詞教學前言
【第一章】語氣詞與初中語文教學
【第二章】從語文教學大綱和語文中考看語氣詞教學
【第三章】初中語文語氣詞教學現狀的調查分析
【第四章】語氣詞基本知識及初中語文主要語氣詞的運用分析
【第五章】初中語文語氣詞教學策略
【結語/參考文獻】初中語氣詞教學的方法研究結語與參考文獻
第一章 語氣詞與初中語文教學
漢語語氣詞研究,到現在已經有了一百多年的歷史了。語氣詞作為語法教學的一部分進入語文課堂的是在 20 世紀 50 年代,進入 90 年代,很多老師、學者在中學學生語文學習水平低的情況下進行分析探討,認為過度的強調漢語語法的學習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影響了學生的中考高考成績,應該“淡化”.而本來在語法中就屬于輕視的語氣詞教學就更是被“遺忘”了。語氣詞教學作為語法知識的一個部分,應該和語文教學一樣,都是如影隨形的,不可舍棄的,或許因為語法知識的枯燥和不易分辨等原因,造成教師和學生認為它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也順帶的將語氣詞也包括在內更加“淡化”了。但不可否認的是語氣詞學習在很大程度上對初中學生正確理解文章的情感,合理的表達感情等方面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了解何為語氣詞,怎樣合理使用語氣詞,并教會學生正確體會和使用語氣詞就變得十分重要了。
第一節 語氣詞及其界定
為了了解語氣詞不受重視的原因,我們首先需了解何為語氣詞以及如何對它進行界定。語氣詞因其本身所具有的復雜性以及學術觀察問題的角度不同,總難取得共識。
據孫錫信考證,最早的語氣詞可追溯到西周時期。與其他詞類一樣,語氣詞也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展和演變過程。因此,現代漢語中語氣詞的來源問題就成了一個非常復雜、值得探討的課題。孫錫信(1999)在《近代漢語語氣詞》一書中運用了因聲探源,虛實對比以及形態分析等方法,論證了現代漢語主要語氣詞(包括單音節語氣詞和雙音節語氣詞)的來源,這本著作在語氣詞的歷時研究方面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正如張斌為該書所作的序中所說填補了漢語史研究的一個空白。第一部語法專著馬建中(1898)所著的《馬氏文通》,把這種表達語氣的詞稱之為“助字”;楊樹達稱為“語末助詞”;黎錦熙先生的《新著國語文法》稱“助詞”;丁聲樹先生的《現代漢語語法講話》稱之為“語助詞”.除此之外,陸志韋曾提議過稱謂這些詞為“送句詞”,后來他又說是“煞尾詞”;王力先生在《漢語語法論》中稱這些詞為“語終詞”,后來又覺不妥,因為“語”字太泛,所以改稱為“句終詞”,最大的道理是這些詞是放在整個句子的尾巴上的,認為這些詞屬句型論問題。
周一民在《北京口語語法》中這樣表述語氣詞的性質:“語氣詞又叫語氣助詞,是出現在句中停頓處或句尾表示某種語氣的虛詞”.黃伯榮和廖序東主編的《現代漢語》中則更為簡單的介紹:“語氣詞常用在句尾表示種種語氣,也可以在句中表示停頓”.“語氣詞是附著在句末或句中停頓處,表示說話語氣的一類詞”是齊滬揚先生總結的有關語氣詞的概念。雖然不同的學者有著不同的看法,筆者認為總體上差別并不是很大。從整體上看,學者們對語氣詞的定義還是較為一致的,均認為語氣詞是既可以表停頓又可以表語氣的虛詞。
第二節 語氣詞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地位
語氣詞作為語法中的一個小類,是中學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于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口語交際能力、情感表達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有利于學生閱讀、寫作和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它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有著重要的地位。
一、語氣詞知識在閱讀教學中的作用
2003 年的《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課程還應該考慮漢語言文字的特點,對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學生思維發展等方面的影響,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雹俪踔姓Z文教材中聚集著不同的語氣詞,表達著不同的思想情感。學生在學習文本時,語氣詞知識的重要性就顯現出來了,它能夠幫助學生準確地去理解那些結構復雜、富有表現力、感染力的語句及其段落,從而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據這一基本的教學理念,因此,我們強調在初中語文語氣詞教學中營造出濃厚的情感氛圍,創設出相應的真實環境,提倡讓瑯瑯的讀書聲充滿語文教學的課堂,引導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或誦讀去體會、感悟當事人所表達的意境和思想情感。
比如人教版語文九年級上冊課文《心聲》一文中:
京京在聽到趙小楨用綿軟的聲音念《萬卡》中寫給爺爺的信時:“不是這樣的!”
京京終于叫出來。
屋里的朗讀聲一下子停了,六個人都吃驚地望著他。
“你說什么?”趙小楨驚訝地問。
京京有點兒發窘。也許,是他自己理解錯了呢?他嘟嘟囔囔地說:“讀得不對?!?/p>
“什么呀!”趙小楨撇撇嘴,“你又不是老師,怎么知道我們讀得不對?”
對呀,只有老師才有資格說這個話。要是程老師說:“不對?!蹦蔷驼驽e了。京京說的有算個什么呢?
京京紅著臉,固執地嘟囔著:“不對。不對?!?/p>
屋里的同學全都哄笑起來。趙小楨尖起嗓子說:“得了吧,老師不讓你讀,你就說人家不對?!?/p>
在這篇文章里,語氣詞能很好地引導我們去領會人物性格:京京是一個在班上很普通的學生,在第一次主動要求念《心聲》的時候就因聲音沙啞被老師拒絕了。因此他在某種程度上不自信,“也許,是他自己理解錯了呢?”“呢”用在這里很好的體現了京京這個人物角色此時猶豫、自我懷疑的情緒。趙小楨呢,卻恰恰是老師眼中的寵兒,因此他在面對京京的質疑時會說“什么呀!”“得了吧!”這樣的話語,而這些話語中用到的語氣詞恰如其分的將他的那種不屑表現出來,人物性格變得鮮活。因此,學生在學習語文課文時,小小的語氣詞往往能很生動的將人物的性格突顯出來。
二、語氣詞知識教學在作文教學中的作用
一直以來,內容空洞、平鋪直敘,是初中學生作文常見的毛病,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除了平時觀察不夠仔細和積累素材較少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初中學生的作文情感表達不夠細膩,導致寫出來的作文不傳神。以一個小小的情節為例,媽媽詢問摔倒的小孩:
“你怎么(啦)?”
“我滑倒了?!?/p>
“天(哪)!沒摔壞(吧)?你呀你,怎么這么不聽話(呢)?我的話你都忘了(嗎)?”
括號里加進去的語氣詞,生動地表達了媽媽的感情:“啦”表示親切的詢問,“哪”、“吧”表示吃驚和焦急,“呢”有責備的成分,“嗎”透露出媽媽的質問、愛憐和無奈。
你通過這幾個語氣詞,筆下描寫的媽媽這個人物形象就如聞其聲、如見其人了。
三、語氣詞知識教學在語言交際教學中的作用
美國語言學家拉格。布朗說:“語言的最高境界不只是掌握語言形式,而是掌握語言形式以完成語言交際功能?!雹賹W習語言說到底就是為了表達思維,表達思想情感。
語氣詞知識的掌握有助于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學習語氣詞知識可以使我們在表達自己的觀點時更加清楚、連貫、不會偏離話題,讓對方明白你話語里表達的意思、思想情感。從而避免了在交談中詞不達意,造成不必要的誤解。通常我們知道語氣詞最主要的功能是緩和語氣用的,如下面這段情景對話:
星期天,李老師去小軍家家訪,一進門便看見一個小男孩在寫大字。小男孩見哥哥的老師來了,就站起來讓座,并有禮貌地告訴李老師,爸爸媽媽沒下班,哥哥去姥姥家了。李老師見孩子很懂禮貌,便和他攀談起來。李老師問:
“幾歲啦?”
“6 歲?!?/p>
“呦,6 歲大字就寫得這么好,真不簡單呀!”
“老師,我們幼兒園里的小朋友大字寫得好的多著哩!”
“這孩子真懂事??!”
這段簡單的對話,由于用上了語氣詞,明顯地增加了原句的感情色彩:“啦”表示親切詢問;“呦”“呀”表明贊美;“哩”看出小男孩的謙虛;“啊”看出李老師的贊揚。由此可見,語氣詞在日常語言交際中同樣起著重要的作用。